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希腊神话纪录片_欧洲杯希腊神话纪录片视频
1.欧洲杯历史上,92丹麦童话和04希腊神话哪个更奇迹
2.希腊怎么得到欧洲杯冠军的
3.欧洲杯即将揭幕,球迷的节日来了
4.纪录片微观世界观后感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普》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如果你信仰神,那么这些神必然是真实的。不过,其实所有的故事不过是现实的改编版而已。而且既然是故事,就必然有文学性。再说,希腊神话故事更多的是被当做文学和寓言式的作品来理解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太追究其真实性。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是么~
欧洲杯历史上,92丹麦童话和04希腊神话哪个更奇迹
每当我们谈起1992年欧洲杯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称之为丹麦童话;而当我们谈起2004年欧洲杯的时候,又会情不自禁地感慨希腊神话。比起92年的丹麦,04年的希腊队黑马成色更足,在04年欧洲杯开始前他们只有一次世界杯和一次欧洲杯的参赛经验,而阵中名气最大的或许是他们的主教练雷哈格尔了。
神话起源地
作为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希腊神话也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成为了古希腊乃至世界的一笔文学财富。不仅如此,如今已成世界体育盛会的奥运会同样发源于此,可是足球在其中的地位却并不乐观。比起足球,或许希腊人更愿意欣赏宙斯率领众神的传说吧。
历史总是需要翻开新的篇章,神话故事同样需要现实生活的更新。此时这样一个足以书写新神话的人出现了,曾经在德国上演凯泽斯劳滕升班马夺冠的神奇教练雷哈格尔接过了希腊国家队的教鞭,他就像当年率领众神的宙斯一样,率领着那只年轻的希腊队去创造新的神话。
希腊队此前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让人几乎没什么印象,1980年欧洲杯上止步小组赛,而1994年第一次打进世界杯上更是三战全负无进球丢10球,比02年首次参加世界杯的国足丢球还多一个。这样的希腊队,而且同东道主葡萄牙、西班牙、俄罗斯等球队分在一起,看起来似乎又是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与东道主一起参加揭幕战是不幸的,他们必须承受主场球迷巨大的压力和主队潮水般的进攻,不过东道主的压力或许比客队更大。就当人们都认为葡萄牙队将用一场大胜取得开门红之时,希腊队卡拉古尼斯开场仅五分钟就打破僵局,打乱了葡萄牙队的部署和节奏。顽强防守的希腊队在下半场又通过点球扩大比分,而葡萄牙队仅仅在终场前凭借C罗的头球破门扳回一城。
揭幕战爆出的巨大冷门看起来只是一个偶然的意外,但希腊队顽强的整体防守还是让人刮目相看。次战西班牙,希腊队在落后的情况下凭借当家射手查里斯特亚斯的进球艰难地扳平比分。一胜一平的希腊队虽然末战不敌俄罗斯,可还是凭借进球优势挤掉西班牙队,成功地以小组第二名出线,这样的结果同样令人始料未及。
不可思议地挺进八强,又将在1/4赛面对卫冕冠军法国队,希腊队的神话或许会到此终结。可黑马就是黑马,他必须始终给出不一样的回应和表现才有可能一黑到底,证明自己。面对亨利、皮雷、齐达内的轮番轰炸,希腊队坚固的防守没有露出任何破绽,还依靠一次传中由前锋查里斯特亚斯再次建功。法国队漫不经心的防守不仅目送查里斯特亚斯进球,更目送了这支黑马挺进四强。
希腊队半决赛的对手是本届杯赛表现最出色之一的东欧铁骑捷克队,快速犀利的进攻、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跑不死的体能让捷克队吸粉无数,但可能在之前的比赛中已经消耗过多,再加上队长内德维德的过早受伤,防守至上的希腊队将比赛拖入了加时。加时赛上半场风云突变,希腊队在角球进攻中觅得良机,中卫德拉斯前点抢点头球一蹭,皮球应声入网,由于当时还实行银球制,捷克队就这样突然死亡,惨遭淘汰。96年欧洲杯决赛被金球绝杀,如今则被银球绝杀,为捷克黄金一代的落幕又增添了一份悲情。
希腊队就这样不可思议地杀入了欧洲杯决赛,这已经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丰碑,而更神奇的远远没有结束。希腊队决赛的对手正是揭幕战曾经战胜过的东道主葡萄牙队,一届杯赛的第一场和最后一场比赛是相同的两个对手,这在足球历史上同样十分罕见。决赛时著名球迷“吉米蹦”侮辱菲戈的画面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亮点。
这场比赛还是如传统决赛那样的枯燥,双方也没有像第一次碰面时那么早进球,急躁的葡萄牙队却让希腊队找到了突破口,还是角球,还是头球,还是查里斯特亚斯,一个金子般的进球将比分保持到了最后,希腊队史无前例地拿到了欧洲杯冠军,而葡萄牙队则在家门口连续两次吞下不敌希腊队的苦果。
希腊神话照进现实
进攻赢得球迷,防守赢得冠军,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诚然,希腊队在04年欧洲杯上的表现并不服众,他们龟缩防守、没有组织起什么有效进攻、大多数进球还是依靠定位球打进等都饱受诟病,尤其是淘汰赛3个头球3个1:0的比分让他们成为一支非主流的冠军球队。可是作为实力不如对手、没有大牌球星的希腊队来说,立足防守、充分利用定位球的机会不正是最适合的打法吗?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将一手普通的牌打出王炸的效果,这或许也是主教练雷哈格尔的神奇之处吧。但是球员自身的努力,也是他们可以受到雅典娜女神眷顾的原因!可惜的是,后来的希腊队再也神奇不再,不管是世界杯还是欧洲杯,小组出线已是极限。2004年的神话照进现实再也难以复制,或许那只缔造奇迹的神话之师便是足球历史上最大的黑马吧!
希腊怎么得到欧洲杯冠军的
我觉得2004年希腊神话更奇迹一些,因为1992年欧洲杯只有8支球队参加,一支球队夺冠参加5场比赛,而2004年欧洲杯是16支球队要夺冠参加6场比赛,而且希腊队在赛前夺冠赔率排在后三名,仅高于拉脱维亚。但最终夺冠。
欧洲杯即将揭幕,球迷的节日来了
2004年欧洲杯在葡萄牙举行,在本届欧洲杯上希腊在德国人雷哈格尔的带领下依靠坚固的防守加犀利的反击,最终在葡萄牙上演希腊神话,捧得欧洲杯冠军。
希腊进入决赛圈时被人们认为是弱旅,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在预赛中的巨大进步。在预赛中,他们前两场比赛均遭失利,但接下来六场比赛全胜,而且六战不失一球。
在葡萄牙举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华丽的足球节日中,注重整体、发挥稳定的希腊队踢出了自己的实力,一个接一个的跨越障碍,最终当之无愧的夺得了桂冠。希腊队的主教练是德国人雷哈格尔,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帅,尤其在执教德国球队凯泽斯劳滕时创造了凯泽斯劳滕神话。
扩展资料:
希腊能得冠军的原因:
雷哈格尔纪律:
精明的雷哈格尔成功的将自己的球队凝聚在一起,成为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虽然他们开局不利,但最终却击退了每个对手。在波尔图进行的揭幕战中,希腊队便出人意料的2-1击败了东道主。
1/4决赛卫冕冠军法国队也无法击败坚决的希腊人,半决赛倒在希腊人脚下的是捷克队,捷克人在前几场的出色表现后本来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夺冠大热门。捷克主将内德维德在上半场便因伤退场,双方战至加时,希腊人凭借银球取胜。
纪录片微观世界观后感
欧洲杯即将揭幕,球迷的节日来了
欧洲杯即将揭幕,球迷的节日来了,2020年原本是欧洲杯诞辰60周年,欧足联早早决定不设主办国,而是让12座城市共同主办。因疫情影响推迟一年后,都柏林、毕尔巴鄂两座城市无法满足办赛要求,前者的主办资格被取消,后者的主办资格由另一座西班牙城市塞维利亚获得。
欧洲杯即将揭幕,球迷的节日来了1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3点,2020欧洲杯将正式拉开大幕,揭幕战在意大利罗马举行,对阵双方为意大利和土耳其。接下来一个月,24支参赛球队将在11座城市的11座球场展开激烈争夺。7月12日凌晨3点,本届欧洲杯冠军将在伦敦的温布利大球场产生。
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准备工作就绪,静待意大利与土耳其的揭幕战。
丨看点1
11座城市11座球场,观众大规模入场
2020年原本是欧洲杯诞辰60周年,欧足联早早决定不设主办国,而是让12座城市共同主办。因疫情影响推迟一年后,都柏林、毕尔巴鄂两座城市无法满足办赛要求,前者的主办资格被取消,后者的主办资格由另一座西班牙城市塞维利亚获得。
本届欧洲杯总计24支参赛球队、36场小组赛、15场淘汰赛,阿塞拜疆、罗马尼亚两支球队没有晋级决赛圈,因此共有9个东道主,每支东道主球队至少可以在主场打2场比赛。
按照欧足联的要求,本届欧洲杯允许观众大规模入场观赛,大部分球场的入场观众人数占球场总容量的25%左右,俄罗斯圣彼得堡、阿塞拜疆巴库两座球场的允许上座率达到50%,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球场允许上座率达到100%。
本届欧洲杯各队大名单增至26人
大名单增至26人,常规时间5名替补
本届欧洲杯推迟一年举办,是历史上首次在奇数年举办,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第一次”。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本届欧洲杯将所有参赛球队的大名单人数,由23人增至26人。当然,每场比赛的报名人数仍为23人。
按照本届欧洲杯的规定,每支球队每场比赛最多有3次换人机会,常规时间内最多允许使用5名替补队员。如果比赛进入加时赛,允许派上第6名替补队员。该项规定源于国际足联的新规,此前已经在各大联赛赛场试行。
对于本届欧洲杯阵容深度出色、替补队员实力强劲的队伍来说,这项规定无疑会让球队在调整阵容、技战术时更加游刃有余。
丨看点3
葡萄牙进死亡之组,C罗突围不易
5年前的欧洲杯,C罗率葡萄牙队获得队史首个欧洲杯冠军,并直言那是其生涯分量最重的一座冠军奖杯。5年后的今天,C罗和队友们首先要为小组出线而战。
葡萄牙队和法国队、德国队、匈牙利队同处F组,法国队是2018年世界杯冠军,德国队是2014年世界杯冠军,匈牙利队是9个东道主之一,F组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组”。虽然小组第三名也有机会出线,但葡萄牙队的突围形势并不乐观。
葡萄牙队的后防核心佩佩年满38岁,C罗也已经36岁,即便球队拥有新科英超最佳球员鲁本·迪亚斯,布鲁诺·费尔南德斯、贝尔纳多·席尔瓦两位中场核心也是英超豪门球队的顶级球星,这支新老结合的葡萄牙队也还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丨看点4
本泽马时隔6年回归,法国目标连冠
作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冠军,拥有姆巴佩、坎特、格里兹曼等世界级球星,锋线主力本泽马又时隔6年回归,法国队无疑是本届欧洲杯的最大夺冠热门,他们的目标是实现世界大赛连冠。
主帅德尚将世界杯夺冠阵容中的14人带到欧洲杯赛场,法国队实力有增无减。门将洛里、中卫瓦拉内以及边后卫帕瓦尔、卢卡斯·埃尔南德斯依旧是后防线的主力。坎特刚率领切尔西夺得欧冠冠军,成为金球奖的热门人选,博格巴仍处于巅峰期。受到伤病影响,格里兹曼、姆巴佩本赛季的状态有所起伏,但回归的本泽马以及替补席待命的吉鲁,足以确保这支法国队的攻击力。
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球员时期的德尚曾帮助法国队连夺世界大赛冠军。如今,他有机会以主帅身份率领法国队实现世界杯、欧洲杯连冠的壮举。
丨看点5
不排除黑马涌现,主盯丹麦土耳其
欧洲杯历史上不乏“黑马”涌现,最著名的自然是1992年的“丹麦童话”和2004年的“希腊神话”。1996年,内德维德率领的捷克队也曾一路闯进决赛。
2016年夏天的欧洲杯,首次闯入决赛圈的威尔士队、冰岛队双双创造历史,前者击败冠军热门比利时队闯入4强,后者击败英格兰队晋级8强。本届欧洲杯,丹麦队、土耳其队的阵容看似不起眼,其实都有着黑马潜质。
中场有国际米兰球星埃里克森,后场有小舒梅切尔、克里斯滕森,前场有温德、鲍尔森等活力十足的锋线球员,和比利时队、俄罗斯队、芬兰队同处一个小组,丹麦队小组出线问题不大,且有机会在淘汰赛走得更远。
过去两年时间里,土耳其队先后在欧洲杯预选赛、世界杯预选赛击败法国队、荷兰队。中场由AC米兰球星恰尔汗奥卢坐镇,后场由几位英超后卫领衔,另有新科法甲冠军里尔的三员大将伊尔马兹、切利克、亚兹奇。揭幕战对阵意大利队,另外两个小组对手是威尔士队、瑞士队,土耳其队显然不会满足于小组出线。
欧洲杯即将揭幕,球迷的节日来了2多位名将重返国家队,多支国家队则重返大赛舞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和荷兰,谷底重生的他们,目前在欧洲只能位列第二梯队,难以将夺冠作为现实的目标。但回归大赛,阵中的老将们好歹有更体面的告别机会。
36岁的'基耶利尼和34岁的博努奇,这对“能去哈佛教防守”(穆里尼奥语)的中卫搭档,就可能演绎“天鹅之歌”。尤其是前者经重伤打击后,在尤文已经难以连续作战,甚至可能今年夏天就宣布退役,欧洲杯为他提供了最后之舞的场地。他当初立足蓝衣军团就是在2008欧洲杯上,因训练中误伤卡纳瓦罗,他此后跻身首发,开启了一段超过十年的国家队中坚历史。
荷兰阵中则有本届赛事最高龄球员,生于1982年9月的老门将斯特克伦堡。出道已经19年的斯特克伦堡,近年在阿贾克斯担任“吉祥物”,直到本赛季才因奥纳纳禁药停赛而重返首发,在国家队他从2012年10月至今只出场过4次,但如今他可能要担任“二门”——主力门将西莱森确诊新冠临阵缺战,斯特克伦堡出场顺位势必提升。门将相对而言运动生涯更长,本届欧洲杯上仅有的另一位1982年生人,就是苏格兰门将克雷格·戈登,而乌克兰门将皮亚托夫将满37岁,波兰门将法比安斯基也已36岁,如无意外,他们大多将在本届赛事后永别大赛舞台。
克罗地亚、波兰近年稳定征战大赛,捧出了近两位梅罗之外的金球奖得主/世界足球先生,但2020欧洲杯很可能就是两位先生所剩不多的大赛绽放时刻。莫德里奇在2018世界杯上爆发出超凡战力,引领球队创造亚军的队史纪录,甚至因这次大赛用力过猛,此后在俱乐部一度滑坡,但在齐达内调整下,“魔笛”本赛季在皇马重拾金球级状态。只是如今克罗地亚阵中,莫德里奇的80后老队友中只剩佩里希奇(32岁)、洛夫伦(31岁)等寥寥数人,而新人并无能够相提并论的潜力,球队前途叵测。
35岁的莫德里奇即将迎来绝唱,32岁的莱万则还有时间期待一届欧洲杯,但球队近年整体渐有退步迹象,恐怕难以突破上届欧洲杯8强的成绩。上赛季加冕三冠、此后登顶个人荣誉,本赛季继续自我突破、刷新德甲单季进球“永恒纪录”,莱万有望趁着火热状态提升近两届欧洲杯均只进1球的成绩,但恐怕无法在团队层面做到更多。就国家队而言,他或许永远无法像C罗、莫德里奇那样镶金了。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纪录片微观世界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纪录片微观世界观后感1记录片《微观世界》里有这样一段画面:一只屎壳郎推着滚圆的粪球,在乱草横生的卵石甬路间奋力前行。它的动作是如此笨拙而别扭,以至于上山和下山时,粪球失去平衡而倾跌下来,甚至砸在它自己的甲壳上。同学们被这个场景逗得哈哈大笑,然而荧屏上的屎壳郎仍旧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般,两只前足抵着粪球,后足则不停往前使劲。在一次一次遭到粪球失去重心的挫折后,它终于翻过了山越过了坎,比它大一倍的粪球在地上划出了坚持不懈的痕迹。都说蚂蚁是昆虫中优秀的搬运工,其实屎壳郎比蚂蚁更具有恒心和耐力!我不由得发出了感慨。
正在我对屎壳郎颇为赞赏时,一件富有戏剧的事发生了。沿着路向前滚动的粪球压到了一根刺,尖利的刺立马扎入柔软的粪球。而屎壳郎似乎没察觉到,仍在一个劲往刺根的方向推动粪球,刺陷得更深了。教室里五十几双眼睛都饶有兴味地看着那只屎壳郎,似乎在预测这黑不溜秋的虫子会傻头傻脑地徒费精力还是会机智灵活地采取应变措施。屎壳郎一开始盲目地往前推,粪球就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不动。突然它不再前行,绕着粪球巡视起来。走到那根刺旁,它像发现了什么似的驻足谛听一会,接着把两只前脚又搭在了粪球上,朝刺尖方向滚动起粪球来。“好聪明!”不知谁喊了一句,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可惜屎壳郎的臂力不够,难以推动比它大得多的粪球,摔了个六脚朝天。我以为它会放弃,哪知它又摆出了同样的姿势,顽强不屈地顶着,挪着。刺一毫米一毫米地显露出它的本来面目,最后总算把粪球拔离了尖刺。
屎壳郎不喘息,粪球又在小路上歪歪扭扭地滚动出一条轨迹。我从它缓缓移动的身影里,看出了它努力尽心,坚持不懈,不辞辛劳,永不言弃,机智灵活,有益环境等种种优点,真不愧为昆虫界里的“君子”。然而寻常提起努力尽心,人们会想到蚯蚓,提起聪明灵活,人们会想到蚂蚁,提起有益环境,人们会想到七星瓢虫,提起勤劳,“不论平地与山巅,无限风光尽被占”的蜜蜂当仁不让。其实真正综合具有这些美德的屎壳郎,因为它的脏臭,只能默默靠边站了!从它身上我不禁想起了人类世界里的清洁工——他们任劳任怨,起早摸黑,却得不到人们应有的感谢和尊重。这不都是缘于人们对脏臭工作根深蒂固的偏见吗?
屏幕上的屎壳郎持续着它单调而辛苦的工作,大街上的清洁工也在日复一日地苦干着。希望《微观世界》能教会每个人消除偏见,理解那些干脏臭活的工人,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去看宏观世界里的“屎壳郎”们,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纪录片微观世界观后感2和读书比起来,看**更轻松也更有趣。这可能是纸媒和电子媒体这两种不同媒体本身的特质决定的吧。很久以前就有写点影评的想法,那就现在开始吧。
刚看了纪录片《微观世界》,我感觉很喜欢这样简单的诚意之作。在我的印象中,这是导演“天地人三部曲”(《微观世界》《鸟的迁徙》《海洋》)中的一部。
在这部片子中,导演雅克贝汉让自然界的各种昆虫和小动物成为主角,用自己的生活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导演用平等的视角耐心地观察、展示这些微观世界的生命。其中,看到屎壳郎倔强地推着粪蛋爬坡的时候我在微笑之余也十分佩服它的精神。片子里的一个个小生命就像一个个小孩子,一举一动中透露着对生命的热爱和享受。它们出自生命本能的劳动行为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麻木、愚昧。今天跟室友一起去学校打羽毛球回来路上的聊天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室友表示自己跟水平比较低的同学一起玩游戏会让自己变笨。这一点我很赞同,不进则退嘛!就像下象棋,我很早就被告知不要和比自己弱的对手下棋。因为,你不能学到东西。我应该算是喜欢挑战的人吧,虽然我象棋下得很烂。这才发现,我在游戏方面是个弱者。我不太会打牌,对大部分体育运动也没有兴趣。原因是我从小到大一直不怎么擅长体育运动。久而久之不擅长不喜欢不喜欢不擅长这样恶性循环的怪圈就把我绑架了。看来以后需要突破自我,尽可能变得多才多艺一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许在未来充满诱惑的世界真的只有偏执狂才能够生存。因为他们的人生能量是集中的。如此看来,平衡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艺术,没必要纠结。
不好意思,还是回到纪录片《微观世界》上来吧。也许看书和看**都不是为了看完,更重要的是看懂。但理解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事了。在这部片子中蚂蚁、蜜蜂、青蛙、蝴蝶、蜗牛这些在平时的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生命却变得鲜活起来。看着它们为生存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感动。蚂蚁们把食物运进运出洞穴的认真劲儿让我想到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和《细胞生命的礼赞》。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有些人会关注我们凡夫俗子所忽略的东西。我愿意摆脱自己的困乏做个有心人。片子中的风吹草动和花朵的卷舒开合都让我感佩生命的质感。而恰到好处的音乐更是让我对导演所代表的法国人的优雅和浪漫深有感触。此前还看过两部很不错的片子《最后的狮子》和《山地自行车》(我觉得这部片子的名字译为《生生不息》似乎更好。因为虽然片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山地自行车,但片名却是Life Cycles)我突然觉得真正的艺术家都应该是节奏大师,他们对人性洞若观火,在拿捏观众情绪的时候可谓炉火纯青。我愿意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自己的路,世界你安静点吧。
纪录片微观世界观后感3万千云絮遮日晴,无边森林草莽莽;
一缕阳光悄然漏,绿草丛中光影驳。
一静一动,一天一季一生,
一抹流沙,一指年华,
翠翠红红,五彩斑斓,
光随影动,风云际会。
“微观世界”中的大世界,“小宇宙”中的'大乾坤。
且不说蚂蚁瓢虫狭路相逢的勇者胜,小蚂蚁撞下了大瓢虫;且不说柔美音乐中两只蜗牛相拥画面的温馨与让我起鸡皮疙瘩的丝毫毕现的唾液的视觉对比冲击;且不说那让我望而生畏不敢多看的如此长度的毛毛虫原来是无数条首尾相衔有序地前行,而插队亦有礼的、让人肃然起敬的场景。且不说蚂蚁世界的团结、屎壳郎的执着(真怀疑是粪团还是土团,如果是土团,为什么要这么远运送呢,随处皆是土啊。)、水中蜘蛛神奇的水泡餐厅、百脚虫协调这么多脚的自如行走、雨后囧态各异忙碌的生物们、友好点头后正义的斗牛士之间的较量 ……这一幅幅神奇的画面,是如何拍成?而又让人受到这样的震撼与惊叹?或许是因为这些都是平常习以为常的视角的放大后,而让我们看到了以前未了解的细微,于细微处看到了一个大的不一样的世界;或许是因为作者对这一部影片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十几年而一部影片的效率与认真专注;或许是某个故事触动了我们心底的某一处共鸣点,或许 ……于我最大的感触是:细微之处见真章。
一、影片中生物们的各种细微动作,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样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是生物世界的细微见真章。
二、作者用十几年的时间(一生有几个十几年),用这样的毅力并用了这么多时间完成了让人慨叹的精品,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因为不放过细枝末节,才有了高屋建瓴的大视野。是作者做事的细微见真章。
因为多少带了点职业病,于是想到了我们的教学。英国诗人布莱克说过:一颗沙粒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那一个学生呢?对我们来说则是一个宇宙。我们一生若能像《微小世界》**的作者那样的精神,那每一个潜心的教师完成一部专业方面的精品不奢望,但至少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人学生的小宇宙。而了解了学生的小宇宙,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易经中有说, “ 无极生太极 ” 到最后 “ 一切归十方 ” ,从无到有再归一的始终。细微的末节或许不起眼,但是再复杂庞大的或许也是由最微小最不起眼的构建而成的。记得上次看《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其中有一个沉船原因是将船各部分扣在一起的铆钉,资料说泰坦尼克号大约需要300万枚钢制铆钉,而船的最后沉没或许是因为铆钉的质量不过关。不管这种传说是否为真,但是却可见细微处有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最终的结局,可见细微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