2008年奥运会收支情况_08年奥运会财政
1.08年奥运会中国是赚钱还是赔钱?
2.2008奥运会中国盈利多少
3.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投资了多少钱?
4.中国的奥运会花了多少钱,这些钱来自哪里?
5.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我国到底盈利多少钱?
奥运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
根据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预算,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有16.25亿美元的预算收入,支出为16.09亿美元,收支相抵后可盈利1600万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这是奥运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2008年北京奥运会收入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电视转播收入,北京奥运会将从2008年奥运会转播收入中,得到8.33亿美元的分成;(2)TOP赞助计划(国际奥林匹克广告赞助活动计划)收入,组委会将从TOP计划收入中获得约2亿美元的分成;(3)赞助收入,北京奥组委已经同一些跨国公司和中国的企业集团初步接洽,预计可以得到约10~15家集团和生产专用技术产品的公司提供的约1.3亿美元的赞助和服务;(4)标志特许使用收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颁发标志特许使用证书,预计收入约5000万美元;(5)正式供货商收入,为了保证奥运会所需各类器材、设备用品等物资和相互服务,组委会将接受国内外专用产品厂家的供货和服务,价值约2000万美元;(6)纪念币、纪念邮票收入,组委会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协商并合作,请其发行150万枚金银奥运会纪念币,计划收入800万美元,将与国家邮政局协商并合作,请其发行奥运会邮票和纪念邮品;(7)体育**收入,国家财政部已批准,2001~2008年将发行奥运会体育**,预计收入1.8亿美元;(8)门票收入,组委会将向国内外销售约700万张门票,预计收入1.4亿美元;(9)捐赠,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对北京奥运会的捐赠等,预计收入2000万
其他间接收益还很多
08年奥运会中国是赚钱还是赔钱?
大约超过3000亿人民币
按照最初预算,奥组委运行预算资金为16亿多美元,后经过三次调整,目前确定为超过20亿美元,刘志介绍称,确切的数字需要等奥运会后才能确定。整个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方面的投入,包括新建场馆、改扩建、临建等等都在内,将不会超过130亿元。北京7年来筹备奥运会的资金投入,将超过3000亿人民币。
2008奥运会中国盈利多少
从经济方面来说,中国有能力承担起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奥运会,让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4万亿美元左右,相对于此,奥运会开支不算什么大问题了,而且赞助商已经承担了部分成本。
此外,大多数支出都不是直接用于奥运会,而是花在道路、地铁及机场等能带来长期效益的地方。虽然目前来看,当年举办的奥运会还没有回本,但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不仅使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也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可以说,奥运会的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而且鸟巢作为中国的脸面,增强了世界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信心,这是无法用钱财来衡量的。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投资了多少钱?
为准备北京奥运我国的总投入2800亿(当时超400亿美元),这个投资创造了奥运会的记录,也保证了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一届无以伦比的奥运会。当然,这笔钱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奥运会具体营运费用等。
从奥运会具体营运方面看,奥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预算投资120.675亿元,收入121.875亿元,收支相抵直接盈利1.2亿元人民币。这份预算收支,并没有包括前期投资和后期营销。
北京奥运会理事会从国际奥委会拿到两笔主要收入: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权总体收益的49%,北京所得大约为8.51亿美元;再就是TOP计划所有收益的33%,北京所得约为2.86亿美元。这就是国际奥委会总体收入运营方面提供给北京的资金。
一般说来,奥运会的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媒体收入。二是现场门票收入,三是来自各级赞助商的收入,四是标识衍生所产生的收入。此外在北京奥运会后还拉到的去游北京的热潮,拉到的体育**的销售等。
当然现在的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维护费也很高,但可以确定的是北京奥运会是有盈利的,而且数目不小,但官方没有公告具体的数字。
注:伦敦奥运会的投入时140亿美元,相对北京有较大幅度的缩水。
中国的奥运会花了多少钱,这些钱来自哪里?
你好,当时,中国在编制2008年奥运会概算时,投资16.5亿美元。 当时,这个预算被认为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其他城市的预算相似。 其中,组委会投资1.3亿美元,主要用于临时设施和比赛运营。 大部分资金来自社会投资。
为成功举办奥运,北京不放过任何细节。政府花费3,000万美元对原先尘土飞扬的郊区京顺路进行形像改造,种植树木、花草并建了装饰墙。这条路是通往北京首都机场的辅路,临近赛艇比赛地。政府还向道路附近的居民发放了少量补偿款,迫使他们搬迁。
在经济上,中国有能力承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奥运会。 预计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4万亿美元左右。 与此相比,奥运开支不是大问题,赞助商承担了部分费用。 此外,大部分支出并非直接用于奥运会,而是用于能够带来长期效益的道路、地铁和机场。
从国际上来说,中国庞大的奥运预算还抬高了未来奥运举办门坎,未来奥运东道主可能会来自更容易发生经济起伏的发展中国家。
: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也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本届奥运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夏季奥运会,排名第一 以51枚金牌进入金牌榜。 它是第一个在奥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二: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 上海、天津、沉阳、青岛为协办城市,香港承接马术项目。 水陆两地的两位“飞人”相继诞生——美国菲尔普斯和牙买加博尔特。 前者在游泳比赛中获得八枚金牌,后者被誉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三:开幕式的出席人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北京正式开幕。
开幕式有来自多个国家的91000多名观众和政要出席。 张艺谋担任仪式总导演。演出伊始,2008年工作人员演奏了光辉四射。 每被击中,它就会发光,形成中国和阿拉伯的数字,开始倒计时。 随后,从永定门到主会场,29个脚印的烟花沿着北京中轴线连续放出,象征着“第29届奥运会一步步走进北京”,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
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我国到底盈利多少钱?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刘广、李贺普)举办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经费从哪里来?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伟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少量补贴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经费将通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来实现。
王伟说,根据申办预算,2008年奥运会举办经费为16·25亿美元,其中市场开发承担了经费来源的大部分,因此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组委会的市场开发是指,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名称、形象等所有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转让为条件,获得资金、物资、技术和服务的行为。市场开发的收入主要来源包括:电视转播权销售,赞助收入(包括国际奥委会的全球赞助商和组委会的赞助商),供应商收入,捐赠,特许经营,邮品,纪念币经营,主题文化活动,如奥运会火炬接力收入,票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9个方面。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销售由国际奥委会直接运作,并将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九分成给奥运会组委会。美国的国家广播公司(NBC)已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协议购得2008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另外,组委会还将从国际奥委会的全球赞助商计划(即TOP计划)分得一定比例的收入。TOP计划每四年一个周期,北京举办奥运会时TOP计划将进入第六期。第五期TOP计划中已有四家赞助商与国际奥委会续约,成为第六期赞助商。
王伟说,从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权销售和TOP计划收入中,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理论上能分得十亿美元,用于举办2008年奥运会。(完)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奥运会。奥运会可以说是整个体育表演领域中最顶级、最值得关注的体育赛事。在这个世界性的体育领域,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代表他们的国家在这个领域大放异彩。奥运会不是每年举行,而是按照金星运动周期的一半,每四年才举行一次。作为奥运会的主办国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作为东道主,国际友人直观地看到,一个国家的秩序和能力是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的维护的巨大挑战。
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没那么简单。第一,场馆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及大量后续工作。对于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虽然有心举办运动会,但会因为实力不足而选择放弃,但对于一些想走上国际化道路的国家来说。举办奥运会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也是证明自己国家的最好机会。中国赢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样的消息对当时的全国人民来说是一大乐事,但也有担忧。
一方面中国可以在世界上证明,中国不再是一个被别人践踏的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国有绝对的实力举办这场举世闻名的比赛,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美好的贡献。另一方面,有了这次大赛带来的压力,相信很多人也不是很清楚当时中国在办奥运会上投入了多少。答案是近440亿美元,按当时的汇率相当于3000亿人民币左右。
后面有11个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自2001年7月13日起,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将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中国正在为此做准备。相信很多网友都很好奇。3000亿元的奥运会,中国是输了还是赚了?
在这届奥运会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鸟巢和水立方。很多人认为投入这么多钱去建设举办奥运会的场馆是不值得的,肯定是亏损的,其实不是。
鸟巢和水立方的建设在奥运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我们赢得了足够的门面。奥运会结束后,两座像这样独特的建筑成为许多游客参观的景点之一。除了设置为旅游景点,很多明星还会选择在这里举办自己的演唱会等重大节目,这也是非常可观的收入。未来旅游和举办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赚钱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中国之所以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资本,并不是为了盲目赚钱,而是为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机遇。中国以前不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国,也是一个可以自立,在世界上立足的大国,所以这些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