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挡拆什么意思_篮球什么叫挡拆
1.挡拆是什么?带球撞人和阻挡犯规有什么区别?
2.篮球移动单挡的定义?
3.打篮球的时候,什么叫“挡拆”? 什么叫 “分球”? 讲的容易明白一些最好。
4.篮球挡拆战术讲解
5.篮球中什么是移动挡拆、 违例还是犯规?
6.篮球挡拆犯规吗?
篮球挡拆是篮球中的专有名词,是队员之间互相掩护配合的总称。队员可以在挡拆的配合方式中找到投篮或其它进攻机会,最基础的挡拆由两个人进行配合,其中一个控球,另一个则主要负责做墙掩护。
篮球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次年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因此,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中国,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和发展。
挡拆是什么?带球撞人和阻挡犯规有什么区别?
1、移动挡拆是篮球运动中的一个名词:挡拆是先挡后拆,也可以叫做是移动掩护,掩护要一步到位,站住不要动,等队友过去了,再跑位,掩护质量高的话,可以完全挡住防守人,不能因为没有挡好而去移动脚步或者扭动身体来挡住防守者,这样会被认定移动掩护的。这是犯规的。掩护的时候不允许有多余的动作。像要位卡人的时候才可以顶。
2、“挡拆”是多种掩护配合的总称,即队员在相互掩护的过程中创造接球投篮或二次进攻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挡拆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篮球战术,其含义为挡和拆。出色的挡拆战术同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马龙与斯托克顿的挡拆配合被人们称为经典,因为挡拆不仅仅需要一定的战术素养及大局观,还需要球员之间需要很高的默契程度。
篮球移动单挡的定义?
“挡拆”是指两名队友之间的配合,一般表现为,1人持球进攻,另1个无球的队友过来进行掩护,挡住防守持球人的对手,并在持球人摆脱原防守人后,无球人向持球人的反方向移动,这时,持球人可根据防守的情况,选择自己继续持球进攻或传球给无球人。
“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的区别主要在2个方面,第一,防守人是否移动,第二,是否正面碰撞。在合理冲撞区外,如果防守人已经站稳了位置(即不是移动状态),进攻队员与之发生正面的碰撞,即为带球撞人;如果防守人还处在移动状态,或者站稳了位置,但与进攻队员发生的是侧面碰撞,即为阻挡犯规。
打篮球的时候,什么叫“挡拆”? 什么叫 “分球”? 讲的容易明白一些最好。
移动挡拆就是在你站好位置以后,随着进攻球员的移动而移动的. 你走过去还没要住位置,停下来,这说明挡拆还没形成. 跟身体有没有接触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可能跟防守球员没身体的接触,但如果你为一直保护进攻球员,而一直随着防守球员移动,尽力挡住防守球员对进攻球员的防守,那就是移动挡拆了.
这是一个战术:G(后卫)在底线三分得到传球后,C(中锋)示意要球,G假装传球,C上前挡拆,G利用挡拆假装向篮板的正面三分线运球,当对方防守G、C的队员去防G时,G利用空当将球传给C,C利用没人防的机会将球投或以其他方法将球投到篮筐里面,这就是移动单挡
篮球挡拆战术讲解
挡拆是英文“pick and roll”翻过来的,pick是篮球中进攻队员给持球队员做
[挡拆]
挡拆
墙掩护的英文。因此最基本的挡拆必须要有两个人参与,其中包括一名控球队员。挡拆时控球队员朝着即将做墙的球员方向运球前进,与此同时,做墙球员原地站住不动准备用胸抵挡住盯防运球球员的防守球员肩部的冲撞,这就是“挡”,英文叫做“pick”。
一旦防守球员和做墙球员发生身体接触,运球球员绕过做墙球员,实施上篮,这就是“拆”,英文叫做“roll”。
当然了,运球球员绕过做墙队员之后也可以许多选择。如果两名防守球员交换了防守对象,做墙球员这时在两名防守球员的后面,运球球员这时只要将球传给做墙球员,做墙球员就能获得一个上篮机会。如果防守运球球员绕过了墙,运球球员还可以利用这短暂的无人防守的机会,实施跳投。
总之,挡拆的原理,就是通过人的运动和球的传接,为持球者或者做墙者提供错位进攻(Miss Match)的机会。在Miss Match这种情况下,往往投篮的命中率和进攻的效率非常高,从而为球队制造得分。
篮球中什么是移动挡拆、 违例还是犯规?
挡拆战术可以简单理解为挡和拆,挡就是掩护,拆就是掩护后拆开、切入。挡拆可以演变成很多种不同的套路,比如说控球者A分球给另外一名队友B,然后A立刻加速摆脱防守球员尽可能的向篮下移动,B在最适合的时机将球回传A,A完成上篮或者投篮得分。这也是从空切演变而来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篮球 挡拆战术讲解,欢迎阅读!
篮球挡拆的分类:
1.高(低)位挡拆
控球选手尽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队员退到3分线上,这样可以便于内线选手快速过来挡。内线选手采用面对外线防守队员的 方法 挡拆,而控球手要果断的贴着内线选手身后突破进去。当控球手一经过内线选手身后,内线选手应当立即已靠近篮板的那只脚做后转身,将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队员卡在自己身后,并相篮板移动,随时准备接到传球。这时如果一开始盯内线选手的防守队员跑去补防控球队员,择控球队员应立即将球传回到内线选手手中,因为内线选手已经相着蓝框移动了,而且这时离他最近的防守队员已经在自己身后了,你就可以轻松的上篮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队员没有上前补防的话。控球手则可以选择投篮,或自己上篮。最后高位就是远离篮筐的挡拆配合,低位就是靠近篮筐的挡拆配合。
2.掩护挡拆
得分后卫和小前锋会在大前锋和中锋的掩护下跑到空当,这时候传球给空当的人就OK了。
篮球挡拆战术讲解:
空切的问题是遭遇防守球员压迫防守,根本无法顺利接到B的传球时候的进攻时机无法出现,这个时候挡拆的配合呼之欲出。即B球员从接球到分球给A球员的时段的位置应该给A球员造成单挡的机会,令A球员可以出现一个半环绕B球员跑动,并且依赖此跑动摆脱防守球员形成短时间的无人防守从而完成进攻。
拆挡的雏形已经足以应付大多数的半场比赛,但是也有很多战术可以解除,比如说利用夹击来解除挡拆战术是常见的一种战术。对于防守球员来说,针对拆挡的最佳策略莫过于错位,无论两名进攻球员如何反复进行牵制,两名防守球员相应的不停更换自己的盯防对象,进攻球员就会受到很大的压制,即便依旧会有拆挡的成功完成,流畅性的影响和失误率的上升也无法避免。
如果要追究更高层次的拆挡战术配合,就会涉及到球场上的第三名球员,当B球员接球准备分球给A球员时刻,由于防守球员的同步错位行为导致无法完成成功拆挡。此刻,无球的进攻球员C应立刻向A方向跑动,A和C互相错位的同时给对方做一个单挡,并且在担当完成后,A和C同时下底向篮筐方向移动。此刻,防守A或者C的两名防守球员会因此单挡而有瞬间的影响,而对于此刻持球的B来说,就会有两个选择:分球给A或者C,完成进攻的成功率就会上升。而在爵士的三人拆挡中,马龙担任这个B的角色较多。斯托克顿和霍纳塞克除了利用互相拆挡以外,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利用中锋或者小前锋的移动进行的拆挡。
一种战术一旦成为经典,演练成熟就可以吃遍天下,可是拆挡挡拆战术在防守方身高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流畅的效果,爵士利用的就是马龙优秀的高位能力和斯托克顿快速的移动以及霍纳赛克稳定的射篮,形成挡拆的三人核心,带动全队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轮盘体系。挡拆战术繁琐复杂,变化至少有不下30种,非短篇所可以全盘描述,因此列举其中较为精髓部分而且贴切爵士的战术进行简单分析如上。
挡拆的精髓更多的是在拆,也就是拆球,把对方的防守拆开,拆散。前面说到了挡,那么拆就是从挡开始的,在队友为A挡人,背人的时候。A选择另一个方向的带球,那么要是在一防一的状态下,对手的另一名队员势必会跟上来进行补防。而我方的队员是处于静止不动状态的。因为篮球规则里挡拆的时候,掩护球员是不给移动的。那么如果是A在控球,就会面对两个的防守,或者造成包夹。而在A吸引两个防守队员防守的时候,A方的队员通过快速移动和跑位,就能够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在这个时候A就及时的把球分给他,使其投篮命中。这就是拆球,在NBA联盟里,很多情况都是采用一对一防守,联防基本没有,所以当拆的战术是经常使用的。而当拆战术发挥的好坏,那就直接取决于控球队员的能力和水平问题,一般控球队员都是属于联盟顶级水平的,比如纳什、德隆等等。
篮球挡拆犯规吗?
是违例
移动挡拆就是就是你在帮队友挡住防守人的时候,有移动脚步了,这种叫移动挡拆。
挡撤要求很简单,就是你要比防守方提前落位,并且落位后双臂不能展开增加体积,站定后,不能移动(不仅是脚,也包括手臂和上肢等),移动中与防守方发生身体接触即视为犯规(即移动挡撤)
扩展资料:
“挡拆”是多种掩护配合的总称,即队员在相互掩护的过程中创造接球投篮或二次进攻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挡拆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篮球战术,其含义为挡和拆。出色的挡拆战术同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挡拆是英文“pick and roll”由张卫平张指导翻译过来的,pick是篮球中进攻队员给持球队员做
墙掩护的英文。因此最基本的挡拆必须要有两个人参与,其中包括一名控球队员。挡拆时控球队员朝着即将做墙的球员方向运球前进,与此同时,做墙球员原地站住不动准备用胸抵挡住盯防运球球员的防守球员肩部的冲撞,这就是“挡”,英文叫做“pick”。
一旦防守球员和做墙球员发生身体接触,运球球员绕过做墙球员,实施上篮,这就是“拆”,英文叫做“roll”。
当然了,运球球员绕过做墙队员之后也可以许多选择。如果两名防守球员交换了防守对象,做墙球员这时在两名防守球员的后面,运球球员这时只要将球传给做墙球员,做墙球员就能获得一个上篮机会。
如果防守运球球员绕过了墙,运球球员还可以利用这短暂的无人防守的机会,实施跳投。
总之,挡拆的原理,就是通过人的运动和球的传接,为持球者或者做墙者提供错位进攻(Miss Match)的机会。在Miss Match这种情况下,往往投篮的命中率和进攻的效率非常高,从而为球队制造得分。
百度百科-挡拆
我们平常叫的挡拆就是规则里的“掩护”,对于涉及掩护的犯规规则里是有明确规定的:
第33条 犯规
33.7 掩护:合法及不合法
掩护是指试图阻延或阻止没有球的对手到达他希望到达的场上位置。
合法掩护是指掩护球员面对其对手,当:
(1)发生接触时是在站定状态(在圆柱体内)。
(2)发生接触时双足站在地面上。
不合法掩护是指掩护球员面对其对手,当:
(1)发生接触时是在移动状态。
(2)在一名站定的对手视野之外设掩护时,没有考虑给予他足够的空间而发生接触。
(3)对一名移动中的对手设掩护时,没有考虑时间与空间因素而发生接触。
若在一名站定的对手视野之内(前方或侧方)设掩护时,则可以尽量接近对手,只要没有发生接触。若在一名站定的对手视野之外设掩护时,则必须与对手有正常1步的移动空间,使不致发生接触。
若对手在移动中,必须考虑时间与空间因素。设立掩护的球员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对手停止或改变方向以避开此掩护。空间的考虑,不少于正常1不、及不多于正常2步。球员设合法掩护,若发生任何接触时,其对手应负责任。
扩展资料:
判断注意事项
第一、必须明确掩护技术要求,区分合法掩护和非法掩护,这是判断掩护中攻、守犯规的首要条件。
第二、严格裁判法的分工,无论前导裁判和追踪裁判,都要看清本区内进攻队员掩护与防守队员破坏掩护的全过程,特别是无球区的掩护,行进间的掩护和连续掩护。因为无球区的掩护多,行进间的掩护快,连续掩护变化大,给临场裁判员的判罚增加了难度。
更为重要的是有的临场获判员有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球上或者引人入胜的比赛上,容易忽视无球区的掩护、行进间的掩护和连续掩护。这是把判掩护时攻守犯规的原因之一。
第三、临场裁判员要高度重视限制区附近的中锋“挂人”和中锋持球转身用身体挡人时攻、守犯规。
百度百科-掩护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