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冯彬_北京奥运会冯天薇
1.这次奥运会乒乓球有哪些中国球员代表国外参赛?分别代表哪个国家?
2.只有打赢冯天薇才算实力过关?冯天薇有何魔力,为何女乒拿她当试金石
3.张怡宁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时,裁判为什么要更换她的球拍?
4.急要一篇有关奥运的新闻题材的作文,500+字,新闻要素要齐全,谢了
5.北京奥运会,裁判为何要求张怡宁临时换球拍?
6.关于这次奥运会冠军夺金的作文
7.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乒乓球队员名单
2012年伦敦奥运会项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男子团体 中国乒乓球男队
(张继科、王皓、马龙) 韩国乒乓球男队
(柳承敏,吴尚垠、朱世赫) 德国乒乓球男队
(波尔、斯蒂格、奥恰洛夫) 女子团体 中国乒乓球女队
(李晓霞、丁宁、郭跃) 日本乒乓球女队
(福原爱、石川佳纯、平野早矢香) 新加坡乒乓球女队
(李佳薇、王越古、冯天薇) 男子单打 张继科 王皓 奥恰洛夫 女子单打 李晓霞 丁宁 冯天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项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男子团体 中国乒乓球男队
(马琳、王皓、王励勤) 德国乒乓球男队
(波尔、苏斯、奥恰洛夫) 韩国乒乓球男队
(柳承敏,吴尚垠、尹在荣) 女子团体 中国乒乓球女队
(张怡宁、王楠、郭跃) 新加坡乒乓球女队
(李佳薇、王越古、冯天薇) 韩国乒乓球女队
(金景娥、唐娜、朴美英) 男子单打 马琳 王皓 王励勤 女子单打 张怡宁 王楠 郭跃 2004年雅典奥运会项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男子单打 柳承敏(韩国) 王皓 王励勤 女子单打 张怡宁 金香美(朝鲜) 金景娥 男子双打 马琳/陈玘(中国) 高礼泽/李静(中国香港) 梅兹/图格威尔(丹麦) 女子双打 王楠/张怡宁(中国) 李恩石/石恩美(韩国) 牛剑锋/郭跃(中国) 2000年悉尼奥运会项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男子单打 孔令辉 瓦尔德内尔(瑞典) 刘国梁 女子单打 王楠 李菊 陈静(中华台北) 男子双打 王励勤/闫森(中国) 刘国梁/孔令辉(中国) 帕特里克·希拉/让-菲利普·加蒂安
(法国) 女子双打 王楠/李菊(中国) 杨影/孙晋(中国) 金茂校/柳智惠(韩国)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项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男子单打 刘国梁 王涛(中国) 罗斯科普夫(德国) 女子单打 邓亚萍(中国) 陈静 乔红(中国) 男子双打 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吕林/王涛(中国) 刘南奎/李哲承(韩国) 女子双打 邓亚萍/乔红(中国) 刘伟/乔云萍(中国) 朴海晶/柳智惠(韩国)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项目 金牌 男子单打 瓦尔德内尔 女子单打 邓亚萍 男子双打 王涛/吕林 女子双打 邓亚萍/乔红 1988年汉城奥运会项目 金牌 男子单打 刘南奎(韩国) 女子单打 陈静 男子双打 陈龙灿/韦晴光 女子双打 粱英子/玄静和(韩国)
这次奥运会乒乓球有哪些中国球员代表国外参赛?分别代表哪个国家?
之所以女乒都拿冯天薇来做试金石,是因为冯天薇是非常有实力的,她曾经战胜过很多中国女兵现役球员,现在被列为是中国女乒的头号劲敌,所以打冯天薇成了很多人的目标。
冯天薇一开始是中国女乒的球员,她曾经获得过中国青少年的单打冠军,也选过国家青年队,但是后来却因为一些原因,去了新加坡打球,加盟了新加坡,后来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得到了第八的成绩,在2010年的莫斯科团体赛里面也战胜了中国女兵队,让中国女乒在几十年来第1次丢到了世锦赛团体的冠军。因为他自从出道以来,在场上的状况就一直很稳定,所以成绩也一直都不错,获得过很多公开赛的冠军,后来也战胜过很多中国女兵的现役球员,包括一些顶级的球员,所以现在被列为中国女乒的头号劲敌。
她是一名老将了,按理说他的年纪已经过去了球员的黄金打球期,但他还是靠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还有大赛经验,非常的强大,他从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打球,他在这方面是非常有天赋的,后来是在北京奥运会上真正的出名的,当时在8进4的比赛上,虽然败给了中国的女乒张怡宁,但是那一次表现出来了他很强大的拼搏精神,所以一战成名。他的攻击力不是很强但是防守很好,纠缠能力很好。
后来她两次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刘诗文,因为他出道以来打了很多国际大赛,所以他也是一个以赛代练的典型。他的正手很巧妙,正手打球的角度比较开,所以他很值得中国女乒研究。
只有打赢冯天薇才算实力过关?冯天薇有何魔力,为何女乒拿她当试金石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不久前的一个周末,美国和加拿大最优秀的乒乓球选手云集在加拿大温哥华,展开了激烈的选拔赛,以获得代表本国参加今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格。
在8位美国参赛选手中,只有一位是非亚洲血统,总共有5位选手出生在中国。在8位加拿大参赛选手中,有6位不是出生在中国,就是拥有中国血统。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在乒乓球运动上具有的优势,令全球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但也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放眼世界,几乎所有乒乓球高手都是中国人。这一现象真让人喜忧参半。
“中国人促使我们训练更刻苦,水平也得到提高。”埃立克·欧文斯说,他是此次选拔赛中惟一一位美国本土出生的男选手,“但是,许多人的确不喜欢他们飘洋过海,摇身一变成为美国国家队的成员。”
由于中国乒乓球顶尖高手太多,不少人便在近些年里改变了国籍,以求能加入其他国家的国家乒乓球队。美国等大多数国家都很欢迎这些人,因为是他们让这些国家有机会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在美国,许多人只有在下雨天才会在地下室里打乒乓球。然而这样一来,面对充斥着中国球员的国家队,数量本来很少的本土球迷变得越来越少了,而且这也有可能阻碍本土一流选手的发展。
在广州上个月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约有170位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选手是中国人,约占参赛选手总数的1/4。连日本国家队里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而日本这个昔日的乒乓球强国与中国的关系一向很一般。美国把在今年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期望都押在了高军身上:这位39岁的运动员曾在1992年的奥运会上,代表她的祖国中国获得了一枚银牌。
“如果你去观看波兰与法国的乒乓球比赛,你会发现都是中国人在打来打去。”丹·西米勒说。他是最近几十年来在国际乒乓球界排名最前的美国本土球员之一,如今执教美国男子乒乓球队。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今年2月通过了一项规定:要求中国球员在代表其他国家出战前,必须在该国居住满一段时间,具体计算方法则根据选手年龄而定。举例来说,那些年龄为18~20岁的选手必须在入籍国居住7年,然后才能参加一些国际赛事;而年龄达到及超过21岁的中国球员,则永远不能代表他国参加国际比赛。
这项规定将于今年9月生效,但并不适用于奥运会。不过,如果该项规定导致流向海外的中国选手有所减少,它可能会影响奥运会的乒乓球赛事。“必须行动起来培养年轻人,而不是仅仅从中国引进人才。”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则委员会主席鲁迪·斯波尔表示。
斯波尔承认,他的祖国奥地利也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影响,他本人也同时担任奥地利乒乓球联合会的主席。奥地利国家队拥有在世界乒乓球女选手中排名第18位的刘佳,她12年前移民到奥地利,当时只有13岁,原因是她的母亲认为她没有机会入选中国国家队。由于拥有刘佳以及其他几位中国球员,奥地利在世界乒坛的排名一下子进入了前十名。
加拿大乒乓球协会负责人托尼·凯斯弗则认为此项新规定与全球化宗旨相抵触,有非法的嫌疑。“如果你害怕引进二流的中国选手,那你怎么去与最好的中国选手竞争呢?”他反问道。
惟一能与中国一争高下的就是瑞典,尤其是传奇球员瓦尔德内尔。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约6年的时间里,瑞典选手赢得了许多胜利。其他各国也有一些选手打破了中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不过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培养了如此众多的乒乓球高手。
将代表美国出征今年夏季奥运会的高军,曾在世界女子乒乓球选手中排名第三,当时她还在中国国家队打球。她于1994年停止打球,移民到美国,但几年前又重新拿起球拍。由于在她居住的马里兰州没什么对手,她
回到中国进行训练。“中国选手与美国选手比赛的话,结果会是11∶0。”高军说,“如果美国请一位中国选手上场的话,结果可能比较接近,你想看到哪种结果呢?”
张怡宁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时,裁判为什么要更换她的球拍?
之所以女乒都拿冯天薇来做试金石,是因为冯天薇是非常有实力的,她曾经战胜过很多中国女兵现役球员,现在被列为是中国女乒的头号劲敌,所以打冯天薇成了很多人的目标。
冯天薇一开始是中国女乒的球员,她曾经获得过中国青少年的单打冠军,也选过国家青年队,但是后来却因为一些原因,去了新加坡打球,加盟了新加坡,后来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得到了第八的成绩,在2010年的莫斯科团体赛里面也战胜了中国女兵队,让中国女乒在几十年来第1次丢到了世锦赛团体的冠军。因为他自从出道以来,在场上的状况就一直很稳定,所以成绩也一直都不错,获得过很多公开赛的冠军,后来也战胜过很多中国女兵的现役球员,包括一些顶级的球员,所以现在被列为中国女乒的头号劲敌。
她是一名老将了,按理说他的年纪已经过去了球员的黄金打球期,但他还是靠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还有大赛经验,非常的强大,他从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打球,他在这方面是非常有天赋的,后来是在北京奥运会上真正的出名的,当时在8进4的比赛上,虽然败给了中国的女乒张怡宁,但是那一次表现出来了他很强大的拼搏精神,所以一战成名。他的攻击力不是很强但是防守很好,纠缠能力很好。
后来她两次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刘诗文,因为他出道以来打了很多国际大赛,所以他也是一个以赛代练的典型。他的正手很巧妙,正手打球的角度比较开,所以他很值得中国女乒研究。
急要一篇有关奥运的新闻题材的作文,500+字,新闻要素要齐全,谢了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这个项目我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而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女单之王刘诗雯居然无缘东京奥运女单,足以证明国乒的强大。关于刘诗雯为何没能入选东京奥运女单阵容,在之前的问答我已经有过阐述,感兴趣的球迷可以去阅读一下。
在国乒的历史上,产生了几位大满贯选手。所谓大满贯选手是指在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上同时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而大满贯张怡宁便是其中的一位,然而这位张姓大魔王风光的背后,却有著鲜为人知的故事。关于张怡宁的段子也很多,比如我姓张,是嚣张的张。再告诉女儿金牌随意玩,银牌只有一枚,玩丢了就只能向王皓叔叔去借了等等。今天我们就聊聊张怡宁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呢?
在做客一档《黄金时代》时,张怡宁谈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单1/4决赛时,当时女团的女单比赛,一路走来都顺风顺水。可是在女单比赛时,告知球拍检测数据不合格:球拍表面不够平整,粘胶水过多导致厚度超标。裁判告知她需要用备用球拍比赛,
听到这个消息,张怡宁不啻于晴天霹雳,毕竟好长时间都没有使用备用球拍了,对于备用球拍的性能和使用,张怡宁是一点底都没有。关键是她的备用球拍已经三年没有打过了,球拍的弹性已经远远不够,这样的球拍能克敌制胜吗?
张怡宁谈到了当时的细节,运动员上场比赛都会准备一副备用球拍,这就好比一名武将上战场,除了有擅长的兵刃外,还有备用的防身武器。运动员也不例外,备用球拍平时经常要自己用胶水粘胶皮,次数多了之后,使得主板凹凸不平。
而在正式比赛时,裁判员有权要求抽检球拍。一是惯例,二是防止运动员作弊。当然了,张怡宁这样的运动员怎么会去作弊?女单1/4决赛前,张怡宁认为不会再抽到自己,没有想到在1/4决赛,裁判员却要求她更换球拍。
北京奥运会女单1/4决赛,张怡宁碰到了新加坡选手冯天薇,这名小姑娘以前也是北京的运动员,和张怡宁认识,后来成为了海外兵团。论实力,张怡宁无疑是占据上风的,然而此时距离比赛开始还有20分钟。这个时候也容不得她想太多了。于是就有了到场边与施之皓交流的经典画面。
回忆当时的场景,张怡宁记忆犹新,在这场比赛中,张怡宁打得非常别扭,对于胶皮的厚度吃不准,不敢贸然发力,只能通过旋转和防守来控制节奏,好在张怡宁有惊无险以4:1拿下比赛。
五局比分:13-11、12-14、14-12、12-10和13-11。打了5局前两局打得十分胶著,冯天薇拿下第2局,将比分扳成了1-1平。张怡宁坦言,输掉第2局还好,但如果第1局输掉了,压力会非常大。
当时场上的冯天薇,根本没有想到比分这么接近。张怡宁表示冯天薇当时估计已经察觉到了变化,她以为是张怡宁状态不好,根本没有想到是球拍出了问题。如果知道是球拍的问题,她和教练组一定会采取针对有策略的打法。
最后张怡宁还是凭借著强大的实力,有惊无险地拿下了比赛。比赛结束后,张怡宁显得非常激动,场边的施之皓和场外的李隼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好在张怡宁赢球之后则是如释重负,过了冯天薇这关之后,张怡宁凭借实力,最后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北京奥运会,裁判为何要求张怡宁临时换球拍?
严师助冷面小花夺冠 张怡宁笑到最后
赛场上,张怡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冷”,打球时几乎没见她笑过,总一副酷酷的表情,平时说话也言简意赅,没有任何多余的成分。然而,这副冷面孔的背后,有着一名普通的北京女孩为了心爱的乒乓球运动,风雨兼程20载的曲折历程。
8月22日,张怡宁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赛场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时,她印着泪痕的笑脸映在现场大大小小的四十余块屏幕上,她热情的飞吻印在摄像机的镜头上,她送给家人、教练、队友、师长的拥抱,每一次都激起现场雷鸣般的掌声。那是“冷面小丫”最神采飞扬的时刻。
同样的激情也展现在雅典奥运会的乒乓球女单颁奖台前,那是张怡宁在重大比赛中的第一次登顶,是实现“大满贯”目标的最重要一步。很多人认为那是她真正走出“王楠时代”的标志,是世界女子乒坛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4年后的北京,张怡宁早已是乒坛“大满贯”得主,4枚奥运金牌则帮她追平了邓亚萍和王楠的纪录。
“要想获胜,你必须付出200%的努力。”22日张怡宁走下领奖台后的这句话为她不满26年的人生路做了最好的总结。
1994年底,张怡宁进了北京市体工大队,遇到了她乒乓生涯中除父母、家人外最关键的人物——李隼。“那时我在一队,一直听说二队有这么个小孩不错。1995年全国少年比赛我看了一下,小孩儿球一般,但气质很好,输赢都不动声色。”
除了关于气质的这句评价,李隼当时对张怡宁的看法还有“身体条件一般,但手感很好,就是行动上有些散漫……”某次集训,他悄悄告诉张怡宁,你去打那个队员,输了以后就别出来了;没说什么的张怡宁开始付出比平时多数倍的努力,终于赢了那个实力强于她的对手,也赢得了李隼的认可。
没有这位严师,张怡宁可能不会成长为如今这个技术全面的赛场杀手;没有这位慈师,她也可能熬不过低潮而取代李佳薇远赴新加坡打球。经历过10多年前的那段蛰伏,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张怡宁:15岁时,她在八运会上一鸣惊人,第一场比赛便赢了杨影,接下来又把李菊、乔红、齐宝华“斩”于拍下;17岁时,她是荷兰世乒赛上的小小黑马,女单亚军的头衔让她终于走出事业上的瓶颈期。
然而,胜利总与挫折相伴。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与张怡宁无缘,而从2001年九运会到2003年世乒赛,早已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她也一再与女单冠军擦肩而过。两次,她都在决赛中碰到王楠;两次,她都抢分在先,又在最后关头被王楠翻盘。
那一次,人们第一次看见张怡宁的笑容像夏日花朵一样灿烂。夺得中国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上的第100枚金牌后,她不再否认自己是国乒女队新的****:“当****非常不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会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挑起这个重任,真正做好这个角色。”但正像她4个月后对这句话作出的更正一样,中国女乒的交接班不是哪一场比赛可以完成。
2005年她连赢世乒赛、世界杯冠军,实现大满贯;2006年5月,她带领中国乒乓球女队在不来梅世乒赛上再捧考比伦杯;然而仅仅是那年冬天,多哈亚运会的名单上便没了她的名字,关于状态、关于“雪藏”,一时间外界的猜测甚嚣尘上;转过年,她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半决赛负于郭跃;终于,在2008年初的广州团体世乒赛上,她又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归来的王者”。
和4年前的雅典不同,8月22日的张怡宁不再是孤胆英雄,16强赛淘汰日本偶像球星福原爱,八强赛击败新加坡这回状态最好的冯天薇,半决赛战胜李佳薇,与下半区“内战”中打败郭跃的王楠会合后,张怡宁让北京奥运会决赛变成了一场队友间的较量。
这一战,她将20年风雨乒乓路上的起承转合化作了赛场上的举重若轻。关键性的第四局中她以10∶6拿下赛点,却遭王楠连扳两分,这时她果断地给自己叫了一个暂停,回来便以11∶8取胜。攻下这关键一城,对方的坚强堡垒终于松懈,她以11∶3轻松赢下制胜局。
关于这次奥运会冠军夺金的作文
北京奥运会女单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张怡宁被要求更换球拍,原因是她的底板不平,厚度也超标了,为了赛事的公平,所以选择了更换拍子,不过幸好还是赢了。
其实从比赛场面上看,这场比赛的张怡宁淡定从容,和以往赛事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比分却很接近,不少人疑问,怎么打得如此接近,五局比赛都是险胜2分,比赛结束才知道,原来张怡宁用的是备板。
因为中国的赛事和某个东亚国家的要求还不一样,而我们中国也绝对不会占着主场优势去欺负客人,裁判都是公平公正的,比赛前发现张怡宁的底板有不平,而且厚度超标,二话没说让张怡宁换板。大家都知道球拍之于运动员就好像武器之于士兵,赛前更换球拍对哪一个运动员难度都很大,更别说张怡宁的备板木头已经发硬,海绵、胶皮的弹性也不够,大概有三年没打了,就像鞋底子一样。比赛还没开始,武器就落了人家一截,对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张怡宁的球拍在比赛前半个小时被检查出来不合格,对她本人的压力还是挺大的。那场比赛对阵的双方是大魔王张怡宁与新加坡选手冯天薇。冯天薇也是一位实力强劲,曾经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击败过张怡宁。哪怕张怡宁再自信,面对这种突发状态,也难免慌乱,不过张怡宁不愧是我们的大魔王,拿着板就上了。
这场比赛张怡宁打的很不容易,她要重新适应球拍,还得防范对面这位强劲有力的对手,幸好还是赢了。这场比赛可以看出大魔王的实力有多好了,在短时间内重新适应球拍并且取得胜利,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她从容不迫,内心坚定,犹如一面墙让冯天薇无法攻破,最后胜利夺冠。
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乒乓球队员名单
凭借着王楠、张怡宁和郭跃的出色表现,中国乒乓球女队昨晚3比0击败新加坡队夺冠。由于北京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乒乓球比赛取消了原来的双打项目,首次引进团体赛,这样中国女乒就成为奥运史上首枚乒乓球女团金牌得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金也是王楠的第四枚奥运金牌,他已经追平了邓亚萍的纪录,能否超越邓亚萍的这一纪录,就看王楠在女单中的表现。
王楠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一举夺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她又与张怡宁搭档获得女双金牌。如果王楠能拿到团体和个人赛的金牌,她将以5枚金牌的战绩成为夺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中国队第一个出场的王楠以3:1战胜新加坡选手冯天薇,为中国队先拔头筹。为中国队第二位出场的张怡宁也以3:1逆转新加坡的李佳薇。第三场双打比赛中国组合郭跃/张怡宁的组合以3:0战胜新加坡的王越古/李佳薇,这样中国队就以3比0的比分击败新加坡队,成为了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冠军。
比赛前,王楠还差一枚奥运金牌就能平了“乒乓球队”邓亚萍的四枚奥运金牌的纪录。夺得这枚金牌后,王楠非常激动,升国旗时,她的泪水也闪烁在眼眶内。这是王楠的第三次奥运会之旅。八年前,她是最大热门。但过程并不顺利,好多次在失败的边缘,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韧力扳了回来,两枚金光灿灿的奥运金牌挂在胸前,她笑得很甜。四年前,她也是大热门,但同门师妹张怡宁比她更热。进入八强后,不是冤家不聚头,但这次她惨败给李佳薇,尽管保住了女双金牌,但没有多少人看好她的将来。
或许没有太多人会怀疑中国女乒将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姿态夺得奥运女团冠军,但是王楠仍然不敢大意。因为,她今年以来已经接连负于金仲、唐娜、李佳薇等人了,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三人的球拍上面都有一面是突出速度的颗粒胶皮,这多少暴露了王楠随着年纪的增长体能的下降有点跟不住对手的速度了。
中国作为体育大国,许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而乒乓球作为国球更是人才济济,而国家队名额有限,导致很多运动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入选国家队,为了能参加国际大赛,为了打球,迫不得已加入外国国籍,国外乒乓球员之间的竞争远没有国内激烈,且没有国内资本背后的黑幕更容易争得大赛的入场券,让我们细数那些国外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
1、李佳薇。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6岁开始打球,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1990年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1994年进入北京队,1996年远赴新加坡,成为新加坡队的主力。李佳薇的父亲李万祥,一个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基层教练培养出了郭焱、李佳薇、张雪玲等名将,父亲想培养女儿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李佳薇开始令她刻骨铭心的训练生涯。 而父亲对自己女儿的严苛训练更是让李佳薇想逃离父亲的魔爪,恰好新加坡选择了在北京队打球的李佳薇。对新加坡而言,李佳薇身上具备的潜力与天赋彰显着大好前途。而对李佳薇来讲,选择新加坡唯一的理由是逃离“魔鬼”爸爸的手掌。经过5年的坚持,不断成长的李佳薇逐渐在新加坡乒坛立足,并引起国内的普遍关注。
悉尼奥运会,王楠淘汰了19岁的李佳薇。而在雅典奥运会上,李佳薇则以正手生胶、反手反胶的独特打法淘汰了卫冕冠军王楠,并让同胞记住了自己。新加坡队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半决赛中以3比2战胜韩国队。创造了新加坡队48年来的奥运会最好成绩。2012年12月27日新加坡乒乓球协会宣布,该国乒乓球女队主力之一李佳薇将正式退役。
2、冯天薇5岁开始打球,7岁就开始拿到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冯天薇在2002年就夺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女单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队进入国家二队后,成绩一直不错,正当她自信满满地向一队发起冲击的时候,遭遇了人生的第二次坎坷。第一次一二队升降级比赛,取前10,冯天薇列第11,与一队擦肩而过,直到2007年初,她到陕西训练时,遇到了刘国栋,自此加入新加坡乒乓球队,开始代表新加坡参加比赛,刘国栋对冯天薇施行的是"魔鬼训练"。所有人中冯天薇是练得最苦的一个,就是这样冯天薇获得了北京奥运女团亚军,女单8强。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季军、女团季军。
3、王越古,女,1980年6月10日出生,新加坡乒乓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团亚军,与世界头号女将中国的张怡宁是同一时代的球员。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女团冠军。王越古在13岁时曾入选中国国家二队,两年后还进入中国国家一队。1997年,王越古连败前世界冠亚军王楠和李菊,获得中国全国乒协杯赛亚军。之后由于右脚踝受伤,接受了手术,继而失去了国家队的位置。当时,中国乒协和世界各国有交流球员的合作,中国运动员可以到其它国家参加比赛,推动当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2001年,经过蔡振华的批准,王越古成为唯一一名公派至日本的中国球员,开始在日本打联赛。当时,前国手何智丽在日本是最具实力的球员,名气最大,但是王越古来到日本后,所向披靡,何智丽也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在日本,王越古一打就是四年。在家人统一意见后,选择了新加坡女乒。2005年,王越古来到了新加坡,当时她是新加坡女乒里世界排名最高的运动员。
4、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出生于中国上海,原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由于39届世乒赛上何智丽被要求输给管建华,以增加夺金几率。她却以3:0战胜管建华并夺得冠军。组织十分震怒并决定处罚,后经上级协调免于处罚,但次年被取消参奥资格。导致了她1989年退出乒坛,迁居日本,加入日本籍,改名为小山智丽。1994年10月 日本广岛第12届亚运会上,接连击败前奥运会冠军中华台北的陈静、中国的乔红和世界冠军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好啦,加入外国国籍华人乒乓球队员已经介绍完毕。无论如何,请大家记住在国外还有这么一群为国争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