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奥运会跳水是谁,奥运解说员跳水
1.“跳水女神”吴敏霞:不嫁豪门嫁平民,张效诚娶她实乃三生有幸,如今咋样?
2.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
3.五大奥运赛场美女解说:陈滢最温柔,李颖最专业,何可欣是最搞笑的吗?
4.08年奥运会解说词
5.奥运冠军全红婵背后的守护者们
童可欣
理由:“奥运解说国家队”名单
解说员阵容:
孙正平:开幕式、篮球、排球
蔡猛:乒乓球、马术
韩乔生:游泳、拳击
洪刚:羽毛球、排球
于嘉:篮球
杨健:田径、篮球
段暄:足球
贺炜:足球
杨影:乒乓球
张萌萌:跳水、花样游泳
宋剑桥:铁人三项、场地自行车、田径、现代五项
陈滢:体操、蹦床、艺术体操
刘星宇:赛艇、皮划艇
周英杰:举重、摔跤、跆拳道
田宗琦:射箭、手球
申方剑:足球、公路自行车
张盛:网球、棒球、垒球
童可欣:网球、羽毛球
宋世雄:女排、乒乓球
王泰兴:游泳、击剑
金宝成:体操、蹦床、艺术体操、水球
焦研峰:举重、拳击
李博:射击、足球
刘宁:射击、曲棍球
马晓薇:击剑、沙滩排球
白岚:垒球、跆拳道
姜京:男排、曲棍球、散打
王燕宁:拳击、手球
宋玉杰:武术、摔跤、跆拳道
余菲:射箭、网球
位在东:水球、小轮车、山地自行车
解说嘉宾阵容:
张卫平(著名篮球评论员):篮球
宋晓波(前国家女篮队长):篮球
汪嘉伟(排坛名宿):排球
陈招娣(老女排主力队员):排球
王涛(奥运会乒乓球冠军):乒乓球
钱红(奥运会游泳冠军):游泳
赵剑华(羽毛球世界冠军):羽毛球
阚富林(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田径
张路(著名足球评论员):足球
高红(奥运女足亚军成员):足球
李娜(奥运会跳水冠军):跳水
马燕红(奥运会体操冠军):体操
杨霞(奥运会举重冠军):举重
许旸(著名男子网球运动员):网球
叶冲(奥运会击剑亚军):击剑
杨凌(奥运会射击冠军):射击
“跳水女神”吴敏霞:不嫁豪门嫁平民,张效诚娶她实乃三生有幸,如今咋样?
奥运冠军熊倪,退役后挺好的,因为她现在比较低调了,很少公众视野下,熊倪如今是湖南省体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他的妻子是足球俱乐部的总经理,两个人生活很幸福。而且没有小道消息披露,所以没什么消息。
关于跳水运动在体育界,有两大项目是我们中国最强的体育运动,一项乒乓球运动,一项则是跳水运动,在跳水运动中,诞生了郭晶晶吴敏霞陈若琳等多位冠军成员,因此中国跳水队也被给予了一个称号,中国跳水梦之队。跳水女皇诞生了好几位,而跳水王子在跳水历史上也有很多,比如熊倪。
关于熊倪熊倪出生于1974年,湖南人,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14岁的熊倪就夺得了亚军,当时的熊倪实力就已经非常的大,也被认为最有潜力的运动员。在8年后1996年,熊倪为国家争光,也为自己摘得了首金,2000年奥运会熊倪更是无人能阻挡,成功卫冕夺得冠军,除此之外,熊倪还夺得奥运双人板金牌。
运动员生涯发挥如此出色,在2001年,27岁的他正式宣布退役,奥运历史上也留下了熊倪的光荣事件,退役后他的道路十分平坦,2002年开始进入事业单位担任高官。
2004年他又被调到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担任院长,他担任了三年院长,在此期间他的许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操心学院里的一切。后来由于他的管理有方,被正式调到湖南省体育局担任副局长,那年他33岁并成为湖南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一直到现在。
熊倪的运动员生涯不但对跳水兴趣,而且对足球也十分痴迷,2006年退役后的他成立了湘涛足球俱乐部,担任俱乐部主席。2009年湘涛足球队获得中甲资格,但这种情况只维持了一年后又回到了中乙,由于球队还处于发展阶段,也一直没有打进中甲。
他的情感在恋爱方面,熊倪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在2007年,熊倪与女友李京曼领证,次年便举办了婚礼。她曾经担任过湘涛足球俱乐部的老总。2009年她因为怀孕便辞去了职务,2010年,他们的孩子出生。值得一说的是他曾经在《西游记》中扮演过小猴子,现在也偶尔在在综艺节目中出现,退役后的两人也非常幸福。
如今熊倪不会每次都专门看跳水的节目,也没有经常更新他的社交账号,但他已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充实并忙碌着过着他的生活,对于熊倪新的生活,让我们值得称赞。
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
每一次在奥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对这一场盛大的比赛感觉到非常的期待,因为这不仅仅是所有国家在一起共同参与的一场盛世,更是我国奥运健儿们可以展现自己身手的时刻。可能在刚一开始的奥运会上,因为我国的国力还不是特别强悍,所以有很多的项目都难以参加,所取得的成绩也并不是特别的理想。
但是现在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运动员们的实力变得越来越强悍,在很多的比赛项目中,我国的运动员们都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特别是在跳水这一方面,最近随着国际泳联世锦赛的开赛,很多的人都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这次的比赛上面,而之前在奥运会中表现出色的跳水小将全红婵在这次的比赛中也依旧发挥稳定,让很多人都更加认可她的实力。
张效诚是著名跳水奥运冠军吴敏霞的丈夫,他1986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比吴敏霞小1岁。因为与吴敏霞恋爱结婚,张效诚被国人所熟知。吴敏霞是世界跳水界的传奇人物,是继伏明霞、郭晶晶之后,中国跳水队的又一位****。
她先后4次参加奥运会,共夺得5枚奥运金牌,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奥运5金冠军。张效诚与吴敏霞结婚已5年了,他们的婚后生活怎样?一个是普通人,一个是叱咤风云的明星运动员,他们的婚姻和谐吗?张效诚阳光帅气,玉树临风,是一位养眼的帅哥。2003年,他以陕西省渭南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
在当年追求吴敏霞的时候,许多人都不看好张效诚,因为当年的吴敏霞已经是世界冠军,还是国家级的跳水运动员,而当年的张效诚只是一个出身小镇的平凡打工族,张效诚也因此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痛苦,在向父亲求助时,父亲教导张效诚要不卑不亢,一路走来,张效诚确实做到了父亲所期望的,也追逐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吴敏霞之所以会被张效诚打动,离不开张效诚的热情和决心,在吴敏霞做出再坚持一届奥运会的决定的时候,张效诚毅然地表达了支持,并表示自己会一直等着吴敏霞,他言出必行,吴敏霞被他的真诚深深打动。还在筹备了一场精心的求婚之后,顺利将吴敏霞娶回了家,现在两个人已经有了第二个宝宝了。
张效诚来自陕西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是奥运冠军,一个是播音员,两个人本来没有交集的。吴敏霞一直是张效诚的偶像,他一直渴望能够见到吴敏霞。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吴敏霞参加比赛,而张效诚作为播音员解说,吴敏霞在比赛的时候听到他的声音,感觉很好听,之后两人慢慢熟悉起来。
吴敏霞是一个脾气很温和、很善解人意的女孩子,她和张效诚刚在一起的时候,两人吃饭逛街,但是吴敏霞从来不多吃,有一次甚至点了两个蔬菜和一个点心。看到吴敏霞吃这么少,张效诚十分惊讶,吴敏霞连忙解释说,“自己正在控制体重,而且队里管得严”。
吴敏霞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完成了大满贯,当时也已经27岁,两人准备伦敦奥运会后就公开恋爱关系,但是打算退役的吴敏霞又被领队说服再拼一届奥运会,所以两人迟迟没有公开恋爱关系。
而吴敏霞作为郭晶晶的搭档和好友,被邀请参加婚礼,作为伴娘,当时作为伴郎的是霍启刚的弟弟霍启山。郭晶晶和吴敏霞的关系挺好的,从为她考虑的出发点,想撮合吴敏霞和霍启山,但没想到吴敏霞一口回绝了,因为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也有少数网友不看好两人的恋情,说吴敏霞这么漂亮,这么有名,应该嫁豪门。他们甚至预言:张效诚和吴敏霞的爱情走不了多远。张效诚的父母是普通人,觉得儿子与吴敏霞事业有差距,心里也不踏实,担心吴敏霞对儿子不是真心。吴家父母和亲友觉得吴敏霞朴实、接地气,与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喜得合不拢嘴。
里约奥运会后,吴敏霞正式退役。张效诚也很优秀,不仅长相帅气,而且智商高,能力出众,两人的结合堪称完美。张效诚为了爱情,放弃北京的事业去上海打拼,做一名快乐的上海女婿。在婚姻中,总有一方要做出牺牲,如果双方都不肯让步,婚姻势必会出问题。张效诚是个有责任担当的男人,知道孰重孰轻,他现在的幸福,都是自己用心经营得来的!
五大奥运赛场美女解说:陈滢最温柔,李颖最专业,何可欣是最搞笑的吗?
2020年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是中国选手组合张家齐和陈芋汐。
张家齐和陈芋汐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极高的默契,从起跳到入水,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堪称完美。她们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也让观众们看到了中国跳水的传承和新生代的崛起。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的跳水梦之队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张家齐和陈芋汐组成的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组合成功夺得了冠军。这是中国跳水队在该项目上的五连冠,也是张家齐和陈芋汐两人的首次奥运之旅。
这个胜利的取得,是中国跳水队长期以来科学训练和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缩影。张家齐和陈芋汐在比赛中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和默契配合,是对她们辛勤训练的最好回报,也是对中国跳水队最好的肯定。
这次胜利,不仅张家齐和陈芋汐的荣誉,也是中国跳水队的荣誉,更是中国体育事业的荣誉。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张家齐和陈芋汐会有更好的表现,为中国跳水队赢得更多的荣誉。
跳水比赛的特点
1、跳水比赛的难度高。跳水比赛要求运动员从高空中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翻滚、扭曲等,并在入水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这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和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2、跳水比赛的观赏性强。跳水比赛的优美动作和壮观场面吸引了众多观众,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运动员们的精湛技艺,还可以欣赏到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3、跳水比赛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高度压力下保持冷静,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并且准确地落入水中,这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调节能力。
08年奥运会解说词
东京奥运会的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奥运会中的比赛都看点十足,每场比赛几乎都有非常多值得关注的点,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讲,大家很难直接看明白运动员们的动作行为,这个时候就需要解说员来解释。五大奥运赛场美女解说:陈滢最温柔,李颖最专业,何可欣最搞笑。
高菡
最近解说乒乓球比赛的解说员高菡大火了一把,她甜美的长相与温柔有力的嗓音圈粉无数,专业的解说更是让人佩服。高菡的长相就是当下大家很喜欢的甜妹长相,两个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看的人心都要化开了。
陈滢
陈滢经常解说关于花样滑冰的比赛,这是她的长项。陈滢的解说韵味十足,她寥寥几句就能够将花滑运动员的美勾勒出来。陈滢的长相是非常传统的东方女性的长相,优雅知性,落落大方。?
李颖
李颖主要负责解说的排球项目,她的解说条理清晰,简单易懂。李颖退役之前也是一位排球运动员,拥有1米79的身高的她是完美的九头身材,她的长相清丽可人,温柔大方,妥妥的美女一枚。
何可欣
何可欣主要负责的是女子体操项目的解说,她在解说的过程中会以观众的角度去看待比赛,在解说运动员动作的同时,是不是还会吐槽一下,这样的解说让观看者在看明白比赛的同时还收获了许多欢乐,可以说奥运解说中没有比何可欣更可笑的解说员了。
张萌萌
张萌萌主要负责的是游泳以及跳水等项目的解说,虽然她曾经是国家级运动员还拥有双学历,但是在她解说时也会出现错误。她的长相也没有那么惊艳,属于耐看类型的,之前在解说比赛的时候口无遮拦,吐槽别国运动员的身世,当时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奥运冠军全红婵背后的守护者们
1、解说跳水的有个女的说:“这名运动员的身材比较修长 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2美女主播沈冰:西班牙选手在公路自行车赛中为罗马尼亚获得一枚金牌
3、 女子举重。。。解说员:“她终于打破了金牌!拿到了记录!”
4、男双跳板比赛解说员很正式的说:“镜头要是再拉近一点,我们可以看到那个运动员的心脏都已经跳出来了!”
5、举重,男解说员说:“这种分腿挺很不错,大家半蹲挺全蹲挺分腿挺看多了,看到这种分腿挺,眼目一新”。注意“眼目一新”。
6、韩大嘴前几天解说游泳比赛时说:“运动员只要身体任何一个部位触壁都可以,你就是用 头去撞都可以!!!”
7、(1)女子69公斤举重,颁奖的时候,解说说:啊~~多么美妙的音乐啊,好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2)某解说员:“现在给运动员送上鲜花,哇,好一朵美丽的茉莉…”
8、解释摔跤运动的说:摔跤就是两名运动员把对方撂倒后在地上滚来滚去。。
9、上海体育直播男子三米板决赛,澳大利亚小将跳飞了,解说:哎哎干吗那?!哎哟,这孩子咋蹦出去了?”
10、古典式摔跤的解说员:“这次我们第一次进入决赛,以前都是号称千年老3。结果这次输掉了,拿了第2。”大概解说员面对这个结果不知道说什么好,突然最后蹦出一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拿铜牌拿银牌!!!”
11、羽毛球女单的比赛,解说员这么说到,其实有些压线的球,你可以快速走过去,用风把球带出去!
12、韩乔生语录:“奥运会总之就是:更高 更壮 更强。”
13、中国男篮和梦八队的比赛,说三分球的命中率。解说员:现在美国15投1中,这命中率都没法算了..
Vaughn☆ 回答采纳率:77.8% 2008-08-17 10:49 检举
1、希腊对德国的篮球小组赛,解说员说到某球员,“这是一个完全用脑子打球的球员”
2、排球。中国队发球,解说大叫“这球发的好”,随着镜头向右推移,只见此球一直飘出界外,此解说随后半天没蹦出半个字3、男子佩剑决赛,仲满刺中对手一剑,只听解说员一声——“好球”;仲满最后一剑得分,解说脱口而出:球进了!
4、男篮对西班牙,眼见大势已去,主持人一声长叹:“幸福曾经离我如此之近,现在幸福却离我如此之远…”
5、孙正平在解说中国男篮vs美国男篮时,先介绍了一下五个上场的美国队员的名字,然后就告诉观众说:中国队也上了五名队员
6、最彪悍的是自行车的解说。那天比赛在下雨路很滑,有位选手在拐弯的时候就绊倒在路边的沟里了,解说的就有点幸灾乐祸的说有些选手啊,就是技术掌握的不得到位,在拐弯的时候最容易出问题。同时镜头给我绊倒的选手一个近景,解说才很尴尬的说哦是中国的选手~!
7、西班牙罚球不进,张解脱口而出: 好球!
8、举重比赛,有个家伙臂部抽筋了,走路的姿势很搞笑,解说员还在说:“他在做一个很奇特的动作。。。。”
9、女子团体结束之后,央视女主持说:欢迎她们完成了成长和成熟。
10、韩老师的经典就是多,他在解说菲尔普斯的游泳比赛的时候,说他曾经手腕受过伤,韩老师说的是,"他曾经伤了手腕里的一根脚指头...
11、女子举重。女主持人说:恭喜陈艳青成功卫冕成功
12、女子团体体操。画面出现的大概是程菲,反正是用红色的发带扎着头发的。那个女解说,不知道在激动个啥,不停的说:“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说了几遍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太好了,这时候突然看见了她的发带,然后…“太好了!这个头发扎的太好了!”
13、前一哥伦比亚选手举重脱手后,后面另一个哥伦比亚选手这次举上去了,解说配了句:估计刚刚输了的选手跟这个说:“哥们,接下来看你了!”还真能扯啊。
14、上海的《相伴加油》节目。有一个观众打电话进来,主持人阿楠问他看了今天的比赛什么感想。他说:我不像别人那么夸张,我很平静。主持人又问:那你怎么个平静法呢?他说:恩…我很激动…
15、某个女解说说:从目前到现在,我们中国的金牌总数是。。。注意“
从目前到现在”,这是什么时态啊?
16.张湘翔把杠铃重量加到了184KG,解说大喊“是184!184!张湘翔要干什么?!”别人能干什么啊?
17、跳水月亮组合,解说:让我们恭喜这一对新人
18、中国举重队的刘春红在第二次挺举破了世界纪录后,第三次又要了一个比第二次还要重的重量,解说员说:如果这次举起来将产生新的世界纪录,比刚才那个还新!
19.男子举重,解说: XX没成功后,现在谁都想“染指”这块金牌
20.举重比赛解说焦研峰夸人家哥伦比亚女选手:“秀发飘逸啊,头上赫然一朵小花!”接着分析道:此运动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
21、女排。男解说:呀~ 这球开的难度真有难度~
22、女子射箭。主持人说:“她只要射5环就赢,结果射了个10环。是她不愿意射5环,她要10环!”谁愿意5环啊?!
北京时间8月5日下午3时,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正在进行,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开始做准备。
全红婵7岁学跳水、11岁进广东队、13岁进国家队、14岁成为中国队最年轻的选手,像一匹蒙着眼罩的千里马,不知周遭地出现在世界顶级跳水赛事上。
在前4跳中,全红婵凭借干脆利落的动作、极小的水花已经被观众记住。其中教科书般、令竞争者感到绝望的满分两跳,让解说员毫不吝惜地将之称为“多年难遇的天才”。
第5跳将决定比赛的名次。全红婵起跳的瞬间,场馆的观众放缓了呼吸。德国一个电视台这样播报:“彷佛世间最容易的事一样,优秀的曲腿腾跃、漂亮的上升、卓越的入水……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这还有什么可以扣分的地方。”
7名裁判里,6名给出了10分,1名给了9.5分。满分。解说员激动地说:“在跳水界,这就是天花板。”
最终,大屏幕上显示全红婵决赛总得分466.02分。胜利的号角已吹响。
这个来自广东湛江的小女孩,被加上无比耀眼的金色冠冕。教练用力地将她举起,全场尖叫、欢呼。被举起时,她有些不知所措,后来她说,自己的胳膊被举得有些生疼。
成名如此之早,又如此之快,以至于全红婵夺得冠军的那一刻,世界还不知道如何待她:惊喜,或是狂热。
跳水界的老前辈们对全红婵给出一致好评。中国第一位奥运跳板跳水冠军、“跳水女皇”高敏,将全红婵形容为“老天给世界跳水界的礼物”。
起初,每天上千人围在全红婵远在雷州半岛的老家湛江市麻章区迈合村,拍照、直播。企业老板们要给全红婵送现金、房产、小卖部,全红婵的父亲分文不收。网友寄来的辣条,被放到迈合村村委会,村委会告诉快递员全部都原路退还。
“保护全红婵!”有媒体呼吁道。她只有14岁,未来的路还很长。人们应当小心翼翼地待好这颗钻石,不要用非理性的过誉将其捧杀。
高敏写到,在生长发育期和技术力量交替的过程中,对全红婵来说就像走钢丝一样,所以她目前除了要消化荣誉以外,还有很多坎需要去面对。
而喧嚣之外,有群人默默地站在远处。他们注视着全红婵,像在守护着一只正在放飞的风筝。正是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交递线轴,这只风筝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1 后盾
8月9日傍晚,迈合村恢复了旧日的平静。干完农活的全红婵父亲,和村民坐在村委会的院子里,用外地人几乎听不懂的雷州话唠家常。
前几日,来全红婵家扎堆做直播的网红一茬接着一茬,导致外界通往迈合村的路被堵得水泄不通,给村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还有的企业、网友,给全红婵寄来了辣条,全红婵家人拒收。寄件人说,那就放到村委会然后分给村民吧。村干部告诉快递员:不收,全部原路退回。
涌来的人太多,村民小组组长碰头商量决定:封村。迈合村三百多户,多数年轻人外出工作,但在家务农的年轻人,有时间的都积极做起了志愿者。
他们在各条通往村子的道路边设防疫点,禁止非本村村民随意进入。被批准进入的人,要逐一登记身份信息和测量体温。
不忙的时候,这些迈合村的年轻代表,会在短视频平台上跟网友直播互动。有网友问起全红婵家的情况,一个稍胖的、坐在摩托车上的志愿者说,“这个就不用大家操心啦,村里和政府一直都很关照她们家。”
全自华是全红婵的“伯伯粉”。自得知全红婵进入广东省队后,只要她被广东省派出去参加比赛,他都要认真反复观看。
他对全红婵的风格颇为赞赏,动作干净利落、跳得美极了,“很不容易的,每天爬上跳下地训练,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全红婵拿到东京奥运会跳水运动员选拔赛第一站冠军后,回到村里,在家待了两三天。全自华很高兴,即便是同一个村的,他也难得有机会见到这位小姑娘,于是去找她合了影。
全自华还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专门向村里申请了十万元奖励全红婵。“她家条件相对困难一些,2018年我当村干部的时候,给她家申请了低保。给她发十万块奖金就是为了鼓励她,去拿到更多的冠军,不要有后顾之忧。”
全红婵父亲比全自华小,他有着典型的雷州人长相,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穿着三色短袖上衣。全红婵长相随她父亲,全自华开玩笑说,“但她比她爸爸好看太多了。”
全红婵父亲听完直乐呵。女儿夺冠后,他的电话响个不停,以各种理由找他的人也多了不少。白天他在地里干活,一通电话打进来,他又要往家里赶。
他和女儿的别离多过相聚。全红婵7岁进入湛江市 体育 运动学校(简称湛江体校),他就算把女儿托付给学校和教练了。
全红婵在湛江体校训练时,因为家离学校近,可以一周回家一次,他或者妻子会开着电瓶车去学校接女儿。后来,女儿进入广东省队、国家队之后,一年都难得回来一次。比赛时,女儿不能跟外界联系,他也只能通过新闻了解女儿的消息。
2020年10月,东京奥运会跳水运动员选拔赛石家庄站半决赛,全红婵发挥有些失误,全红婵父亲看在眼里,“听她说,去石家庄不熟悉跳台,半决赛的时候很紧张。后来听教练的话调整了心态,决赛就发挥正常了。”
这些年他从来没听过女儿抱怨训练的辛苦。别人夸他女儿是个天才,他摇摇头。女儿吃过的苦他都知道,但是怕家人担心,除了暗暗心疼女儿,他从不倾诉。
家里老人生病,全红婵妈妈出车祸留下后遗症,他也不敢告诉全红婵。女儿去比赛,他帮不上什么忙,他能够做得好的,就是让女儿安心训练和比赛,不给她添心理压力。
每次女儿跟他打电话,他要反复叮嘱,“注意身体,听教练的话。”
2 伯乐
2014年5月的一天,陈华明像往常一样去五县四区(当时的说法)选苗子。
陈华明是湛江体校的跳水教练,上世纪70年代他服役于八一队,回湛江后转型执教。
来到迈合小学时,正值课间,学生们在操场上打打闹闹,其中一帮小孩正在跳房子,陈华明发现里面有个“炸毛”(形容头发像刺猬一样蓬松)的小孩,弹跳能力还不错,他目测小孩的身长比例,感觉也很合适。
于是,陈华明留了个心眼,悄悄跟着“炸毛”小孩到她所在的班级。
依据陈华明的经验,一年级的小孩还太小,二年级的孩子刚刚好,相对便于培养、管理,所以他偏向于寻找二年级的学生。
这个“炸毛”孩子便是当时正好读二年级的全红婵。陈华明又找了几个孩子一起,到操场立定跳远,测试他们的弹跳和柔韧度。全红婵瘦瘦小小,身高不到一米二,“她跳了一米六几,爆发力非常强。”
于是,陈华明把全红婵和3个小孩的名字报给了湛江市麻章区 体育 局,由 体育 局工作人员给全红婵家里做后续工作。
湛江素来是跳水人才集中地。湛江体校开办于上世纪50年代,是湛江市跳水人才输送学校之一。另一所为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那里出了劳丽诗、何冲、何超等顶级跳水赛事冠军。
湛江体校的黄校长说,湛江体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地区。父母都干农活,孩子耳濡目染,也能够朴实地接受困难的挑战。有些孩子来自城里,训练了一段时间父母一看,孩子黑黑瘦瘦的,心里受不了,就领回去了,“不是说只有农村的孩子才搞 体育 ,而是得先过父母这关。”
全红婵进湛江体校时,除了陈华明,还有三名老教练。这些老教练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对学生品行要求高,也看重基础技能和扎实训练。
湛江体校的条件相对艰苦,露天的游泳池边,跳台跳板风吹日晒到漆皮斑驳,室内的跳板也服役了二三十年。全红婵接受训练时的硬件设施,现在还保持着原样。
被招到 体育 学校的孩子,首先要学的就是游泳。孩子年龄太小,教练给他们绑一块浮板保证其安全,然后让他们在碧绿的泳池里习水性。有的孩子直接被吓哭,闹着要回家。
教练们当爹又当妈,要把他们哄回来慢慢游。全红婵胆子大,她不怕水也不爱哭。陈华明记得,她游了四五天,基本上就学会了。
接下来是长年累月的基本功训练。学生早上6点多钟起床、洗漱、吃早餐、做早操。上午为五节文化课、下午一节文化课。
下午3点钟左右开始陆上、水上体能训练。湛江体校跳水队的训练量为陆上120到150跳、水上70到80跳,先是1米、3米跳板,然后到3米、5米跳台,练着练着,孩子们就不怕了。
他们像一条条黝黑的小鱼,在训练房的弹跳床上,轻盈活泼地蹦来蹦去,再一头扎进泳池绿油油的水里。兴致一上来,他们就报告教练,“教练,我要挑战10米(跳台)。”
陈华明看到了全红婵身上的某些天然优势。比如,她手长脚长,站得笔直,下肢非常有爆发力,跳水水感很好。
跳水水感好,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运动员压水花的能力。运动员靠下肢爆发力助跑,起跳时膝盖往后顶,身体抛出去后快速垂直入水,水花溅起的幅度就越小。这就是所谓的“水花消失术”。入水受力面积越小,运动员刷地一下进入水中,只是手部感到疼痛。相反就成了“炸鱼”,啪地下去,面部、头部就像被人扇巴掌一样,运动员极其容易受伤。
在 体育 竞技界,刻苦勤奋是运动员的必备素质,天分则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是冠军的加持项。陈华明说:“跳水的好苗子很缺,有天赋的孩子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同批次训练的孩子难免吵架、打闹,全红婵也不例外。陈华明说,全红婵的性格很外向,且反击能力非常强,有时候会把别人揍哭。被揍的小孩向陈华明告状,陈华明便去拉架,“全红婵很冲,想欺负她连门儿都没有。”
3靠山
湛江体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一个月回一次家。这就意味着来到学校,孩子必须要学会独立。
陈华明非常清楚,孩子离家太早,来到陌生的环境接受 体育 训练,内心深处难免慌张不安。他们年龄太小,不知道孤独的概念,表现出来就是焦虑。焦虑到一定程度就哭闹,如果不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孩子则很难坚持下去。
在跳水队这个大家庭里,陈华明自觉扮演孩子们的父亲角色,“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有个靠山,有了依靠就有了向前走的底气。”
陈华明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鼓励和给温暖,他要求孩子跳完水,要把身上的水擦干净,否则就要着凉发烧,“跳水队的孩子没有太大的问题,爱心就是教练员执教最大的标准,只要孩子感受到了温暖,那一切都好办。”
陈华明不强调给孩子灌输必须要赢的思想,而是给他们做兴趣引导。陈华明告诉他们,一定要相信教练,按照教练的指导完成好每一个动作。哪怕是比赛,只要把平时训练的水平拿出来,大胆放开去跳就行。
2016年,教练郭艺开始执教湛江体校跳水队。郭艺从陈华明手中接棒,训练全红婵这一批孩子。
郭艺是陈华明的学生,2003年他被陈华明挑中进入湛江体校接受跳水训练,随后他进入广东省跳水队。
如果说陈华明是跳水队大家庭的父亲,1996年出生的郭艺就是孩子们的大哥哥。郭艺跟孩子们没有代沟,和他们同吃同住,24小时守护着他们,孩子们也习惯了有事就找郭艺。
在半封闭的体校里,郭艺是连接外部世界的介质。他给孩子们带来了先进的训练技术,还有参加跳水比赛的经验。比如,他最常告诉孩子们的就是,比赛时不要去想对手怎样表现,要集中精力想自己的动作应该怎么做,然后把这些动作发挥好。
全红婵给郭艺最深的印象就是自律,她训练是非常认真的,也不需要老师督促完成任务。到了晚上,全红婵会自觉地练习手臂、腿部等力量再睡觉。
2018年3月,11岁的全红婵被选拔至广东省跳水队。两年后,她又进入到国家队。
4 风筝
风筝,始终是要放飞出去的。
全红婵进到广东省队后,陈华明、郭艺能见到她的机会不多。两位启蒙老师每次跟她联系,更多地是关心她的生活,适不适应新的训练环境。
毕竟对于全红婵来说,湛江体校能给她的,是跳水最基础的技能启蒙训练。而广东省队不论从哪个角度说,都能专业化地将她的潜能释放出去。
全红婵进入广东省队后,一切就按下了加速键。按照陈华明的经验,一般跳水队员基础训练需要7至8年,而7岁开始练跳水的全红婵,从湛江体校到国家跳水队,只用了6年时间。
2020年10月,东京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第一站选拔赛前,全红婵刚学完一整套比赛动作。其中,对于她来说难度最大的是难度系数为3.3的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
陈华明说,这个动作是全红婵的心魔,那时候她学这个动作才两三个月,发挥还不稳定。在这一站的半决赛第三跳时,全红婵因为207C出现失误。陈华明推测,她当时可能角度没找对,打开太早了,最后没压住水花。
石家庄站选拔赛之后,全红婵回到湛江。或许是想念教练了,她回湛江体校进行了力量训练。
这次回来,郭艺觉得她懂事、成熟了很多。在全红婵进入湛江体校后,陈华明陆续招进了全红婵的师妹、师弟,“她惦记着她的妹妹、弟弟,我告诉她你不用担心,我们可以照顾好他们。”
三站选拔之后,陈华明还不敢肯定全红婵能够拿到进入奥运会的门票。但全红婵无疑是幸运的,国家队决定派全红婵出征奥运。
出师速度之快,超出陈华明的预期,“我和郭艺都知道,她的实力肯定是可以的,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参加了东京奥运会。”
陈华明说:“如果东京奥运会在2020年举行,全红婵年龄不够,是肯定参加不了比赛的。恰好奥运会延期了一年,让她够上了年龄。更没想到的是,国家队做了大胆的决定,用了这个国际赛事经验为零的新人。”
陈华明和郭艺被邀请至湛江市 体育 局,看东京奥运会跳水决赛直播,直到全红婵最后无懈可击的一跳,他俩心里的石头才落地。用对人了。
陈华明和郭艺带出来的这个小女孩,出人意料地变成了世界冠军。他们既激动,又充满担心。全红婵成长发育阶段,必须控制好体重,否则会影响跳水发挥;中国跳水界竞争太激烈,很难说哪天又会杀出一匹黑马,跟全红婵PK……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夺冠之后,全红婵给郭艺发了张照片。郭艺说,她是在告诉我们,她做到了。
陈华明感觉自己上了年纪,大风大浪都见过了,如今学生能够有所成就,便已是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