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办奥运会谁投票,奥运会向谁申请
1.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是哪一年
2.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是哪一年申请的?
3.中国申办2000年哪个国家投的反对票?
4.如果想成为奥运会的主办方有什么具体要求,是怎么选的
5.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朝鲜真的没有投票给中国吗
6.中国申办奥运会的过程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由城市申请主办的。
申办流程:
1、由申办城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2、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对提出申办的城市进行初步筛选。
3、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对申办城市进行实地考察。
4、国际奥委会全会投票,确定举办城市。
5、国际奥委会与举办城市签约。
相关介绍:
奥运会分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十个运动会。
奥运会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用运动交流各国文化,以及切磋体育技能,其目的是鼓励人们不断进行体育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
1894年成立奥委会,1896年希腊雅典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24年举办了首届冬奥会,19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1976年举办首届冬季残奥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2012年举办了首届冬青奥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奥林匹克运动会
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是哪一年
不是哪个国家决定,是国际奥委会奥委会决定的。
与中国渊源:早在1922年,中国奥委会就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中国曾派运动员参加了1932年、1936年和1948年的三次奥运会。新中国首次派队参加了1952年在赫尔辛基的第15届奥运会。
但不久,当时的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把台湾列入了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各国奥委会名单之中,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多次抗议交涉无效,于1958年声明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成立之初:
1894年6月16日-24日,根据世界著名的国际体育活动家,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建议,来自法国、英国、希腊、瑞典、意大利、俄国(俄罗斯)、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新西兰、美国、阿根廷、匈牙利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代表。
在巴黎索邦神学院举行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开幕式上,法国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发表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是哪一年申请的?
申办成功是2001年。
2001年2月19日-2月24日,由荷兰人海因·维尔布鲁根和瑞士人吉尔贝·费利领衔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17名成员对北京申奥工作进行考察。评估团评价,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北京市民强有力的支持。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投票选定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随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同日晚,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北京40万群众涌向天安门狂欢。
扩展资料:
申办流程
1998年,北京提出申办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98年11月25日,北京递交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1999年4月7日,国际奥委会正式接受北京的申奥申请。
2000年2月1日,确定了北京申奥会徽和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申奥网站正式开通。
2000年6月20日,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在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申请报告。报告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向申请城市提出的22个问题,陈述了关于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计划和构想。
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中国北京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共五个城市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
2000年9月8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秘书长王伟带队的奥申委考察团先遣团一行10人,从北京出发,前往悉尼,借悉尼奥运会宣传奥运口号“新北京、新奥运”。
百度百科-北京奥运会
中国申办2000年哪个国家投的反对票?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是1998年申请的。
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随后在中国奥委会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请,并向国际奥委会和有关的国际体育组织通报了北京的申请。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 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递交了申请书。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先生宣布:北京和张家口携手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
扩展资料:
北京曾经于1993年申请举办过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最终在最后一轮的投票中以2票之差败于澳大利亚悉尼。
1998年,北京再次申办2008年奥运会,并且提出了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竞选口号,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
虽然在环境问题上遭到某些媒体的质疑,北京还是在与伊斯坦布尔、大阪、巴黎及多伦多4座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届年会中,由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成为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者。
中国***新闻网——特稿:北京奥运会,中国告诉世界
如果想成为奥运会的主办方有什么具体要求,是怎么选的
台湾,
当时国民党当局与大陆决裂,坚决不投给大陆票。
绝对不是朝鲜。
央视在06年10月份做了个奥运人士系列报道,采访国内外知名体育人士,包据高级体育官员。其中有一期采访我国80年代末到90年代上半期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90年代初那次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伍绍祖和当时北京市长刘祺是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负责人,对那次申奥的整个过程非常了解。央视主持人问伍,当年申奥朝鲜投票之事,伍绍祖说,朝鲜奥委会主席与伍很熟,为人正直,战争时期曾是金日成的警卫员,并且与伍是朋友。伍绍祖说,那次申奥投票前,朝鲜党做了决议决定投票给中国,朝鲜奥委会主席人很好,党性强,根本不可能违抗朝鲜党的命令不投票给中国。[
因此,不管朝鲜党的态度, 伍对朝鲜奥委会主席为人的了解,都证明了关于朝鲜奥委代表在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投票给澳大利亚是有人在造谣。
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朝鲜真的没有投票给中国吗
国际奥委会确定奥运会举办城市目前采用的程序是这样的 :
1.由申办城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由于现代奥运会筹备工作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完成, 国际奥委会在奥运会举行的前8年即开始招标, 并规定明确的截止日期。意欲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须在此日期前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申请报告必须经本国奥委会的批准, 并由该国政府签署表示支持。如果同一国家有两个以上的城市拟申办, 由该国奥委会从中确定一个,也就是说,国际奥委会只允许每一个国家有一个城市申办一届奥运会。
2.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对提出申办的城市进行初步筛选。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对各提出申办城市的进行“资格”审定,根据申办城市自己的陈述以及对孤零零城市的基本情况的了解,筛选出数名城市“入围”,进入正式的申办程序。
3.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对申办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国际奥委会和负责奥运会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发出对申办城市各种条件进行调查的有关表格和问卷, 这些问题非常具体而详尽, 涉及到举办奥运会的各个方面。申办城市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汇总,装订成长达数百页的申办报告, 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详细的举办奥运会的计划。在国际奥委会全会表决前6个月送交国际奥委会。然后, 国际奥委会组成评估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以下各方代表组成: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代表、国家奥委会代表、前奥运会组委会代表、运动员代表、环境保护及财政方面的专家等。评估委员会会会亲自赴各申办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的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呈交国际奥委会,发放给每一位委员,作为委员在最后的全会表决时的参考依据之一。
4.国际奥委会全会投票, 确定举办城市。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最后确定权完全由国际奥委会全会掌握。具体形式是在奥运会举办前7年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 由全体委员秘密投票表决。在投票中, 只要某个申办城市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 即被确定为举办城市。在有几个城市竞争的情况下,采用多轮投票的方法 , 每一轮淘汰票数最少的一个城市。如果两个城市票数相同,则增加一次专为这两个城市的投票 , 从中淘汰一个。国际奥委会主席不参加投票,如最后一轮两个城市票数相等 , 则由主席投出一票,来决定主办者。
5.国际奥委会与举办城市签约。举办城市确定后,该城市即与国际奥委会签订正式的协议——"举办城市合同",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责任,保证组委会将遵照《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奥委会的指示,不折不扣地履行协议中的各项条款。
中国申办奥运会的过程
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朝鲜已将票投给了中国。而中国之所以没能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
在国际活动当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被认为与国家利益无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凡是涉及到两个国家的场合,就会变成国家利益之间的搏斗。奥运会同样不能例外,虽然打着体育的幌子,但是国际政治局势在奥运会当中,依然有着十分深刻的体现。
在投票完成之后,当时的奥委会将投票的结果和过程进行了公布。在有关于投票的信息当中,大家发现,有两个国家并没有参加投票,一个是埃及,另一个是保加利亚。
埃及是由于当时参与投票的官员身体状况出现了不适,因此才没能及时投票。埃及的这位外交官,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在进行投票之前,他已经信誓旦旦的表示,即便是拖着有病的身躯,他也一定要参与投票,并将这一票坚定的投给中国。然而可惜的是,这位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最终并没能参与投票。
保加利亚则是由于当时其国内动荡的政治局势,而不得不放弃投票。
在当时,保加利亚国内突然发生了一场暴乱,于是当时爱国心切的保加利亚代表直接放弃了投票,匆匆的回到了国内。对于这样一种行为,中国也只能表示深切的惋惜。不过爱国心切,人之常情,保加利亚代表的行为应当得到肯定。
如果有这两个国家的投票,说不定中国就能够在当年首次申请就获得成功。不过历史不能改写,这也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
扩展资料
中国申奥的失败,离不开澳大利亚的暗中运作
奥委会的投票十分公正,一个国家只能投一票,不过这却并不意味着其中并没有猫腻。奥运会举办权的竞争,其实也相当于是国家利益的竞争,在这方面,从来没有哪个国家会拱手将利益让与其他国家。而澳大利亚为了他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就做出了这样一些让人不齿的事情。
当时,澳大利亚为了能够获得投票的胜利,在投票开始之前,居然秘密宴请了当时参与投票的非洲两位国家的代表。不仅如此,澳大利亚还向这两个国家许诺愿意拿出各3.5万的美金。用于支撑这些国家国内的体育设施建设。
中国一直与非洲国家交好,在70年代我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的投票中,也离不开非洲国家的帮忙。因此,这两个国家实际上是打算将票投给中国的。不过,由于澳大利亚的暗箱操作,这两个国家最终将票投给了悉尼。最终中国的奥运会梦在2000年没能实现。
1993年,中国之所以首次申请奥运会失败,并非像民间传统的那样,是由于朝鲜的因素。主要是原因在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的暗中操控。是金子总会发光,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上交出了一份让全世界人民都满意的答卷。
1991年3月18日,北京奥申委宣告成立,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此后,中国奥申委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开始了艰苦的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工作。但在1993年9月23日的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上,中国以两票之差落选。
1998年11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对申办工作进行了研究,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国奥委会递交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1999年4月7日,经中国奥委会批准,北京市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申请书。萨马兰奇主席在国际奥委会代表该组织正式接受北京的申请。 1999年9月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申办大幕正式拉开。
2000年2月1日,北京2008年奥申委举行第二次全体委员会,通过表决确定了奥申会徽和奥申口号,奥申网站正式开通。会徽为陈绍华、韩美林和靳埭强三位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标志图案;奥申口号为:新北京、新奥运(英文为New Beijing,Great Olympics)。
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中国北京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之一。一同进入候选城市的还有: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 2001年1月17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秘书长王伟一行5人,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届全体会议投票选出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 上一篇:cba今晚有篮球比赛_cba今晚有直播吗?
- 下一篇:宁波钻石篮球联赛_宁波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