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篮球场_天台县有没有篮球队
1.天台县的经济概况
2.抗日战争时时期,中国哪些省份没有沦陷
3.有没有与霞有关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4.寻求一下灌篮高手中流川枫的个人资料?
办学70年来,平桥中学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和谐团结、敢为人先”为精神支柱,以推进发展和提高质量为第一要务,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硬件建设和设施完善:学校现配置各类电脑和教师笔记本电脑375 台,建有54个多媒体综合电化教室、3个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语音实验室、8个音美劳专用教室;理化生实验室10个,仪器配备达到国家I类标准;学校图书馆配有学生电子阅览室、师生阅览室,藏书112160册,报纸、刊物320多种;安装了校园网络系统,智能广播、微机网络终点到教室、办公室和寝室,网络中心架设了校园网站平台、资源服务平台、“校校通” 平台和校内FTP服务平台,校园网站与各级教育网站、校内各处室、办公室、教室互联,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产管理、财务管理、食堂管理等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管理;多媒体进入每个教室,每个教室有先进的DLP背投、数字视频展台和多功能电化讲台,实现了教育教学现代化、网络化。另一手抓软环境建设和提高:一、发挥教师住校的优势对学生实行全程跟踪全面管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让每个学生健康发展,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持续发扬光大;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中高级教师比例达55%,其中获省级荣誉教师8人,被评为市、县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45人。近几年来教师论文在省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刊物发表300多篇,完成省市规划课题30多项。
近几年来,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提出抓质量、细管理的思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升学率2003年为98%(重点上线83人,本科349人,本科率73%);2004年为98%(重点上线78人,本科460人,其中,吴华锋文兼体总分成绩全省第一);2005年为99%(重点上线108人,本科586人),首届创新实验班硕果累累,重点率60%、本科率达100%名闻县内外;2006年在生源劣势下,重点、本科、升学人数增幅显著;2007年高考重点45人,本科508人,两个创新实验班本科上线率100%,体艺特色再展风采,体艺重点4人,本科45人。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全国省市级获奖300余人次。
1998年学校成功地举办了六十周年校庆,校友尉健行发来贺电,“祝愿母校越办越好”。2007年学校跨入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行列。近几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浙江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浙江省整顿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先进单位、浙江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浙江省卫生先进学校、浙江省二级档案达标单位、台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台州市文明单位、台州市平安校园、台州市招飞先进单位、台州市绿色学校等,学校网站被评为浙江省电教优秀网站。
天台县的经济概况
属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
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台州市北部,东连宁海、三门两县,西接磐安县,南邻仙居县与临海市,北界新昌县。总面积1432.1平方公里。县境属浙东丘陵山区,山丘占82.3%,耕地占13.7%,溪流山塘占4%。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宜人。水资源年平均总量12.37亿立方米,水质良好。 矿藏有金、银、铜、铅、锌等20种。
三国吴大帝黄武至黄龙三年间(222~231)始置县,名始平。五代吴越天宝元年(908)改名天台,后改台兴。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复名天台,沿用至今。1949年5月24日,天台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97年,辖9个镇,10个乡,人口53.8万人。
风景名胜
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南朝陈太建七年(575),高僧智_率徒入山,在佛陇山南建草庵说法,先后22年,创佛教天台宗,传至日本、朝鲜。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宋时,高道司马承祯和邑人张伯端先后居山隐修,桐柏宫成为道教南宗祖庭。赤城山玉京洞为道教第六大洞天。天台又是山水画家项容、高僧道济(济公)、植物学家陈咏、文史学者徐一夔、旅游文学家齐周华、史地学家齐召南的故乡,名诗人寒山子的隐居地。石梁雪瀑、华顶归云、桃源春晓等“天台八景”以及天姥山万马渡等胜景名闻遐迩。1988年8月,国务院公布天台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能源矿藏
天台的水资源是华东地区最丰富的县份之一,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潜力很大,投资42亿元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已打响了开工第一炮。天台是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小水电装机容量居浙江之首,年发电量1亿千瓦以上。天台的水资源不但丰富,而且是东南名泉,质量上乘。
天台县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20多种,其中金、银、铅、锌、花岗岩、石英石、砩石等,储量大,品位高。天台的古生物资源蕴藏也很丰富,初步统计,恐龙蛋、骨化石蕴藏覆盖面积近230平方公里。
地方特产
茶叶
天台山是我国最早产茶地之一,汉末高道葛玄在华顶峰施种,至今"葛玄茶圃"尚存有距今1800年的"茶祖"。天台山云雾茶得云雾滋润,以香淳、汁浓著称,品质特佳,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被誉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浆"。唐、宋时日僧最澄、荣西将天台山茶籽、茶艺传至日本,天台山成为日本茶道的源头。天台山茶道表演团曾出访日本等国传播茶文化,并在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荣获"茶艺精深"的奖牌。
高山蔬菜
高山蔬菜基地已突破万亩,为全国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之一,品种丰富,产量较大的有茄子、甜椒、黄瓜、西红柿等,产品畅销上海、浙江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水果
天台的果品资源十分丰富,产量较大的有柑橘、桃、梨、杨梅、青梅、葡萄、枇杷、柿等品种。其中本地早柑橘,别名天台蜜橘,建国前就已名扬上海。
山珍
天台多山地丘陵,衍生着品种繁多、数量较大的山珍,是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食物。其中蕨菜、菌类、猕猴桃、板栗、竹笋等数量较大。
药材
天台山有上千种中药材,尤以白术、茯苓、石斛和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天台乌药"闻名。目前,万亩中药材基地已逐步开发形成。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全面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兴厂、科技兴农,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2001年被命名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县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向"一优两高"农业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倾斜。近年来,全县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600余项,开发国家级新产品4项,省级新产品67项。浙江天皇野生植物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省科委认定为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8家企业被认定为县科技型企业。
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合理,教育质量得到提高。顺利通过省"两基"验收,分别被国家教委、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八)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至2001年,高考万人比连续8年居台州第一,初升高比例提高到71%。目前,天台中学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平桥中学为省重点中学,县职技校为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并升格为职业中专,恩美幼儿园为省示范性幼儿园。
医疗卫生
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基本健全,以乡镇为单位的初保工作全面达标;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全面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已分别达到国标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和国标二级乙等中医院标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文化艺术
1999年,天台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天台有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街道,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在制订中。天台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传统庙会或喜庆节日,都要开展多姿多彩的娱乐活动:舞龙、舞狮、舞麒麟、抬阁、顶大旗竹、唱莲子行、打古亭演奏十番,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神迷。
2002年4月10日,街头镇压获“东海文化明珠”乡镇称号;5月10日,该县选送的《龙飞凤舞》获浙江省第三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全省广场民间舞蹈新节目展演中获优秀节目展赛奖和优秀编排奖。11月21日,该县成功举办“天台山杯”浙江省首届广场民族民间器乐合大赛,器乐《龙之珠》获演出、创作两项金奖,《吉祥平安》获创作金奖、演出银奖。
天台工艺品也独树一帜,工艺美术大师金全才的玻璃雕刻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浙江四雕"之一的漆金木雕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漆金木雕作品"千手观音"被故宫收藏。
体育
天台人民素有习武健身之传统,爱好体育之风蔚然,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等称号,2001年成功举办省五届田径运动会,并荣获浙江省县级运动会五连冠。天台县是全国第一个围棋之乡,也是围棋国手俞斌的故乡。武术、拳击、散打、摔跤等竞技项目具有较强实力;解放军拳击队在天台设立了青少年训练基地。
2002年5月13日,全国围棋甲级联赛浙江主场比赛在天台举行;5月31日-6月4日,成功举办“安厦房产杯”200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拨赛;10月26日-27日,成功举办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
大众传媒
全县13个乡镇在2000年底已实现有线广播电视光缆联网,成为全省县(市)实现乡镇全部光缆联网较早的县;并消灭了电视空白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全县目前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7万户。《天台报》已办成日报,发行量1.5万份。天台广电IP宽带网、天台电信IP宽带网相继在2001年9月与11月开通,使天台的Internet用户可以实现宽带上网,全县现有各类网站100多家.
经济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台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0.8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元,粮食总产13.76万吨,亩产241公斤,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47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516元,农民年均收入133元。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26.2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93元,粮食总产17.49 吨, 亩产305公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236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0.63亿元,职工年人均工资6987元,农民年人均收入2800元。金融系统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4.36亿元和9.38亿元。
行政区划
天台县人民政府驻赤城街道中山东路314号,邮编:317200。代码:331023。区号:0576。拼音:Tiantai Xian
天台县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赤城街道、始丰街道、福溪街道;白鹤镇、石梁镇、街头镇、平桥镇、坦头镇、三合镇、洪畴镇;三州乡、龙溪乡、雷峰乡、南屏乡、泳溪乡。
2000年,天台县辖9个镇、1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727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106627 白鹤镇 35012 石梁镇 11632 新中镇 12632 街头镇 26800 平桥镇 50056 坦头镇 32452 三合镇 22925 洪畴镇 13584 三州乡 6613 屯桥乡 11012 鹤楼乡 9988 龙溪乡 5156 雷峰乡 9360 丽泽乡 18992 山河乡 10708 南屏乡 7690 滩岭乡 8092 泳溪乡 7939
友好城市
韩国全罗南道和顺郡日本枥木县岩舟町
名人
张伯端 (?~1082)为北宋道士,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
贾似道 (1213~1275年), 南宋人,右丞相
贾** 贾涉之女,理宗之妃,贾似道是她的弟弟
济公(1130-1209)出生于天台,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
许杰(1901一1993),原名世杰,字士仁。从小学教员成为大学一级教授、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载入剑桥《世界名人辞典》。
虚云和尚(1840-1959)是现代著名的禅宗大师,名满天下,望重宗门,世传是明末高僧憨山大师转世。虚云诞生于1840年,圆寂于1959年,世寿120年(僧腊一百零一年,戒腊一百年),与赵州从谂齐年,是我国的瑞人。
徐灵府,自号默希子,后号桐柏征君,浙江钱塘天目山(今浙江余杭)人。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个著名的道教徒,又是一个擅长“辟谷”的气功学者。其生卒年代不详,约活动于唐德宗贞元至唐懿宗咸通(785~874)时期。
齐召南(1703一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天台城关人,幼聪颖,称"神童"。清雍正七年(1729)举为副榜。十一年为博学鸿词荐。
陆蠡(1908一1942),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陆蠡是他的笔名。
曹天风(1903一1992),原名祖建,号国材,天台城关人。
陈泳(1035一1112),字景沂,号肥遁,又号愚一子。他本姓吴, 天台平镇三宅人。
国产**《天台》
影片名称: 天台 英文名:Tian Tai
影片演员: 邓紫衣 Ziyi Deng,雪村 Cun Xue,黄渤 Bo Huang
影片导演: 李长欣 Changxin LI
影片类型: 喜剧
影片地区: 大陆地区
影片时间: 2009年
影片简介:
一个漂亮的女孩来到一栋高楼准备跳下,被发现后,警察前来劝阻,但女孩一句话也不说。大楼经理认为女孩是以跳楼为名进行敲诈勒索,当着警察的面答应给女孩5000元要求她不要在这里跳。女孩没反应,经理以为嫌少,于是又追加了5000元,但女孩反而爬到更高的楼层。保安认出女孩在一周前曾经来过该大楼,于是警察到监控室去查询女孩当时在该楼内的录影,查到女孩曾来该楼面试,没有被录取。准备跳楼的女孩扔给警察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电话号码,警察打过去,得知对方是女孩分手一个多月的男友。警察叫他前来劝阻,遭到拒绝。消防队和救护车到达现场,记者也闻讯赶来,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大家纷纷猜测女孩跳楼的原因。心理专家通过手机和扩音器与女孩对谈,但女孩仍然不为所动。前男友迫于现任女友的压力,赶到现场。警察发现女孩的手机经常播打一个号码,经查明是一家公司老总的电话号码。在警察的逼问下,老总终于承认女孩跳楼是为了吸引记者前来报道,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并且向警察透露,女孩并不会跳楼,她会在11点准时爬下来。为了不惊动女孩,警察没有透露公司老总已经招供的消息。前男友和新女友一道来到现场,女孩依然一句话都不说。当男孩靠近女孩时,女孩突然站起来,当着众人的面,脱掉衣服,只剩下性感的内衣,最后往下一跳。不过是往后跳,警察于是把女孩带回公安局。公司老总和女孩以扰乱公共秩序行为被处以行政拘留。
2021年4月,天台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4月,天台县上榜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第26名。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天台县位列第31。
2021年3月,天台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57名。
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天台县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天台县排名第95。
2021年1月,天台县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4A级景区城。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天台县名列第94。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天台县位列第94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天台县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天台县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天台县上榜,排名第18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天台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天台县入选。
2020年2月,天台县被确定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0年,天台县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代表景点为天台山。
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授予天台县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10月,天台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98名。
2015年3月,天台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抗日战争时时期,中国哪些省份没有沦陷
天台是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区。高山种植业发达,有高山蔬菜专业市场30个。“石梁”牌高山蔬菜、“春芳”牌野生山菜被评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天台山云雾茶”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天台山蜜橘”享有盛誉,产杨梅、青梅、李、桃、柿、枇杷、葡萄等水果。山区产有白术、元胡、杜仲、厚朴等中药材,“天台山乌药”被誉为“长生不老之药”,铁皮枫斗人工栽培成功。畜牧业以饲养生猪、长毛兔和“小狗牛”为主。
2013年,天台县农业总产值18.2亿元,增长3.2%。现代农业园区完成投入1亿元,流转土地1512亩,白鹤土鸡产业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粮食功能区完成1万亩建设任务,标准农田质量提升4.1万亩。9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摘帽。天台黄茶通过“中黄1号”省级林木品种认定。全年完成水利投资2.6亿元,治理河道26.9公里,获评全省河道保洁长效管理优胜单位。 2010年,天台县现有普通高中9所;职业高中6所;初中30所;小学9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班)137所,(其中社会力量办普高3所、职高4所、初中1所、普通小学1所、幼儿园(班)114所)。公办教职员工5265人,社会力量办教职工877人。
2013年,始丰中学扩建项目部分工程开工建设,赤城二小、赤城四小迁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始丰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赤城中心幼儿园完成政策处理。学前教育集团化、连锁化办学模式全面推进,特殊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 天台的交通以公路为主,出行方便,每日有多趟公共汽车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往返。部分行车路线及车程如下:
杭州:杭甬高速(沽渚出口)-常台高速-天台出口(车程2小时)
上海:沪杭高速-杭甬高速(“沽渚”出口)-常台高速-天台出口(车程3.5小时)
江苏、无锡、常区域:苏嘉杭高速-杭甬高速(沽渚)-常台高速-天台出口(车程4.5小时)
南京:宁杭高速-杭州 至2005年,已初步构建起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监测报告体系;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健全,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通过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天台县有医疗机构228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及其分支机构148家,社区办医疗机构80家。全县共有执业医师数849人,执业护士数480人,总核定床位数1082张。 天台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
2013年,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发展加快,台州二院顺利通过省三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评审,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在全省推广,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启动。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后勤综合楼、新城妇保院、疾控中心综合楼和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心完成主体工程。人口计生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浙江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重点管理县帽子成功摘除。 天台人素有习武健身之传统,先后被命名为“体育先进县”、“田径之乡”等称号,2001年成功举办省五届田径运动会,并荣获浙江省县级运动会五连冠。天台县是中国第一个围棋之乡,也是围棋国手俞斌的故乡。武术、拳击、散打、摔跤等竞技项目具有较强实力;解放军拳击队在天台设立了青少年训练基地。
截止2003年,天台县有体育场地579个,标准场地334个,非标准场地245个。2001年,在原来体育场的基础上,筹集700万元的资金,完成400m标准塑胶田径场、300m2的育英中学食堂、田径场司令台看台加大加高、主席台网架顶棚、室内田径训练馆和灯光球场塑胶铺设等场地改造工作工程。
2010年,天台县建立了135个基层文化体育俱乐部、2个乒乓球俱乐部、1个跆拳道馆。依靠社会力量,建设起43个门球场、598个老年文体活动中心、35个气排球场、2个地掷球场。 2010年,天台县13个乡镇在2000年底已实现有线广播电视光缆联网,成为全省县(市)实现乡镇全部光缆联网较早的县;并消灭了电视空白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全县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7万户。《天台报》已办成日报,发行量1.5万份。天台广电IP宽带网、天台电信IP宽带网相继在2001年9月与11月开通,使天台的Internet用户可以实现宽带上网,全县现有各类网站100多家。
2013年,广电惠民网络实现全覆盖,建成中国首个县级乡村音像资料库。 2010年,天台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770人,其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392人、6378人;全年投入保障资金873万元,增长3.3%。
2013年,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增养老、医疗等各类社会保险5.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实现就业再就业5106人。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年发放低保金1596万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97%,获评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 天台山“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佛道文化源远流长。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创于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的祖庭。另外,方广寺为佛教五百罗汉道场,赤城山玉京洞为道教第六洞天等。
2013年,天台县有3个爱国宗教团体:佛教协会、道教协会、基督教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国清寺、高明寺、方广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重点寺院,国清寺又是中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截至2013年,有僧尼270名,全真道士、道姑13名,正一道人220名;基督教教徒约5000人,教职人员5人,其中牧师2名,长老3人。 饮食
主食以稻米为主,薯类、麦类、玉米、豆类为辅。旧时山区滨海部分贫瘠地区,以薯丝为主,今为稻米,薯丝成为城镇居民调剂口味食品。一日三餐,干稀因地因时而异。立夏至中秋,农事繁忙,加一餐点心,称“接力”。菜肴,称“下饭”或“菜蔬”,沿海多海产,山区多山货,平原兼有山海之味。喜食蔬菜与海鲜干制、腌制品,咸菜为常食佐菜。臭苋菜梗汁炖豆腐为特味佐菜。宴请,旧俗有“六碗”、“八碗”等规格,不足其数不成席,以第一道菜取名。规格较高者有海参席、鱼翅席、燕窝席等,菜肴多至二十多盘。
风味食品以米粉类、麦粉类为主。有水浸糕、米面、豆面、猪肉麦饼、光饼、鱼面、豆腐圆、蛋清羊尾、五味粥、糟羹、青团、乌饭麻糍、漾糕、灰青糕、重阳糕、糯米圆、麦饼筒、粽子、馄饨,与各地类同。
糕点以冻米糖、花生糖、芝麻糖最具特色。每年春节家家制作。临海、天台、仙居的“羊脚蹄”,以麦粉加糖成形烤制,形似羊蹄,别有风味。酒类,以黄酒为主,以陈为佳,故又称“老酒”。白酒,俗称“烧酒”、“糟烧”。以杨梅浸烧酒,称“杨梅烧”,消暑解乏,城乡兴行。
服饰
服装、鞋帽、发型等,旧时男子汉式对襟外衣,圆领,搭襻纽扣。女子汉式右侧开襟外衣,窄袖。内衣用套衫或双襟。男女外裤,腰头另出,便于系扎。乡绅士子与店家商人,戴瓜皮帽,穿长衫。民国时期,女兴旗袍,男兴礼帽,知识阶层兴中山装。小儿穿戴,以虎帽、肚兜最具特色。50年代后通行中山装(男)、列宁装(女)、军便装。50年代,军用式绿色胶鞋风行,称“解放鞋”。后塑料鞋、皮鞋等普及。80年代盛行茄克衫、运动服、西装。所穿鞋袜,旧时为布鞋布袜;民国时期渐行纱袜,皮鞋、运动胶鞋等开始传入;旅游鞋继起,皮鞋日趋高档。纱袜为尼龙袜替代。青年妇女夏日流行长筒丝袜。
所用布料,旧时棉纱土布居多,常以蓝白纱线为经纬,质厚耐磨。夏衣喜用土织苎麻夏布,或以生绢为底料,单面涂以栲胶,称“栲绢”。外衣颜色,以蓝和黑蓝居多,一般由染坊染制,也有家庭自染者。乡间少女喜红绿相间。民国时兴“士林蓝”,印花布也逐渐风行。今则皮、棉、丝、毛、化纤诸般衣料,日趋高档,种种花色,任意选择。
劳动者于劳作时以腰巾为防护布。妇女入厨所系者称“拦腰”、“饭拦”。孕妇居家、出门必系,以为能辟邪保胎。山民、工匠、长工,系双开叠式腰布,形如小裙,便于蹲伏、步行,称“围裙”。今“拦腰”尚在使用,其余已少见。
渔民栲汁衣衫,以棉布浸栲汁染制,色深褐,耐咸碱。大襟左衽,便于海上右手操作。拢裤大裆宽腿,直裆处缀裥如网,裤下摆及腰腿侧斜兜处喜以龙凤虫鸟花草等图案装饰。今已渐少见。
清时男蓄辫,女缠足,辛亥革命后废止。少女垂辫,妇女梳发髻,后渐行剪发。温岭县石塘一带渔区中老年妇女仍有梳髻者,髻式美观多样。50年代后,中青年妇女流行齐耳短发或垂肩双辫。80年代风行烫发,青年女子也有兴披发、马尾辫、蜈蚣辫。城镇渐有老年染发。
旧时雨天穿“木船”、箬壳鞋,戴箬帽,穿蓑衣或用纸伞、油布伞;富户穿牛皮钉靴或油靴。民国后渐兴橡胶雨鞋,称“套鞋”。80年代后,折叠伞、尼龙雨衣、胶布雨衣等兴起,纸伞、油布伞等绝迹,蓑衣在农村尚可见。
居住
多聚集而居,形成村落,山区偶有单户独屋散处。不少村落按宗族组织,一村一族或一村数族。渔村和人口较多的集镇,聚族现象不十分明显。村落总体大多朝南向阳。村落命名,除按宗姓外,往往依据山名、岙名、溪河、渡口、山岭、塘堤、地势、山形及桥梁、古塔、寺庙等建筑命名,或以当地历史名人和土特产命名。
民舍一般朝南或东南,利于采光通风,有“朝南屋,儿孙福”之谚。也有忌正南者,以正南为神庙所向,住宅宜朝向微偏。传统住宅格局,富户多取院堂式,前庭后园,环以围墙,入门为庭,升阶为堂,正中为堂屋,两侧为居室,一般不开大窗,称“明厅暗房”。民国时期渐有玻璃窗。天井称“道地”或“门堂”。也有数户成一院落的。楼屋一般取畚斗楼式,垂檐出桷,楼后不开窗。楼后开窗者称“四面楼”。最具特色者为“五凤楼”,两厢凤翼,檐牙高翘。农家大多为平屋或矮楼。就地取材,多数木结构。山区常以泥土垒打成墙,或以块石、卵石砌墙。平原多砖墙或片石墙。沿海及深山区多茅屋,称“茅厂”。温岭平原一度兴以石为材,四墙、间隔、地面、楼面,乃至梁柱、房顶,均以石板、石条建筑。70年代前期,农村推广“大寨屋”,集资或生产队出资,一字横排,前后数行,每户一楼一底。80年代城乡新建住宅,多钢筋水泥砖木混合结构,有阳台、专用灶间、卫生间者渐多,并向多层发展。城镇公寓楼房,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兴建,或由房产公司开发出售,成套组合,一户一套。
居家器物,有特色者,多竹制品。如躺椅、靠背椅、饭篮、竹箩等。今家具多成套木制,崇尚现代流行款式。塑料器物已普遍进入寻常人家。 天台工艺美术要数“三雕”最为出名。
天台山木雕,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佛像雕刻、佛具制造、棕制品、木珠制品、竹制品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工艺美术产业。唐代天台山开元寺僧人思托所制作的鉴真和尚坐像,成为日本“美术史上最早的肖像雕塑”,为日本国宝。天台山中华佛教城雕刻的千手观音像成为故宫博物院国家珍藏。
天台石雕因材施艺,形象逼真,雕刻精细,层次丰富。石雕艺人以刀代笔,以石作纸,用不同粗细,不同曲度的线条,圆润流畅的刀法,用浅浮雕手法,使佛像产生出虚实相生,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虽未着色,却能产生多层次变化。
玻璃雕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1年,天台金全才创办天台山艺苑,又开拓风格独具的玻璃雕刻工艺,采用碑刻的用刀章法,吸收版画的黑白对比情趣,借助现代科技新成果,集浮雕的主体层次和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于一炉,使玻璃刻花艺术推陈出新,丰富了玻璃造型语言,题材扩大至鸟兽、山水、人物和肖像等各个方面。金全才使玻璃工艺向大型室内装饰陈设发展,作品进入首都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北京第11届亚运会游泳馆等大雅之堂。 2006年,浙江省天台县申报的“济公传说”、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济公传说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11Ⅰ-11。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遗产编号:Ⅷ-53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2014年,浙江省天台县申报的刘阮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
有没有与霞有关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省沦陷情况
一. 全省沦陷的省份
抗战期间,中国全省沦陷的省份总共有九个。分别是:台湾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察哈尔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
1.台湾省
台湾省在日本占领之前由于没有正式的行政划区,因此台湾省行政划区按照日本政府在1920年规定的行政划区计算,这一行政划区沿用到了1945年12月6日。台湾省共辖5个州、3个厅,全省面积35961平方公里(包括澎湖列岛及周边岛屿)。1895年4月17日,根据[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台湾本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诸岛以及澎湖列岛共35961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被日本侵占。
2.辽宁省
辽宁省全省共辖59个县。全省面积288518平方公里。辽宁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金县。辽东半岛的金县(包括旅顺和大连)土地面积1412平方公里,1895年4月17日根据[马关条约],金县被日本侵占。辽宁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义县(1933年1月3日沦陷)。截止到1933年1月3日,辽宁省全省沦陷。
3.吉林省
吉林省全省共辖41个县。全省面积329662平方公里。吉林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永吉县(1931年9月20日沦陷)。吉林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扶远县(1934年2月13日沦陷)。截止到1934年2月13日,吉林省全省沦陷。
4.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全省共辖43个县。全省面积572502平方公里。黑龙江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龙江县(1931年11月19日沦陷)。黑龙江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呼伦贝尔地区的奇乾县(1932年12月6日沦陷)。截止到1932年12月6日,黑龙江省全省沦陷。
5.热河省
热河省全省共辖16个县和2个盟旗。全省面积179982平方公里。热河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绥东县(1933年1月3日沦陷)。热河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阜新县(1933年4月8日沦陷)。截止到1933年4月8日,热河省全省沦陷。
6.察哈尔省
察哈尔省全省共辖16个县和3个盟旗。全省面积283675平方公里。察哈尔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多伦县(1933年4月29日沦陷)。察哈尔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蔚县(1937年9月11日沦陷)。截止到1937年9月11日,察哈尔省全省沦陷。
7.河北省
河北省全省共辖130个县。全省面积140253平方公里。河北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临榆县(1933年1月1日沦陷)。河北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东明县(1939年11月27日沦陷)。截止到1939年11月27日,河北省全省沦陷。
8.山东省
山东省全省共辖107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46736平方公里。山东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济南市(1937年9月24日沦陷)。山东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荣成县(1940年2月22日沦陷)。截止到1940年2月22日,山东省全省沦陷。
9.江苏省
江苏省全省共辖61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08314平方公里。江苏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川沙县(1937年9月7日沦陷)。江苏省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赣榆县(1938年2月27日沦陷)。截止到1938年2月27日,江苏省全省沦陷,成为了中国南方地区唯一的一个全省沦陷的省份。
二. 部分沦陷的省份
抗战期间,中国部分沦陷的省份有13个。按照沦陷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别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徵省、浙江省、绥远省、广东省、湖北省、广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另外,在抗战期间,中国先后共设有6个直辖市,其中有5个先后沦陷。直辖市也划入了部分沦陷的范畴。
1.河南省(98.5%沦陷)
河南省全省共辖111个县。全省面积165141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109个县先后沦陷,只有沈丘县和新蔡县两个县幸免于难。全省沦陷面积162608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8.5%。河南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临漳县(1937年10月21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淅川县(1945年4月2日沦陷)。
2.山西省(98.2%沦陷)
山西省全省共辖105个县。全省面积156419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103个县先后沦陷,只有永和县和平顺县两个县免遭日寇占领。全省沦陷面积
15365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8.2%。山西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阳高县(1937年9月9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沁源县(1942年10月21日沦陷)。
3.安徵省(81.9%沦陷)
安徵省全省共辖62个县。全省面积146303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48个县先后沦陷,只有14个县没有沦陷。这14个没有沦陷的县城分别是:庐江县、泾县、石埭县、旌德县、宁国县、祁门县、岳西县、临泉县、颖上县、黟县、霍邱县、休宁县、歙县和绩溪县。全省沦陷面积11978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1.9%。安徵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广德县(1937年11月29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阜阳县(1944年4月23日沦陷)。
4.浙江省(78.6%沦陷)
浙江省全省共辖75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02646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64个县市先后沦陷,只有12个县没有沦陷。这12个没有沦陷的县城分别是:於潜县、昌化县、仙居县、磐安县、开化县、淳安县、遂安县、泰顺县、龙泉县、庆元县、云和县和景宁县。全省沦陷面积80648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8.6%。浙江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嘉善县(1937年11月11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天台县(1945年6月29日沦陷)。
5.绥远省(71%沦陷)
绥远省全省共辖16个县、1个省辖市和3个盟旗。全省面积329397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14个县市和2个盟旗先后沦陷,只有伊克昭盟旗以及河套地区的东胜县、凉城县、兴和县3个县没有沦陷。沦陷面积为23388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1%。绥远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丰镇县(1937年9月20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临河县(1940年2月3日沦陷)。
6.广东省(70.3%沦陷)
广东省全省共辖97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218511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70个县市先后沦陷,只有28个县没有沦陷。这28个没有沦陷的县城分别是:开建县、恩平县、赤溪县、佛冈县、广宁县、仁化县、连县、阳山县、连山县、紫金县、河源县、和平县、连平县、饶平县、丰顺县、梅县、五华县、兴宁县、平远县、蕉岭县、茂名县、大埔县、信宜县、化县、吴川县、徐闻县、阳春县和合浦县。沦陷面积为153505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0.3%。广东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南澳县(1938年6月21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新丰县(1945年6月1日沦陷)。
7.湖北省(69.3%沦陷)
湖北省全省共辖70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86229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53个县市先后沦陷,只有18个县没有沦陷。这18个没有沦陷的县城分别是:均县、郧县、房县、竹溪县、竹山县、保康县、郧西县、谷城县、巴东县、兴山县、秭归县、恩施县、宜恩县、建始县、利川县、来凤县、咸丰县和鹤峰县。全省沦陷面积为12911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9.3%。湖北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鄂城县(1938年6月8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长阳县(1943年5月24日沦陷)。
8.广西省(68.6%沦陷)
广西省全省共辖99个县。全省面积218923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67个县先后沦陷,只有32个县没有沦陷。这32个没有沦陷的县城分别是:贺县、博白县、郁林县、兴业县、都安县、隆安县、百色县、田东县、东兰县、凌云县、田阳县、凤山县、平治县、靖西县、镇边县、田西县、乐业县、万冈县、天峨县、北流县、西林县、西隆县、向都县、镇结县、龙茗县、那马县、隆山县、敬德县、天保县、养利县、万承县和雷平县。沦陷面积为150145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8.6%。广西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龙津县(1938年12月21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百寿县(1945年2月15日沦陷)。
9.湖南省(68.4%沦陷)
湖南省全省共辖75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204771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50个县市先后沦陷,只有26个县没有沦陷。这26个没有沦陷的县城分别是:酃县、临沣县、汝城县、桂东县、芷江县、凤凰县、沅陵县、沪溪县、辰溪县、溆浦县、黔阳县、麻阳县、永顺县、保靖县、龙山县、桑植县、古丈县、靖县、绥宁县、合同县、通道县、乾城县、永绥县、晃县、大庸县和怀化县。全省沦陷面积为14006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8.4%。湖南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临湘县(1938年11月9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资兴县(1945年6月27日沦陷)。
10.江西省(63.5%沦陷)
江西省全省共辖82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65258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56个县市先后沦陷,只有27个县没有沦陷。这27个没有沦陷的县城分别是:丰城县、鄱阳县、宁冈县、分宜县、南丰县、铜鼓县、广昌县、黎川县、雩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安远县、寻邬县、乐安县、宜春县、金溪县、安福县、铅山县、上犹县、崇义县、宁都县、瑞金县、石城县、乐平县、浮梁县、德兴县和万年县。全省沦陷面积为10498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3.5%。江西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彭泽县(1938年6月29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清江县(1945年8月7日沦陷)。
11.福建省(18.5%沦陷)
福建省全省共辖62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20114方公里。抗战期间,有15个县市先后沦陷。这15个县市分别是:金门县、厦门市、诏安县、东山县、福清县、长乐县、连江县、闽候县、海澄县、永安县、霞浦县、宁德县、福安县、漳浦县和云霄县。沦陷面积为2227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8.5%。福建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金门县(1937年10月27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云霄县(1945年7月13日沦陷)。
12.贵州省(4.8%沦陷)
贵州省全省共辖78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170196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4个县先后沦陷。这4个县分别是:三都县、独山县、丹寨县和荔波县。沦陷面积为819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8%。贵州省第一个沦陷的县城是三都县(1944年11月30日沦陷),最后一个沦陷的县城是荔波县(1944年12月3日沦陷)。
13.云南省(3.3%沦陷)
云南省全省共辖112个县和一个省辖市。全省面积420465平方公里。抗战期间,有3个县先后沦陷。这3个县分别是:龙陵县(1942年5月3日沦陷)、保山县(1942年5月5日沦陷)和腾冲县(1942年5月10日沦陷)。沦陷面积为1374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3%。
14.直辖市(90.5%沦陷)
抗战期间,中国先后共设立了6个直辖市,总面积为3170平方公里。分别是: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岛市和重庆市。其中有5个先后沦陷,分别是:
北平市:1937年7月29日沦陷。
天津市:1937年7月30日沦陷。
上海市:1937年11月12日沦陷。
南京市:1937年12月13日沦陷。
青岛市:1938年1月10日沦陷。
沦陷面积为28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5%。
三.未沦陷的省份
在半个世纪的对日战争中,中国只有8个省份没有落入日寇之手。这8个省份分别是:西康省、宁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
1.西康省
西康省全省共辖46个县。全省面积451521平方公里。抗日战争期间没有遭到日军的轰炸和侵占。
2.宁夏省
宁夏省全省共辖10个县。全省面积233320平方公里。抗日战争期间没有遭到日军的轰炸和侵占。
3.青海省
青海省全省共辖17个县。全省面积667236平方公里。抗日战争期间没有遭到日军的轰炸和侵占。
4.新疆省
新疆省全省共辖63个县。全省面积1711931平方公里。抗日战争期间没有遭到日军的轰炸和侵占。
5.四川省
四川省全省共辖150个县市。全省面积303318平方公里。抗战期间,四川省所属各县均没有遭到日军的入侵,只是一些城市遭到敌机的轰炸。
6.陕西省
陕西省全省共辖92个县。全省面积187691平方公里。抗战期间,陕西省所辖的部分县城以及乡镇多次遭到日军的侵犯和轰炸。但是总体上说,各县城均没有被日军占领。
7.甘肃省
甘肃省全省共辖66个县。全省面积391506平方公里。抗战期间,甘肃省所属各县均没有遭到日军的入侵,只是一些城市遭到敌机的轰炸。
8.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共辖78个宗鹆。全自治区面积1215780平方公里。抗战期间,西藏自治区所属各宗鹆没有遭到日军的侵扰。
四.最终结果
抗战期间,中国省辖市以上有效计算城市总计为:2072个。其中,省辖市12个、直辖市6个、县城1960个、厅州8个、盟旗8个、宗鹆78个。全国总面积共计为9582463平方公里。
抗战期间,中国省辖市以上有效计算沦陷城市共计为:1001个。其中:省辖市11个、直辖市5个、县城970个、厅州8个、盟旗7个。沦陷面积总计为356108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7.2%。也就是说,在半个世纪的对日战争中,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落入日寇之手。中国官方文献所称的“大半个中国沦陷”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寻求一下灌篮高手中流川枫的个人资料?
霞1 〔xiá ㄒㄧㄚˊ〕
〔《广韵》胡加切,平麻,匣。〕
“ 赮1 ”的今字。
1.日出、日落时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潄正阳而含朝霞。”《文选·左思〈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刘逵 注:“霞,赤云也。”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绮霞低映晚晴天。” 沈从文 《三三》:“ 三三 就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脸上也像天上的霞一样。”2.云,烟云,烟雾。 晋 曹毗 《临园赋》:“青霞曳于前阿,素籁流于森管。”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暘。”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 锦江 烟水, 卓女 烧春浓美。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3.比喻脸上的红晕。 宋 张耒 《上元都下》诗之一:“淡薄晴云放月华,晚妆新晕脸边霞。”4.指流霞,美酒。 宋 梅尧臣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诗:“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 宋 梅尧臣 《次韵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饮还省宿》:“种桃依竹似仙家,邀对春风共泛霞。”5.飞蛾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南昌 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之间,皆纷纷堕於 江 中,不究所自来, 江 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6.通“ 遐 ”。遥远。《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朱熹 集注:“霞与遐通,谓远也。”
霞人仙人。《云笈七签》卷一○七:“潜光隐曜,内修秘密,深诚所诣,远属霞人。”
霞巾道士的头巾。 唐 韦渠牟 《步虚词》诗之十五:“羽袖挥丹凤,霞巾曳彩虹。”
霞川指道士隐居之地。 元 程钜夫 《重送戴道士》诗:“霞川随处是,何必 武陵溪 。”
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或栖连岗,或泛长流;霞友云朋,造物与游。”
霞片1.云片。 宋 梅尧臣 《碧云騢》:“碧云騢者,厩马也……以其吻肉色碧如霞片,故号之。”2.红色薄片。指荔枝壳。 唐 韩偓 《荔枝》诗之三:“巧裁霞片裹神浆,崖蜜天然有异香。”霞,一本作“ 绛 ”。
霞月明丽的月亮。 唐 张籍 《学仙》诗:“高歌如芙蓉,霞月披衣裳。”
霞文指绚烂的云彩。 南朝 梁简文帝 《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唐 常建 《梦太白西峰》诗:“松风引天影,石濑清霞文。” 明 陈子龙 《秋潭曲》:“摘取霞文裁凤纸,春蚕小字投秋水。”
霞石1.赤色的岩石。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望石门》诗:“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峯起。” 钱振伦 注:“ 张载 赋:‘霞石驳落。’”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2.矿物名。含有铝和钠的硅酸盐。无色或白色,有时也呈灰色、绿色或红色。有玻璃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可用来炼铝,制造玻璃和陶器等。
霞布如彩霞布散。《文选·郭璞<江赋>》:“集若霞布,散如云豁。” 张铣 注:“言羣鸟有文彩而多,集则如霞光之布散。” 南朝 梁武帝 《出古育王塔下佛舍利诏》:“士女霞布,冠盖云集。”《宋史·乐志十五》:“霞布 甘泉 仗,箫瑟振和声。”
霞旦犹霞朝。 唐 卢鸿 《终南十志·樾馆》:“卧风宵,坐霞旦,藿蘼朦胧依樾馆。”
霞外1.云外,高远之处。 唐 崔湜 《江楼夕望》诗:“ 楚 山霞外断, 汉水 月中平。” 宋 杨万里 《雪巢赋》:“ 赤城 兮霞外, 天台 兮云表。”2.谓与世隔绝,远离尘俗。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亭亭物表,皎皎霞外。” 唐 宋之问 《答田徵君》诗:“传闻 颍阳 人,霞外漱灵液。” 明 宋濂 《曾君石表辞》:“府君被服俨雅,挥麈谈笑,皦然如霞外人。”
霞光多指太阳初升和将落时从云罅或云层中透射出来的日光。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满目霞光笼宇宙,泼天波浪渗人魂。” 管桦 《井台上》:“我们乡间,在傍晚,霞光中飘散着炊烟。”
霞血如血的彩霞。 郭沫若 《残春》:“太阳已西下,一天都是鲜红的霞血,一海都是赤色的葡萄之泪。”
霞舟装饰华美的船。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 燕昭王 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 昭王 。”
霞色1.云霞的颜色。 唐 孟浩然 《舟中晓望》诗:“坐看霞色晓,疑是 赤城 标。” 唐 陈师穆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诗:“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2.彩色。 唐太宗 《正日临朝》诗:“组练辉霞色,霜戟照朝光。”
霞衣1.以云霞为衣。 南朝 梁 沈约 《和刘中书仙诗》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后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 唐 张籍 《送宫人入道》诗:“名初出宫籍,身未称霞衣。” 明 屠隆 《彩毫记·祖饯都门》:“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荆妻亦顶星冠。” 清 叶申芗 《本事词》:“门启,有人引入堂宇,见二仙子,璚冠霞衣。”2.喻轻柔艳丽的衣服。 唐 李峤 《舞》诗:“霞衣席上转,花袖雪前明。” 宋 柳永 《荔枝香》词:“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诗刊》1977年第10期:“你是 北京 飞来的孔雀,开屏起舞在欢腾的草原。绿色的风,拂你霞衣,吉祥的云为你撑伞。”3.指云雾、烟霞。云能遮,雾能障,故称。 唐中宗 《石淙》诗:“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峯云岫百重生。” 唐 孟郊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诗:“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颻。”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二:“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4.指轻柔美丽的外表。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五:“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此指笋箨。 金 元好问 《梨花海棠》诗之二:“窈窕春风前,霞衣欲轻举。”此指花瓣。
霞赤如霞之赤。 晋 郭璞 《盐池赋》:“烂然汉明,晃尔霞赤。” 唐 李兰 《天晴景星见赋》:“南有光而霞赤,东有色而烟青。” 唐 温庭筠 《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诗:“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霞志高远的志向。 南朝 梁 沈约 《循役朱方道路》诗:“霞志非易从,旌躯信难牧。”
霞花仙女。 清 吴从先 《金小品传》:“偶从片石,窃窥 鹿苑 霞花;岂意 何郎 ,已发中元真诰。”
霞车指火神的车驾。火神的车驾红色如火,故称。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缇颜韎股豹两鞬,霞车虹靷日毂轓。”
霞表云霞之外,高空。亦喻远离尘俗之处。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金盘宝铎,焕烂霞表。” 唐 柳宗元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明 顾璘 《国宝新编》:“[ 郑善夫 ]虽才韵弗充,而古色精言,高映霞表,飘飘然有逍遥远举之志。” 清 郑燮 《瑞鹤仙·僧家》词:“非矫,也亲贵胄,也踏红尘,终归霞表。”
霞披1.彩霞为日光劈破。2.谓披上霞光。 元 陈樵 《八咏楼赋》:“琼壁霜寒,丹雘霞披。”
霞英红花。 唐 周繇 《看牡丹赠段成式》诗:“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霞杯亦作“ 霞杯 ”。
盛满美酒的酒杯。 唐 孙棨 《北里志·王团儿》:“霞杯醉劝 刘郎 饮,云髻慵邀阿母梳。” 宋 范仲淹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浓香酒泛霞杯满,淡影梅横纸帐清。” 柳亚子 《浣溪沙·七月四日作》词之二:“空对彩牋笼壁句,何曾醇酒醉霞杯?”
霞明像彩霞一样明丽。 唐 王勃 《乾元殿颂》:“琼构霞明,璜轩露敞。”
霞明玉映如霞光明艳,如玉色映现。形容光彩耀人。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顾庵 以文词翺翔诸公游士之间,每一挥毫,霞明玉映,诸翰林皆自以为不及也。”
霞岫指云气弥漫的山谷。 唐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十三:“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
霞帔 1.《新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 ]对曰:‘国犹身也,故游心於淡,合气於漠,与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治。’帝嗟味曰:‘ 广成 之言也!’锡宝琴、霞纹帔,还之。”后遂以“霞帔”称道士服。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师》:“银璫谒者引霓旌,霞帔仙官到 赤城 。”《云笈七签》卷二五:“并头戴宝冠,身披霞帔,手执玉简。” 明 唐寅 《嗅花观音》诗:“办取星冠与霞帔, 天台 明月礼仙真。”2.以云霞为服。帔,帔肩。 唐 孙逖 《贺铸天尊表》:“金姿玉色,不假琢磨;霞帔霓裳,非因藻绘。” 前蜀 韦庄 《信州西仙人城下月岩山》诗:“ 常娥 曳霞帔,引我同攀跻。” 清 赵翼 《虎秋千歌》:“得非此乃胭脂虎,黑章黄质文斒斓,欲学云裾霞帔仙乎仙。”3.喻指轻柔艳丽的舞衣。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4. 宋 代以后命妇的礼服。《宋史·外戚传一·刘文裕》:“封其母 清河郡太夫人 ,赐翠冠霞帔。”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珠冠儿怎戴者,霞帔儿怎挂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妈妈见是一个凤冠霞帔的女眷,吃了一惊不小。” 丁玲 《母亲》一:“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年。”5.比喻彩霞。 老舍 《四世同堂》十四:“ 西山 北山 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霞佩见“ 霞佩 ”。
霞刹佛寺。 唐 元稹 《湘南登临湘楼》诗:“霞刹分危牓,烟波透远光。”
霞采亦作“ 霞彩 ”。
1.彩霞。 隋 薛道衡 《重酬杨仆射山亭》诗:“朝朝散霞彩,暮暮澄秋色。” 唐 张均 《岳阳晚景》诗:“水光浮日出,霞彩映 江 飞。” 宋 王象祖 《寿台楼赋》:“即长虹之霞采兮,罩苍龙之云烟。” 许杰 《惨雾》:“ 多理 红了的眼睛也退了一些热度,正如被太阳烧热了的霞彩,慢慢的被晚风扇凉一样。”2.喻彩旗。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徧舞天钱满眼来,霞彩飘飘幢幡盖。”
霞服轻柔艳丽的舞衣。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云韶互铿戛,霞服相提携。”
霞门指道家。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君虽搢绂朝班,讽议庠塾,而心标象外,志结霞门。”
霞牀华美的床。传说中仙人的寝具。 唐 韦渠牟 《步虚词》诗之十二:“霞牀珠斗帐,金荐玉舆轮。”
霞城1.雄峻高大的城。 唐太宗 《春日登陕州城楼》诗:“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2.指 赤城山 ,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状如城墙雉堞,土色皆赤,望之似霞,故名。《红楼梦》第五十回:“ 湘云 忙联道: 霞城 隐赤标。”
霞杯见“ 霞杯 ”。
霞虹借指云天。 清 刘大櫆 《海舶三集序》:“驰想于沆瀣之虚,寄情于霞虹之表。”
霞思天想苦思冥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 罗玘 ]居 金陵 时,每有撰造,必栖踞於乔树之巅,霞思天想。”亦作“ 霞思云想 ”。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平原闻诗记》:“若霞思云想,刻意经营,反失闺人体度。”
霞思云想见“ 霞思天想 ”。
霞骨指紫红色的石头。 唐 陆龟蒙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钗头。”
霞姿月韵比喻俊美清雅的仪态和风度。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张惠连 霞姿月韵,春梦楼高。”
霞首云表。传说中的仙境。 唐 王勃 《忽梦游仙》诗:“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
霞炤如霞光之映照。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貂冠紫绶,宠蔼霞炤。”
霞宫天宫,仙宫。 清 龚自珍 《瑶华·董双成画像》词:“霞宫侍宴,浑忘了听水听风前度。”
霞冠道士帽。 唐 孟郊 《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诗:“霞冠遗彩翠,月帔上空虚。” 元 朱德润 《石民瞻山图》诗:“采芝者谁子,霞冠赤霜袍。”
霞袂艳丽轻柔的舞衣。 唐 陈嘏 《霓裳羽衣曲赋》:“尔其绛节回互,霞袂飘颺。或眄盼以不动,或轻盈而欲翔。”
霞姝仙女。 明 吴承恩 《寿陈拙翁》:“金母降兮云旗张,霞姝列兮来中堂。”
霞飞犹仙逝。 清 赵翼 《挽唐再可》诗:“何期遽饰巾,霞飞倏化羽。”
霞佩亦作“ 霞佩 ”。
仙女的饰物。借指仙女。 元 蒲绍简 《登瀛州赋》:“参霞佩於羣仙,溘埃风於万里。”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麒麟喊冤》:“又见空中云鬟霞佩,率领数妇人,珊珊来者,跪奏曰:‘妾 姜氏 , 周王 妃也。’”
霞振云从形容众多。 南朝 陈 徐陵 《与北齐宗室书》:“金柯玉叶,霞振云从,耆旧通人,茂才多士。”
霞起红霞飞起。《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以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李善 注:“ 孔灵符 《会稽记》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状如云霞。’” 南朝 梁元帝 《讨侯景檄》:“朱旗夕建,如 赤城 之霞起;戈船夜动,若沧海之奔流。” 元 陈樵 《八咏楼赋》:“羣仙羽会,晔如芙蓉。虚步霞起,振衣为风。”
霞庄1.指云汉,银河。 唐 王勃 《七夕赋》:“结遥情於 汉 陌,飞永睇於霞庄。” 蒋清翊 注引《尔雅·释宫》:“六达谓之庄。”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延绿房於叠巘,上拂霞庄;蔓丹阙於重磎,下披泉户。”2.仙人所行之路。《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享先蚕乐章》:“霞庄列宝卫,云集动和声。”
霞连如云霞相连。《文选·张协<七命>》:“翠观岑青,雕阁霞连。” 李周翰 注:“如云霞相连。”
霞酌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入山学仙……仙人但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后以“霞酌”指仙酒。 唐 王勃 《七夕赋》:“奏云和,泛霞酌。” 唐 钱起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诗:“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霞峯高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岫鄣高深,霞峯隐日。”
霞气犹云气。 元 倪瓒 《馀不溪词》:“溪回路转松风急,竹林华房霞气湿。”
霞径1.云遮雾障的高山小径。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2.以云霞为通道。指仙路。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我那裏号 蓬壶 ,近天都,一剗是贝阙珠宫,霞径云衢,则除是 大罗仙 ,没揣的过去。”
霞衾以云霞为衾。 宋 吕本中 《紫薇诗话》:“[ 张子厚 梦中诗] 襄王 定是思前梦,又抱霞衾上玉楼。”参见“ 巫山 ”。
霞旆绚烂光耀的旌旗。 元 贡师泰 《崇真馆醮罢敕画吴宗师像》诗:“海日曈曨照九衢,霓旌霞旆拥高居。”
霞袖借指艳丽轻飘的舞衣。
霞梯1.犹云梯。(1)喻升天成仙之路。 唐 李益 《登天坛夜见海日》诗:“霞梯 赤城 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 唐 司空图 《梦中》诗:“几多亲爱在人间,上彻霞梯会却还。”(2)喻高山石路。 元 吴莱 《忆寄方子清时子清久留吴中》诗:“龙居瞡雪瀑,虎路蹑霞梯。”2.喻显达的仕途。 唐 李远 《赠弘文杜校书》诗:“高倚霞梯万丈余,共看移步入宸宫。”
霞区边远之地。霞,通“ 遐 ”。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寇, 贪泉 一举巵。”按, 柳恽 在 南朝 梁 天监 八年,除持节、都督 广 、 交 、 桂 、 越 四州诸军事、仁武将军、平 越 中郎将、 广州 刺史。参阅《梁书·柳恽传》。
霞带轻柔的飘带。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则俺那头巾上珍珠砌成界,画拖四叶飞霞带。”
霞堂仙道的厅堂。 唐 武三思 《仙鹤篇》:“经随羽客步 丹丘 ,曾逐仙人游碧落。迢迢碧落断氛埃,霞堂云阁几重开。” 唐 钱起 《过瑞龙观道士》诗:“石窦采云母,霞堂陪列仙。”
霞帐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 真腊 夷献万年蛤……后以蛤妆五成金霞帐,帐中常若满月。”后用“霞帐”指妇人华美的居所。 元 胡天游 《黄陵庙》诗:“吹箫酌酒心自苦,云屏霞帐归何时?”
霞彩见“ 霞采 ”。
霞彩纱色泽红艳而质地轻薄的织物。《红楼梦》第七九回:“ 黛玉 笑道:‘咱们如今都系霞彩纱糊的窗槅,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
霞脚亦作“ 霞脚 ”。
1.低垂近地面的云霞。 唐 喻凫 《得子侄书》:“雁天霞脚雨,渔夜苇条风。”2.指经煮泡后沉至杯底的茶叶。 唐 曹邺 《故人寄茶》诗:“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霞章文采斐然貌。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金铣玉徽,霞章雾密。”《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艮岳赋》:“备上台之珍文,若星灿而霞章。”
霞焕指文采斐然。《晋书·文苑传赞》:“ 袁 、 庾 、 充 、 恺 ,缛藻霞焕。”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霞焕霜霏,澄虚鉴物。”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英雄举动》:“先生文章霞焕,才辩珠流。”
霞液晨露。道教以为仙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七:“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
霞宿如同云霞的止宿。指无固定的住所。 唐 李益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诗:“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霞张霞光四射貌。 唐 关构 《日载中赋》:“观其昭回緜邈,霞张雪驳。” 明 黄佐 《乾清宫赋》:“题鄂冲苁以霞张,桷梀媕婀而霓纠。”
霞朝彩霞映照的早晨。 南朝 梁 何逊 《看伏郎新婚》诗:“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
霞雰云雾。《初学记》卷五引 汉 班固 《终南山赋》:“嶔崟郁律,萃于霞雰。”
霞敞高敞。 唐 张翌 《潼关赋》:“长墉矗兮云屯,曾楼赫而霞敞。”
霞暎红光映照。 唐 常衮 《谢赐绯表》:“银章雪明,朱绂霞暎。”
霞景指透过云霞的日光。 唐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诗:“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霞集犹云集。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冕绂兮霞集,玉帛兮川归。”
霞舒如彩霞舒展。形容事物轻柔美艳。《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蜡百神章》:“绮币霞舒,瑞珪虹起。” 宋 王禹偁 《谢赐御草书诗表》:“绛绡半幅,霞舒舞鹄之纹。”
霞腴红艳丰腴。 元 郝经 《牡丹菊赋》:“郁霞腴之春姿,敷玉瀣之秋英。”
霞焰见“ 霞焰 ”。
霞窗亦作“ 霞牕 ”。
华美的窗户。 唐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十一:“霞窗明月满,涧户白云飞。” 唐 黄滔 《水殿赋》:“霞牕绣柱,大零落於东流。”
霞扉犹朱门。 唐 王諲 《对向街开门判》:“霞扉昼敞,临大道之青楼;画栱云构,接 长杨 之绮陌。”
霞裙月帔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前蜀 韦庄 《天仙子》词:“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羣羣。”
霞幂红色头巾。 郭沫若 《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诗之二:“霜髫霞幂苦回甘,万朶红云战意酣。”
霞开1.指云雾散开。 唐 胡曾 《草檄答南蛮有咏诗》:“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2.高敞明丽。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高门洞启,不因铜马之饰;宝殿霞开,无假凤皇之瑞。”
霞疏雕画精美的窗户。 前蜀 韦庄 《抚盈歌》:“凤縠兮鸳绡,霞疏兮绮寮。玉庭兮春昼,金屋兮秋宵。”
霞肆犹云海。《晋书·郭璞传》:“夫攀骊龙之髯,抚翠禽之毛,而不得绝霞肆、跨天津者,未之前闻也。”
霞赩如霞的赤红。 唐 独孤及 《仙掌铭》:“霞赩烟喷,云抱花捧。”
霞蒸云霞蒸腾貌。 明 申时行 《瑞莲赋》:“星敷电发,雾变霞蒸。触景而生态,随物而赋形。”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闺咏》:“清才掇露,藻思霞蒸。”
霞想遐想。霞,通“ 遐 ”。 唐 李白 《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 赤城 。” 清 朱彝尊 《迈陂塘·题王咸中石坞山房图》词:“解兰焚芰非吾事,只是海怀霞想春水涨。” 清 吴蔚光 《摸鱼子·题董眉峰孤篷听雨图》词:“问人间海怀霞想,芳盟谁狎鸥鹭。”
霞粲如霞光之灿烂。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上真观》:“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 元 王逢 《寄偰正字》诗:“十样牋霞粲,两壶酒雪香。”
霞晕1.彩霞。 宋 黄大受 《早作》诗:“星光欲没晓光连,霞晕红浮一角天。”2.脸上的红晕。 宋 陆游 《饮石洞酒戏作》诗:“酣酣霞晕力通神,淡淡鹅雏色可人。”
霞路云路。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飞龙辕於霞路,奏凤响於云衢。”
霞腮指美女艳丽的容颜。 元 王嘉甫 《八声甘州》套曲:“称霞腮一点朱樱小,妖娆,更那堪杨柳 小蛮腰 。”
霞脚见“ 霞脚 ”。
霞觥犹霞杯。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咱日日醉霞觥,夜夜宿银屏。” 明 谢谠 《四喜记·椿庭庆寿》:“香护鲛绡,翠点花钿,堂前敬捧霞觥。”
霞裾1.犹霞衣。指仙人的衣裾。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宋史·乐志十五》:“凤箫鸾翣,西指 昭陵 去,旧赏蟠桃熟,又见涨海枯,应共灵真母,曳霞裾。”2.借指隐逸出世之人。 元 黄溍 《次韵答陈君兼采简一二同志》之一:“唯应耕钓者,缥缈识霞裾。”
霞际云边。形容极高之处。 唐 孟郊 《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诗:“波中出 吴 境,霞际登 楚 岑。”
霞绡1.美艳轻柔的丝织物。亦以形容景物。 唐 温庭筠 《锦城曲》:“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清 陈维崧 《洞仙歌·龙理侯纳姬秦淮词以赠之》词:“看紫贝霞绡,海天无二。”2.像薄绸一样的红霞。 明 高明 《琵琶记·中秋望月》:“你看玉楼金气卷霞绡,云浪空光澄彻。”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北崖皆插天盘云,如列霞绡。”
霞绡雾縠华美轻软的丝织品。借指用这种丝绸制成的衣服。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看他霞绡雾縠胜飞仙,步翩跹,新妆娇艳。”
霞驳亦作“ 霞驳 ”。
光彩斑斓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霞驳云蔚,若阴若阳。” 吕延济 注:“言有光明如霞之斑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逃石]其杰处,临江壁立,霞驳有若缋焉。”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五百言寄皮袭美再抒鄙怀》:“发论若霞驳,裁诗如锦摛。”
霞蔚1.云霞盛起貌。 明 皇甫涍 《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霞蔚见层峦,花深隐群壑。”2.鲜明华美貌。《艺文类聚》卷五三引 北齐 邢劭 《为李卫军疾以国子祭酒让东平王表》:“斧藻川流,雕篆霞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尔其缙绅之林,霞蔚而飙起。” 唐 杨系 《通天台赋》:“若琼楼之霞蔚,照龙烛於 昆丘 。”
霞蔚云蒸喻景物绚烂缛丽。 清 褚人获 《坚瓠十集·册封牡丹诏》:“锦心绣口,簇簇能新;霞蔚云蒸,多多益辨。”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开幕时,霞蔚云蒸,向晚的草原十分安静。”
霞笺彩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在 长安 一勋戚家看菊……凡数百本,末皆齐正如一,无复高下参差。左右顾盻,若一幅霞笺然。”《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 娉 便濡毫,展双鸾霞笺,次其韵,顷刻而成。”
霞阁犹云阁。高阁。 唐 李白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
霞绮1.艳丽多采如锦绮的云霞。 晋 庾阐 《游仙》诗之八:“瑶台藻构霞绮,鳞裳羽盖级纚。”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之三:“晚日舒霞绮,遥天倚黛岑。” 明 刘基 《次韵和新罗严上人<秋日见寄>》之二:“ 龟台 落日明霞绮, 鳗井 寒潮长石依。”2.艳丽多采如云霞的锦绮。 唐 白居易 《病中辱崔宣城长句见寄兼有觥绮之赠因以四韵总而酬之》:“信题霞绮缄情重,酒试银觥表分深。”
霞绶红色的绶带。《元史·礼乐志五》:“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钿,服宽袖衣,加云肩、霞绶、玉佩,各执宝盖,舞唱前曲。”
霞绷 清 代 吉林 彩灯名。俗又称糠灯。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霞绷,蓬梗为干,抟谷糠为膏,抟之以代烛,燃之青光荧荧,烟结如云。俗呼糠灯。”
霞标1.语本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以建标。”后因用以称 浙江 赤城山 上立的标记。 宋 沈遘 《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 赤城 建霞标,上与牛斗附。”2.高峻的挺立之物。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鸾阙於霞标。”此指山峰。 明 王世贞 《过天宁寺望塔有作》诗:“霞标象外矗,色界望中新。”此指宝塔。3.红色的挺立之物。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夕而察之,若霞标灼烁散 赤城 。”此指婷婷玉立的红莲。 明 屠隆 《彩毫记·游玩月宫》:“碧琉璃冷浸霞标,只见桂树扶疏,合殿香飘。”此指挺立的丹桂。
霞楼仙居。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夫人 扶风氏 , 隋 濠州 刺史 圆 之孙也……宿盘龙於月镜,早没鸾床;矫飞翼於霞楼,先沉凤穴。”
霞霄云霄。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因风而附凤者,以驽庸之质,犹回遑乎霞霄之表。”
霞辉霞光。 唐 李绅 《南梁行》:“呜呜晓角霞辉粲,抚剑当应一长叹。” 宋 张耒 《舟行即事》诗之一:“霞辉明野色,天影战波光。” 巴金 《沉默集·<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映着落日的霞辉,那个‘健康、美丽、纯洁、温雅、勇
◆名字:流川 枫 Rukawa Kaede
绰号:狐狸/贪睡鬼(樱木专用)、超级新人, 阿米巴原虫(彩子语)
口头禅:大笨蛋、白痴(只对于樱木)
身高:187cm
体重:75kg
生日:1月1日
星座:魔羯座
国中:富丘中学
年级:一年级10班
球衣号码:11号
球场位置:小前锋 (Small Forward)
球鞋:Nike Air - Jordan 5
《灌篮高手》中的男二号,在富丘国中时期就倍受瞩目、挟着最佳新人头衔进入湘北的流川,顺理成章地成为湘北篮球队的主力。他入学湘北的理由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离家近。流川枫不但外表英俊潇洒、酷劲十足,而且球技异常出色,是不可多得前锋,素有“进攻之鬼”的称号。也因此迷到了众多女生,连晴子也是“流川命”的一员,似乎有流川的比赛就会有女生的尖叫声。随着湘北篮球队的四处征战,流川枫的球技更加成熟与完善。
初中时代就已是篮球明星,初入高中就成为湘北的皇牌球员(Ace),实力可见一斑。
性格比较内敛,不爱说话,但是常常能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发出全队,尤其是樱木的潜力和爆发力。自己本身也有惊人的爆发力精湛的球技。
樱木将其看做自己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他是在原著中唯一有着庞大亲卫队(流川亲卫队)的角色,足见其在女生中的魅力。
最大的爱好是睡觉、还有就是骑自行车听walkman吧(骑着车也还会睡着@_@)。
被樱木称为狐狸。被公认为湘北的皇牌球员。
当前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日本第一的高中生,然后去美国发展,不断地进步,更加接近一个篮球手生涯的顶点。
优点:超强的进攻力,球技全面,善于学习,爆发力强,对比赛节奏的感觉很好。对篮球的热爱和执着超乎想象,练习勤奋,每天训练结束后都是他一个人留在篮球馆独自练习。并在县大赛以一年级的身份入选五位明星球员之一,全县场均得分第二,仅次于海南阿神0.3分,全国赛后,入选全日本国家青少年队。
善于分析对手,有超强的得分能力,篮球悟性天赋极高,外形冷俊帅气,安西教练说他是全队求胜意志最强烈最坚定的人。
缺点:因为不喜欢说话所以很容易让人误会,和海南一战中,三井用了很多形容词来说:“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个沉默寡言、自大傲慢,不爱交际又讨人厌的嚣张的小伙子,想不到,强成这个样子!”但是随着接触和了解的日渐增多,会发现他有着自己明确的原则与处事之道,简单直白到不可思议,只是对人情世故不太擅长罢了。
整部《篮球飞人》在第一卷就出现了一个关键词“NEW POWER”代表新生力量。新生力量的出现主要就是指流川枫和樱木花道的出现。如果注意看,流川枫一开始骑自行车听音乐飞驰的时候,耳机里放的也是新生力量的英文歌词。正是这两股不一样的力量,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湘北高中,出现在高中篮球界,给整个湘北,神奈川,最后甚至是山王工业,全国的篮球界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冲击力和想象力。这两个先天具备优异天赋,后天执着努力的新人的出现,给安西的执教生涯画上了圆满,给赤木挑战山王的梦想带来了希望和实现,给赤木刚宪、宫城良田成为首屈一指的篮球手的梦想带来了机会,给三井寿正视自己,回归篮球,浪子回头创造了契机。也正是他们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无上的试听享受和感动。
他们是最好的对手和朋友(朋友,可能他们都不会承认,但是他们确实是促进对方不断成长的最大动力和助力!)。安西教练曾经说过,多么期待他们站在全国大赛的那一刻,并预言他们搭档会成为最耀眼最强悍的组合。事实证明安西教练的正确的,最后正是这两个人不顾一切的信赖和配合,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扭转战局,顽强地战胜了山王工业,并且毫无芥蒂地,互相击掌。(击掌过后想起宿怨都扭头可以忽视= =+)
山王战后,以优异的表现入选全日本国家青少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