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考苏格拉底意甲,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四重奏
1.一代球星苏格拉底介绍
2.最伟大的足球员125个是谁?
3.足球艺术大师是谁?
4.足球运动员苏格拉底简介?
5.求济科的历史
1,里卡多·伊泽克森·多斯·桑托斯·雷特
里卡多·伊泽克森·多斯·桑托斯·雷特(Ricardo Izecson Dos Santos Leite),1982年4月22日出生于巴西巴西利亚,前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前巴西国家队的核心人物,司职进攻性中场,绰号“卡卡”(Kaká)。
2,路易斯·法比亚诺
路易斯·法比亚诺(Luis Fabiano),出生于1980年11月8日巴西,是一名巴西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是一名右脚球员。现效力于瓦斯科达伽马队。
3,阿莱士·特谢拉·桑托斯
阿莱士·特谢拉·桑托斯(Alex Teixeira Santos)1990年1月6日出生于巴西卡希亚斯公爵城,巴西足球运动员,身高1.73米,司职前腰或者边锋,曾效力瓦斯科达伽马足球俱乐部、顿涅茨克矿工足球俱乐部。现效力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
4,丹尼尔·阿尔维斯
丹尼尔·阿尔维斯(Dani Alves da Silva),出生于1983年5月6日,巴西足球运动员,司职右后卫。曾效力于巴希亚、塞维利亚等俱乐部,现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
5,安德森·路易斯·德·卡瓦略
安德森·路易斯·德·卡瓦略(Anderson Hernanes de Carvalho Andrade Lima,1985年5月29日-),是一名巴西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效力巴西国内球队圣保罗足球俱乐部。
一代球星苏格拉底介绍
哎都是伪球迷啊 最早我们能看到的外国比赛除了世界杯就是丰田杯 然后我国在94年左右 第一次转播的外国联赛是当时号称小世界杯的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 我国先是转了意大利足球集锦 然后一直到94年才开始转联赛
最伟大的足球员125个是谁?
苏格拉底·布拉济莱罗·奥利维拉(1954年2月19日——2011年12月4日),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出生于巴西西北部的帕拉州府境兰第。他的父亲因崇拜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而给他取了这个名字。苏格拉底曾两次参加世界杯比赛,都无缘四强,但他与济科、法尔考组成的巴西中场为球迷们奉献了最经典的桑巴艺术足球。2011年12月,苏格拉底在圣保罗当地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经抢救无效后不幸去世,享年57岁
学业时期
苏格拉底·布拉济莱罗·奥利维拉
苏格拉6岁的时候,全家移居到巴西南部的里贝朗普雷托。在这个具有悠久足球传统的城市里,小苏格拉底爱上了足球。足球成了他业余时间的惟一游戏。苏格拉底青少年时一边读书一边参加足球训练,在马里斯中学,14岁的苏格拉底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15岁时,苏格拉底加入当地博塔弗戈俱乐部队。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圣保罗大学医学系。大学期间,1974年加盟圣保罗市保地科离队。1976年苏格拉底转会到科林蒂安斯队。他才华出众,为人谦逊,球技过人,很快成为主力队员,多次为本队立下战功,深受教练与队友们的喜爱。由于他在大学学的是医学专业,所以大家习惯上称他苏格拉底医生或博士。因为医生和博士是同一个词。 1977年大学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还以精巧的足球技术赢得了多方的肯定,苏格拉底随科林蒂安斯队夺得圣保罗州甲级联赛冠军,为后来的足球生涯奠定了基础。同年被选入国家队,后任队长。 1978年,苏格拉底完成了大学的学习,并撰写了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正式成为一名医生。
足球生涯
这样,苏格拉底成为巴西有名的“三高”球星:身高最高,达1.91米,学历最高,人们称他为“足球博士”,他也是巴西工资最高的足球运动员。 苏格拉底作为一名球星,技术出众、控球灵巧、临场冷静、沉着、应变快速及时、动作狡黠。曾踢过中锋、前卫、中卫,是球场上的 “多面手”。善于用脚后跟踢球,射门突然,左右开弓而且力量很大,头球也十分出色,是全队组织进攻的核心。进球时不喜形于色,气质内敛。 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器晚成的球员,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国际足坛上出名。不过,他的影响不在于出名早晚,而是向世人显示,足球运动员同样可以在学业上取得骄人成绩,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1980年在乌拉圭举行的小世界杯是巴西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以1比1战平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以4比1大胜欧洲冠军西德队。小世界杯赛后,巴西队又先后以1比0胜英格兰队、3比1胜法国队、2比1再克西德队,并击败了西班牙、智利等劲敌,创造了19场比赛保持不败的记录。1981年,《法国足球》杂志评选巴西为世界最佳球队,所有这些成绩都与苏格拉底的努力分不开。 苏格拉底是足坛的一位奇人。他身高1.91米,体重80公斤,上身短,两腿长,有“舞蹈家”的身材。他的双脚特大,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非常愚蠢。为此他还有一个雅号“瘦骨仙”,这是对他的长相的最佳概括。 苏格拉底与济科同时代,所以他的世界杯之行也十分黯淡。虽然使巴西队成为了当时世界足坛共认的“最强球队”,但苏格拉底代表巴西队参加的第12、13届世界杯大赛上,巴西队连走霉运,都在1/4决赛中被淘汰出局。尽管苏格拉底在1982年被评为世界十佳球星,但他仍十分沮丧。 苏格拉底在第12届世界杯赛上风头出尽。在对苏联队的首场比赛中,他表现过人。上半场巴西队踢得毫无章法,被苏联队先攻入一球。中场休息时,教练桑塔纳、队员济科、儒尼奥尔等人对下半场采取什么打法意见不一。苏格拉底一言不发,但他最有心计,胸有成竹。下半场一开始,他把菲尔卡奥调到前场右侧,自己撤到中场,从另一侧进攻。这一着果然奏效,在苏格拉底的带领下,全队协调一致,攻守得当。比赛进行到第74分钟时,苏格拉底接队友从右路的传球,晃过对方的后卫,在中路20米处,果断起脚打门,将比分扳平。全队乘胜追击,最后将苏联队打败。此役是苏格拉底智勇双全的最佳诠释,“足球博士”当之无愧。1983年,苏格拉底取代济科成为美洲第一号球星,1984年04月16日,热衷于政治的苏格拉底曾在20万人的集会上发表演说,鼓吹修改宪法,直接选举总统,但他的这一提议遭到否决。
退役准备
绿茵场上消耗了苏格拉底的体力,但丝毫没有减损他对医学的热爱。1984年他想出国研读医学,为退役后行医打基础,于是便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俱乐部签订了两年合同,他为该队效力,对方付他160万美元的报酬。他一边读书,一边踢球。1987年合同期满,33岁的苏格拉底宣布挂靴,回到巴西开始医生生涯。(可是两年后,苏格拉底又加盟了桑托斯俱乐部,这一事件在巴西引起轰动。直到1990年,苏格拉底才“完全”告别绿茵场。)
再次上场
1986年苏格拉底再次代表巴西国家队参加世界杯赛。他脱下白衣天使的服装,换上球衣,出现在墨西哥的赛场上。他坐阵中场,镇定自若地组织全队进攻和防守。在对西班牙队的比赛中,队友卡雷卡打出一记有力的射门,球打在门框上反弹回来,苏格拉底疾奔而至,一记漂亮的头球夺得一分,为巴西队赢得了这场比赛。在第二回合的比赛中,巴西队遭遇欧洲劲旅波兰队,队友制造一个点球机会,苏格拉底操刀主罚,先下一城,鼓舞了士气,年轻选手乔西马尔在角度极小的情况下攻入两球,后来埃迪尼奥主罚点球命中,全队最后以4比0大胜波兰队。但幸运女神并不永远向苏格拉底微笑,在对法国队的1/4决赛中,双方苦战120分钟打成1比1平。点球决胜时苏格拉底首先出场,但他主罚的点球被法国门将巴茨扑出,巴西队失去了进入半决赛的机会,他为此抱憾终生。 1989年8月,苏格拉底曾随桑托斯队来华旅游比赛,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为中国球迷献艺,受到热烈欢迎。
退役生活
苏格拉底退役后一心一意地当起了医生,救死扶伤。业余时间他经常踢一踢球,一方面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重温当初的辉煌。(他的同胞兄弟拉易随后也曾在足坛名噪一时。) 苏格拉底对现在足坛的一些怪现象很看不惯,经常仗义执言,批评现在的球员为金钱而踢球,已经把足球比赛铜臭化了。他认为,真正的足球比赛应该是纯洁的。他不至一次地批评巴西足协的官员贪污腐化,不思进取。
足球艺术大师是谁?
巴西(15人):卡洛斯-阿尔贝托,卡福,罗伯托-卡洛斯,米尔顿-桑托斯,贾尔马-桑托斯,法尔考,儒尼奥尔,贝利,里瓦尔多,罗马里奥,小罗纳尔多,罗纳尔多,苏格拉底,利维利诺,济科.
意大利(14人):内斯塔,里维拉,罗西,托蒂,维耶里,佐夫,巴乔,巴雷西,贝尔戈米,博尼佩尔蒂,布冯,皮耶罗,法切蒂,马尔蒂尼
法国(14人):坎通纳,德塞利,德尚,方丹,亨利,科帕,帕潘,皮雷斯,普拉蒂尼,图拉姆,特雷索,特雷泽盖,维埃拉,齐达内
荷兰(13人):博格坎普,克鲁伊夫,戴维斯,古力特,克鲁伊维特,内斯肯斯,伦森布林克,里杰卡尔德,西多夫,雷内-范德凯克霍夫,威利-范德凯克霍夫,范尼,范巴斯滕
阿根廷(10人):巴蒂斯图塔,克雷斯波,肯佩斯,马拉多纳,帕萨雷拉,萨维奥拉,欧马尔-西沃里,贝隆,萨内蒂,迪斯蒂法诺
德国(10人):巴拉克,贝肯鲍尔,布莱特纳,卡恩,克林斯曼,梅耶尔,马特乌斯,穆勒,鲁梅尼格,乌维-席勒
英格兰(7人):班克斯,贝克汉姆,查尔顿,基冈,莱因克尔,欧文,希勒
比利时:瑟勒芒斯,普法夫,范德埃尔斯特
丹麦:大劳德鲁普,小劳德鲁普,施梅切尔
西班牙:布特拉格诺,路易斯-恩里克,劳尔
葡萄牙:尤西比奥,费戈,鲁伊-科斯塔
美国(女足):阿克尔斯,米亚-哈姆
捷克?马索普斯特,内德维德
智利:菲格罗阿,萨莫拉诺
土耳其:埃姆雷,鲁斯图
保加利亚:斯托伊奇科夫
喀麦隆:米拉
韩国:洪明甫
哥伦比亚:巴尔德拉马
克罗地亚:苏克尔
加纳:阿贝迪-贝利
匈牙利:普斯卡什
爱尔兰:罗伊·基恩
北爱尔兰:乔治-贝斯特
日本:中田英寿
利比里亚:威赫
墨西哥:乌戈-桑切斯
尼日利亚:奥科查
巴拉圭:罗梅里托
秘鲁:库比拉斯
波兰:博涅克
罗马尼亚:哈吉
苏格兰:达格利什
俄罗斯(前苏联):达萨耶夫
塞内加尔:迪乌夫
乌克兰:舍甫琴柯
乌拉圭:弗朗西斯科利
足球运动员苏格拉底简介?
古今十大艺术足球大师
一、加林查 巴西(1933~1983)
加林查号称“史上第一盘带之魔”,而在他身披巴西黄衫的所有比赛中,他只输过一场比赛—1966年世界杯上巴西1比3负于匈牙利。更令人惊奇的是,加林查是个不折不扣的饿残疾人,因此,他取得的成就近乎于神话。1933年10月28日,距里约热内卢50公里外的Pau Grande镇上,诞生了一个男孩,家人给他取名叫曼努埃尔-弗朗西斯科-多斯-桑托斯,这是加林查的原名。“当曼努埃尔一降生,接生婆就发现他的腿是扭曲的,”罗伊-卡斯特罗的《加林查传》中这样记述道,“左腿向外撇,右腿则向内,他是个天生的畸形。”曼努埃尔长大后,曾做过一次腿部的矫正手术,不过他走路时姿势仍摇摆起伏,加上他身形瘦小,看上去像一只小鸟,便得到了“加林查”的绰号。1955年,22岁的加林查首次代表巴西国家队参赛,其艺术生涯也随之拉开帷幕。由于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6厘米,反而造就了加林查独特的盘带技术,对手也因此总是弄不清的下一步会做什么动作,因为他的过人动作总是那么匪夷所思。1958年,身为右边锋的加林查首夺世界杯,在5比2击败瑞典的决赛中,巴西一度0比1落后,但瓦瓦两次破门反超比分,奠定了比赛基调。在瓦瓦这两个关键进球背后,都有一个舞动的身影,两个进球都由加林查助攻,而且过程如出一辙,都是由他在右路突破后卫,随后传中助瓦瓦破门。1962年智利世界杯,巴西失去了受伤的贝利,但仍笑到了最后,因为他们还有加林查。在淘汰赛3比1胜英格兰、4比2胜智利的比赛中,加林查各进2球,尤其是面对东道主智利队凶狠的杀伤性踢法,依然发挥出色。在决赛中,加林查和队友一道3比1击败捷克斯洛伐克,第二次捧起世界杯。1966年世界杯,巴西1比3负于匈牙利,这是加林查在国家队的最后一战,竟然也是他一生中身披巴西黄衫时的唯一一败。在加林查的国脚生涯中,60场比赛52胜7平1负,打进12球,另外一个现象是,当加林查和贝利同时在场时,巴西从未输过球。1983年1月20日,加林查在里约州去世,原因是酗酒造成的肝脏硬化,享年49岁。巴西政府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巴西利亚的一座体育场。在加林查的葬礼上,一款条幅这样写道:“他是个可爱的孩子,他爱和小鸟说话。”“盘带之魔”的辞世,是艺术之花的首次凋零。
二、乔治.贝斯特 北爱尔兰(1946~2005)
1946年5月,乔治-贝斯特出生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一个工人家庭,是六个孩子中的老大,在10个月大的时候,贝斯特就已经能够蹒跚行走了,而14个月大的时候,居然就能盘带一个球体向前迈进,这说明贝斯特在足球方面的艺术天赋是与生俱来的。17岁那年,贝斯特与曼联队签约,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1965和1967年,贝斯特帮助曼联夺取联赛冠军。1968年,他帮助曼联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支夺取欧洲冠军杯的英格兰球队,并在那一年当选英国足球先生和欧洲足球先生。在4比1击败本菲卡的决赛中,他散步般盘带过对方门将,轻松将球送入大门。主教练巴斯比爵士说:“贝斯特是我见过的最具个人天才的球员,他拥有的过人方式比我见过的任何球员都多。”确实,贝斯特的盘带天赋早已升华到了艺术范畴。英国媒体形容,贝斯特的双脚就像扒手的手指一样灵活,他能像斗牛士戏弄公牛一样戏耍那些后卫。天才似乎总与桀骜不逊、放荡不羁联系在一起。贝斯特在球场上是伟大的,但在场外,他却被女人、酒精等包围。为了和女演员库萨克约会,他居然错过了球队前往伦敦与切尔西比赛的火车,当时记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是贝斯特又和第几个女人约会了,这个数字被夸张的形容为接近三位数。没完没了的午夜狂欢、酗酒在摧残着贝斯特的足球天赋,他的坠落速度如此惊人。1972年5月,他第一次宣布退役,当时只有26岁。2005年11月25日,整个英国足球界都处于沉重悲痛中,之前生命状态处于弥留之际的59岁的乔治?贝斯特终于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12月3日,尽管天空飘着细雨,但仍有数十万人出现在贝尔法斯特街头为乔治?贝斯特送行。他所留下的艺术经典令人不得不想再多看他一眼,那个让球迷有爱有恨的乔治.贝斯特。
三、济科 巴西(1953~ )
巴西有两个贝利,一个是“黑珍珠”贝利,另一个是“白贝利”济科。济科除了肤色外,连身高都与贝利一模一样。他的出现,使80年代缺乏革命性变革的世界足坛荡漾起春意。由他和苏格拉底、法尔考、儒尼尔等人组成的1982年巴西队,被公认为是80年代的最佳球队。看济科踢球绝对是一种享受,他技术出类拔萃,走位飘忽,视野开阔,突破能力非凡,进攻和射门意识极强;他足智多谋,可踢多个位置,攻守俱佳,临场经验丰富;他轻盈灵巧,左右开弓的射门脚法神鬼难测,尤其是香蕉球和凌空反弹球令人叫绝,从后场带球砍瓜切菜般过人破门,与地面平行飞身横扫破门,脚后跟挑球过人后破门,连续颠球后转身破门……同济科相比,很多球员的技术都显得苍白和幼稚。1986年第十三届世界杯赛,33岁的济科带伤出阵为巴西作最后一搏。他竭尽了全力,但由于常年在绿茵场上拼搏,伤痛遍身,他的技术已不如以往。主教练桑塔纳一直想让济科打主力,但济科最了解自己,他旧伤未好,心有余而力不足,难担重任。在与法国队争夺半决赛权的比赛中,济科几乎是临危受命,带伤上阵。在比赛即将结束时,两队的比分是1∶1,这时巴西队获得了罚点球的机会,只要踢进就可以进入决赛。队友们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敬重的济科。似乎命运偏偏与济科作对,就是不让他夺得世界杯冠军,他没有踢进这个点球。双方加时赛各无建树,最后点球决胜负,"世界最强"的巴西队以4∶5再次惨遭淘汰。这一个点球成了他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1989年3月28日,济科在意大利乌迪内斯队举行了告别赛,正式引退。“第一眼看见济科,我就意识到这是个旷世奇才。他凭直觉踢球,控球精准,有一种动力驱使他前进。他是个100%的足球艺术家。”桑塔纳的评价是对济科一生的注解。
四、普拉蒂尼 法国(1955~ )
米歇尔-普拉蒂尼出生在法国洛林的一个普通人家。普拉蒂尼的足球生涯比大多数球星要平坦得多,年少时他就在南锡少年队里接受了正规和系统的训练,身体素质和球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7岁时普拉蒂尼升入南锡一队,成为队里最年轻的职业球员。很快,普拉蒂尼成长为一个球星,他身兼进攻组织者和射手两大重任,最令人称绝的是他的任意球,他独一无二的阅读比赛的能力和出众的技术很快征服了这个当时的法国豪门,也征服了当时的整个法国。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赛前,31岁的普拉蒂尼在媒体上出现的次数比任何一个球星都多,人们称他为“神”为“王”,期待着他能有上乘表现。这届世界杯赛上,法国队先以1-0胜加拿大,接着以1-1平苏联,再以3-0胜匈牙利,进入复赛。虽然法国队淘汰了上届冠军意大利队而后面对巴西,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中,普拉蒂尼在法国队一球落后的情况下包抄射门扳平比分。最终点球大战他鬼使神差第将球射飞,好在队友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将强大的对手点杀出局。半决赛中法国状态低迷,再次败在了西德队的脚下,最终以4-2战胜比利时队夺得第三名。普拉蒂尼的世界杯之旅也就此结束。 1987年5月17日,普拉蒂尼把参加当年意大利甲级联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作为结束自己足球生涯的告别演出。在他15年的足坛生涯中,普拉蒂尼共参赛649场,进球353个。法国足球界的权威巴特撰文称赞他说:“他是属于‘大师’级的球员。他能够创新,想方设法进球得分。虽然外表看起来貌不惊人,但他是一位绿茵场上的艺术家。”
五、加斯科因 英格兰(1967~ )
难以想象以长传冲吊为传统的英格兰会出足球艺术家,但那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保罗.加斯科因是英格兰这么多年来唯一能配得上“艺术”两字的人物。但加斯科因也总会让你莫名其妙,因为你永远搞不清楚,加斯科因究竟是一个思想成熟的足球艺术大师,还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孩子。毫不夸张地说,加扎是继马拉多纳之后最富创造力的中场球员,虽然他的状态不是很稳定,但是1990年世界杯,1996年欧洲杯时的加斯科因是无人可比的。别看他胖胖的身形,憨憨的模样,但他在足球场上的妙传,对比赛的控制的确无人能及。即使齐达内也比不上颠峰时期的加斯科因某个瞬间的才华。可惜的是,这位天才过于玩世不恭,他用太多的缺点掩盖住了自己的才华,酗酒,恶作剧,人来疯,打老婆,推搡裁判,怒对媒体......你有时候觉得他很可爱,有时候觉得他很可怜。不同的人生拥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演绎不同的人生。也许,加扎早就明白了自己的悲剧人生吧,所以他才笑得那么开心,哭得那么洒脱。1990年的世界杯,英格兰被西德淘汰出世界杯后,保罗-加斯科因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他一边向球迷鼓掌致意,一边任由泪水流淌,这一镜头也成为了意大利之夏的经典。在那届世界杯上,加斯科因表现可圈可点,对比利时一战,他的定位球助攻帮助普拉特勾射得手,英格兰打进了4强,曾距离决赛如此之近,但点球大战中皮尔斯和瓦德尔的失手让梦想破碎。1994年,英格兰无缘世界杯决赛圈,98年时霍德尔拒绝召加斯科因入队,加扎的眼泪竟成为了他留给世界杯的最后记忆。
六、罗伯特.巴乔 意大利(1967~ )
他曾经是意大利足坛的象征,他精准的射门曾经是全世界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他飞扬的小辫曾经使他获得了Divin Codino(意大利语:辫圣)的昵称,而他那令人心碎的地中海一样幽蓝色眼睛又令他被人称为忧郁王子,他是九十年代世界足坛的一段传奇,他的名字叫做罗伯特?巴乔。1967年2月18日巴乔出生于意大利维琴查省小镇卡尔多格罗一个富裕的大家庭里。1982年巴乔在意丙维琴察队开始了其足球生涯。而那一年正是意大利夺得他们第三座世界杯的年份,也是15岁的巴乔开始梦想世界杯的时候。1988年11月16日,巴乔首次入选国家队,参加了对荷兰队的比赛。他出色的得分能力、独特的进攻意识、优美细腻的脚法令行家们欣喜若狂,在以防守为生命线的意大利足坛,这样具有艺术天分的球员太难得了。1990年世界杯小组赛,巴乔就是抓住了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攻入了那一届世界杯上最精彩的一粒进球,他象蝴蝶穿梭于万花丛中一样,轻舞飞扬般连过对方三名防守队员将球射进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门,一时整个亚平宁半岛为之倾倒!1993年巴乔获得了世界足球先生的称号,成为世界顶级巨星。94年世界杯,是巴乔职业生涯的最传奇时刻,他凭借5粒进球将意大利队送入决赛,又在决赛中将关键点球罚失,意大利痛失冠军。在落日余晖下,巴乔忧郁绝望的眼神、清冷孤傲的背影与他与生俱来的艺术气息交相辉映,成为那届世界杯上最唯美的画面。2004年5月16日,巴乔在圣西罗球场走完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在全世界球迷的注目下含泪离开了他热爱的绿茵场。“忧郁王子”告别足坛,他的艺术韵味后人再无法感受。
七、德尼尔森 巴西(1977~ )
有一个人我想我是很难把他忘记了的。在足球世界中,这个人是一个绝对的另类。他的特立独行,他对足球运动的那种固执的独特的不合时宜的理解,他的足球生涯的起起落落,升降沉浮,令人不得不深深的思索。他就是巴西球星德尼尔森,曾经身披巴西国家队10号球衣,创造过三千多万美元转会天价的一位天才!曾经,他是那么的星光四射,魅力无穷。然而,短短的两三个春秋,他却就已经淡出了足球世界的焦点之外,不再是最热门最顶尖的一线明星了。这个人,仿佛只是一现的昙花,慢慢地已经就要被人们淡忘了!凡是看过他踢球的人都不会否认,德尼尔森的确是一个天才,无与伦比的天才。他与足球之间仿佛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默契。他的控球技术极其谐调娴熟。他在球场上的控球仿佛是一种舞蹈,姿态美妙,假动作神鬼莫测,变化多端。竟然仿佛是暗合着天籁中早已存在着的一种不为人知的神秘诡异的音乐的节拍,在作一种惊世骇俗的舞蹈。德尼尔森的悲哀却恰恰在于他只是一个柔弱的舞者,而并非是一位铁血的斗士。他到足球场上来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舞蹈向世人展示出足球艺术——准确的说是盘带艺术的美他是一个绝对的唯美主义者,他只追求着美的境界,他只忠实于美,这是他唯一的准则。在他心中,只有足球艺术的美才是至高无上的,而对旁的一切,包括胜负,他统统都认为那并不重要,不值得在乎。于是,他舞蹈着,在一片梦中的绿茵上舞蹈着,挥舞着他那纤长的富于弹性的双腿舞蹈着,直至最终的彻底落寞。从天价转会西甲贝蒂斯,再到被放逐到土耳其的升班马,德尼尔森的失败代表着一种足球理想的失败,德尼尔森式的艺术桑巴太过于脆弱,缺乏生命力,注定无法在足球世界的残酷现实中生存。
八、博格坎普 荷兰(1969~ )
丹尼斯尼古拉.博格坎普于1969年5月10日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在12岁的时候博格坎普加入了阿贾克斯的青训系统,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冰冷的眼神,诡异的脚步,博格坎普有着“冰王子”的美誉。1995年,阿森纳从银行提光了所有存款,从国际米兰购入博格坎普。十年过去了,阿森纳从丑陋的长传冲吊变为欧洲打法最赏心悦目的球队。博格坎普功不可没。有人曾这么说:功利足球盛行的现代足球里,若还想看到纯粹的艺术足球的影子,只有两个去处,一是去伯纳乌去看齐达内,二是去海布里看博格坎普。博格坎普的到来提升了阿森纳乃至整个英超的档次。2001年博格坎普在对纽卡斯尔那个反身人球分过是博格坎普足球风格的缩影,希腊后卫达比萨斯赛后仍然百思不得其解这个球究竟怎么过的自己。接球、转身、过人、射门,一气呵成,无不恰到好处,无不妙到颠毫。这个进球永远刻在所有精彩进球榜上。激情、灵感、创意的彻底爆发只在一刹那的瞬间便划出永恒的光辉。球迷喜欢博格坎普在球场上举重若轻的漫步,眼花缭乱的盘带是他的杰作,匪夷所思的射门是他的招牌,足球场上的华尔兹,只有优雅如博格坎普才配得上这样的名号。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样一位技艺超群的艺术大师,也在本赛季结束后终于离开了我们,他留下的艺术之光,也终究成为了深夜中的月光,醒目却遥不可及,只能让人静静的回味他的皎洁。
九、皮耶罗 意大利(1974~ )
继巴乔之后,皮耶罗是又一位艺术足球的天才;和巴乔一样,他也是怀才不遇,忧郁潦倒的王子,难道艺术的花朵,终究难以抵挡功利和力量的摧残?1974年出生的皮耶罗17岁时出道于一家名叫帕多瓦的小球会,由于罕见的足球天赋,两年后他便被尤文图斯队相中,开始了为“斑马”军团效力的生涯,也开始了在这个更广阔的舞台上的表演。中国球迷真正认识并喜欢上皮耶罗是从他石破天惊的一脚凌空垫射开始的,那是在1994到95赛季意甲联赛同佛罗伦萨队的比赛中,皮耶罗奉献的神来之笔。他富有创造力的头脑和娴熟的脚下技术一经完美结合,便不可阻挡的散发出了令人陶醉的艺术气息。从此,皮耶罗成为了艺术足球的代名词。这对于以战术素养见长的欧洲球员来说是多么的不易。此后的皮耶罗没有辜负艺术足球天才的名号。95/96赛季,皮耶罗率领尤文图斯打进欧洲冠军杯决赛,并在点球大战中击败阿贾克斯夺冠。凭此他赢得了国际足联年度最佳新人的荣誉,并在年底进行的丰田杯赛中再次立下奇功打入一球,成就了尤文图斯世界冠军的霸业。那一年皮耶罗只有21岁。但造化弄人,一次伤病带给了皮耶罗灭顶之灾。那是1998年11月8日,也就是在皮耶罗24岁生日的前一天,在同乌迪内斯队的比赛中,皮耶罗的左膝韧带严重受伤,使他几乎缺席了整个赛季的比赛。在赛季的最后阶段,皮耶罗终于重新回到了赛场上,但是这时的皮耶罗却丧失了以前的灵性和想象力,他几乎失去了在运动战中进球的能力,在连续的两个赛季中,在他的17个进球当中居然有10个点球,以至于球迷们送给了他一个“点球先生”的称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皮耶罗总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这也难怪,接连的伤痛和失利使得他背负了过重的心理包袱,原来,天才是易醉又易碎的!本届世界杯,尽管意大利队获得世界杯,但皮耶罗表现碌碌无为,背负着“艺术”称号的他,几乎已成为“伤仲永”的典型教材,这是艺术足球的悲哀。
十、齐达内 法国 (1972~ )
作为当今艺术足球的代表人物,齐达内在足坛的地位毋庸置疑,很多球员转会后都被人讥讽过“对不起身价”,但齐达内即使是6500万美元,也会被人说是物有所值。优雅的盘带,鬼斧神工般的传球,齐达内的技术无可挑剔。里皮说,齐达内是最近20年来最好的球星,而雅凯则干脆将他定义为世界足球历史上最好的球星。在法国足球史上,无论是在国家队的作用还是成就,他也都已超过普拉蒂尼,成为法国足球的象征。而在过去10年中,齐达内是当之无愧的用艺术对抗机械潮流的饿象征和代表,他的小技术完美且令人赏心悦目,无论是停球、控球、传球还是盘带,齐达内都做的恰到好处,妙到毫巅,宛如舒缓的小夜曲般让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弹指间,齐达内也已经34岁了,本届世界杯成了他的谢幕演出,齐达内兢兢业业,几乎凭一己之力将法国带入决赛。决赛中的齐达内却用一种极端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绝世的经典,一个永恒的迷团,他在突然的爆怒中用头顶撞了马特拉齐,导致红牌下场,一代艺术足球的宗师就这样结束了自己辉煌的足球生涯。齐达内在110分钟内一直主宰着比赛,却在还剩10分钟的时候抽身离去。在他转身的一刹那,以他为代表的天才前腰们在90年代中期所开创的艺术足球的时代也随之彻底尘封于历史的长廊中,松耷的腮帮和孤傲的背影从此以后的作用也只剩供人凭吊而已,他本有机会得到完美和膜拜,却最终选择了遗憾和责难,难道天才总是不甘心平淡?可他只要站在球场上,引起的注目和欢呼就不会平淡!或许艺术的硕果就只能如此的惊叹中得到完美的升华,缺憾,也是最生动的经典。
遍览当今足坛业绩显著的成年球星,也只剩小罗和里克尔梅有资格成为艺术足球范畴里的人物,而整个欧洲,几乎都只剩没命奔跑或见球就铲的钢铁战士,他们当然也值得尊敬,但如果足球只剩下刺刀见血的搏杀而没有了温文婉约的表演,那将会是多么的凝重和枯燥!因此当C.罗纳尔多和伊布等少年才子横空出世时,我们的希望是他们的不受功利的约束和阻碍,茁壮成长为又一束艺术足球的奇葩。
求济科的历史
苏格拉底·布拉济莱罗·奥利维拉(1954年2月19日——2011年12月4日),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出生于巴西西北部的帕拉州府境兰第。他的父亲因崇拜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而给他取了这个名字。苏格拉底曾两次参加世界杯比赛,都无缘四强,但他与济科、法尔考组成的巴西中场为球迷们奉献了最经典的桑巴艺术足球。2011年12月,苏格拉底在圣保罗当地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经抢救无效后不幸去世,享年57岁。
苏格拉底1954年2月19日出生于巴西西北部帕拉州首府境兰第,全名叫苏格拉底·布拉济莱罗·奥利维拉。苏格拉底这个名字的来历有段趣闻,当年他的父亲正在看经典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看得一时兴起,就给刚出生的儿子起名为苏格拉底。正像他的父母所期待的那样,苏格拉底后来果然成为了一名“思想者”——20世纪90年代,苏格拉底拿到了他的医学博士学位。但让苏格拉底广为人知的,还是他在足球运动上所取得的成就。
苏格拉底患有酒精依赖症,过度的酗酒导致他肝硬化,2011年8月和11月曾两度入院。 2011年12月4日,在第三次入院后,57岁的巴西名宿苏格拉底这次没能挺过难关,于圣保罗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去世。
成长经历:原名阿图尔·安图内斯·科因布拉,1953年3月3日出生于巴西旧都里约热内卢一个葡萄牙移民来的足球之家,父亲曾当过守门员,济科三兄弟也都是职业球员。“济科”是个 “小公鸡”的意思。他早年攻读医学,是一名儿科大夫。 在家庭的影响下,济科从小喜爱足球,而且立志学习贝利,成就一番绿茵伟业。
运动生涯:1953年3月3日,济科(Zico)出生于里约热内卢。济科原名亚瑟-安图内斯-科英布拉(Arthur Antunes Coimbra),来自一个葡萄牙移民的足球世家,父亲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守门员,两个哥哥都是职业球员,天生的命运令他无法回避。18岁时,济科成为职业球员,随后瞬间走红。他那绕嘴的长名字被人改成“济科”,这个名字含有敢斗常胜的“小公鸡”的意思。巴西人对的球星的热爱往往是从名字开始的,而后他们频繁谈论他出色的脚法、完美的动作、浅浅的笑容和高尚的球风。
1966年,13岁的济科进入弗拉门戈足球俱乐部的足球学校,接受正规训练。14岁时进入弗拉门戈少年队,17岁时进入弗拉门戈青年队,并同时入选巴西国家青年队。
1973年,20岁的济科被选为国家队正式队员。但是,济科的世界杯历程颇为不幸。新上任的主教练扎加洛认为世界杯赛是大人物的事,把他排除在外,他没能参加1974年的世界杯赛。1978年第11届世界杯赛,强大的巴西队只获得第3名。1982年第12届世界杯赛,巴西队在1/4决赛中被意大利淘汰出局。1986年第13届世界杯赛,33岁的济科带伤出阵,在与法国队争夺半决赛权的比赛中,点球落败,“世界最强”的巴西队再次惨遭淘汰。
在弗拉门戈队效力的16年当中,济科共出场650次,打入630球,是弗拉门戈队当之无愧的灵魂。1980年他为全队获得巴西全国锦标赛冠军立了大功。在18场比赛中他独进21球,被评为最佳射手。第二年,弗拉门戈队代表巴西参加南美杯足球锦标赛,又夺冠军。弗拉门戈队因此而获得了代表南美参加第二届"丰田杯"洲际足球俱乐部赛的资格,再次为济科表演足球 天赋创造了条件。正如人们所料,在1982年12月13日举行的丰田杯赛上,济科面对英格兰老牌劲旅利物浦队的阻拦,勇往直前,如入无人之境,一人独进3球,赢得了这场比赛,谱写了南美足球的辉煌。
济科技术出类拔萃,活动范围大,带球突破能力非凡,进攻和射门意识极强。他足智多谋,可踢多种位置,攻守俱佳,临场经验丰富,善于掌握比赛节奏,是巴西队的灵魂。踢球风格轻盈灵巧,左右开弓的射门威力很大。 虽然济科才华出众,球技超群,并多次为巴西队争得荣誉,但济科的足球生涯充满了痛苦与辛酸,充满伤感。本该是他为国效力在足球场上冲锋陷阵的时候他却多次被剥夺了机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徒唤奈何!
1972年的奥运会足球赛和1974年的第十届世界杯赛,在出征之前因主教练的偏见他被除名。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赛,在球迷的要求下教练将他召进国家队。济科获得“白贝利”的美誉是在他24岁的时候。在哥伦比亚举办的外围赛中,巴西队以8∶0大胜玻利维亚队,济科一人包办4球,在南美足坛引起轰动。球迷们认为他是贝利退役后振兴巴西足球的希望之星,亲切地称他为"白贝利"。
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所谓“贝利重生”年代中,世界足坛产生了众多“贝利”——年轻的马拉多纳是“小贝利”、普拉蒂尼是“欧洲贝利”、济科是“白贝利”……贝利认为只有济科最像他,称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运动员,在禁区附近的攻门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判断力强,能够在混战中利用最小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施展绝招——反弹球射门和凌空抽射,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1980-1981年,济科和弗拉门戈俱乐部都达到了俱乐部有史以来的巅峰期。1980年他在18场比赛中他独进21球,荣膺最佳射手,为球队获得巴西全国锦标赛冠军立了大功。第二年,弗拉门戈队代表巴西参加南美解放者杯,在决赛中战胜了来自智利的科普雷洛亚队,夺得了俱乐部历史上的首个解放者杯冠军,济科也以11粒入球勇夺最佳射手。在1982年12月13日举行的丰田杯赛上,济科面对英格兰老牌劲旅利物浦队的阻拦,勇往直前,如入无人之境,最终带领球队3-0赢得了这场比赛,谱写了南美足球的辉煌。在本场比赛中,济科当选最佳球员,获得了一辆丰田汽车,但在当时,巴西国内尚未允许日本汽车入境,济科于是给总统打电话,在总统的特许下,济科把丰田车开回了巴西。
济科技术出类拔萃,活动范围大,带球突破能力非凡,进攻和射门意识极强。他足智多谋,可踢多种位置,攻守俱佳,临场经验丰富,善于掌握比赛节奏,是巴西队的灵魂。踢球风格轻盈灵巧,左右开弓的射门威力巨大。虽然济科才华出众,球技超群,但他的足球生涯,尤其是世界杯生涯却充满了伤感。
1982年第十二届世界杯赛预赛阶段,巴西队一路高歌,三战三胜,是最有希望夺冠的球队。那只巴西队在桑塔纳大帅的率领下,拥有济科、法尔考、苏格拉底等一干球星的巴西队被认为是世上踢得最漂亮的球队,他们踢着赏心悦目的攻势足球。济科在3场比赛中攻入4球,形势对巴西队极为有利。 7月5日,夺标热门巴西与意大利交锋。浪漫的意大利人以"混凝土"式的防守死缠巴西队的桑巴舞,最后巴西队以2∶3不敌对手,阴沟翻船。济科再次失去了在世界杯大显身手的机会,巴西全国群情激愤,济科也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那只巴西队称为掌握艺术足球精髓的球队,被称为“无冕之王”。
为了寻求一片能够发挥自己水平的绿茵场,济科离开了巴西,加盟了意大利弱旅乌迪内斯队。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在这样的弱旅当中,纵然济科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足球比赛是11个人出战的游戏,他有以一当十的技术,但在场上他不能同时出现在11个位置上。意大利特别注重防守,常常有几个人围堵济科。在24场比赛中他共进了19个球,也是不小的成绩。但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济科自认倒霉,提前结束了合同,回到了巴西,回到了弗拉门戈队。
1986年第十三届世界杯赛,33岁的济科带伤出阵为巴西作最后一搏。他竭尽了全力,但由于常年在绿茵场上拼搏,伤痛遍身,他的技术已不如以往。主教练桑塔纳一直想让济科打主力,但济科最了解自己,他旧伤未好,心有余而力不足,难担重任。在与法国队争夺半决赛权的比赛中,济科几乎是临危受命,带伤上阵。在比赛即将结束时,两队的比分是1∶1,这时巴西队获得了罚点球的机会,只要踢进就可以进入决赛。但是命运似乎偏偏与济科作对,就是不让他夺得世界杯冠军,最终这个点球宴客。双方加时赛各无建树,最后点球决胜负,"世界最强"的巴西队以4∶5再次惨遭淘汰。这一个点球成了他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济科个人却得到过不少的荣誉。1976、1977年两度被评为巴西最佳队员和最佳射手。共为弗拉门戈队效力16年,出赛650场,进球630个。1980年为该队夺取巴西全国冠军,翌年又夺取南美解放者杯赛冠军和丰田杯赛冠军。1977、1981、1982年3次被评为美洲最佳运动员,1983年被英国《足球世界》杂志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被选入世界最佳阵容。
1989年3月28日,济科在意大利乌迪内斯队举行了告别赛,正式引退。退役后的济科担任过巴西体育部长和巴西国家体育对策局局长。1993年辞职赴日本鹿岛鹿角足球足球俱乐部踢球。年已40的济科称要在一个热爱足球的新国度里发挥余热,作为自己足球生涯的终点。1994年他再次宣布退役。1997年巴西LC巴雷托影视公司投资800万美元拍摄**《济科的奇迹》,济科亲自出演主角,展现自己辉煌的足球生涯。
济科虽然未能赢得一次世界杯赛冠军,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但他超人的足球才华是无法抹杀的,应取得"超级球星"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