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昕刘诗雯输了_许昕刘诗雯赛后落泪
1.东京奥运会上,男女混合双打中国惜败日本,日本乒乓球选手针对许昕做了哪些战术?
2.许昕刘诗雯组合乒乓混双遗憾丢冠,奥运决赛四大玄学隐隐体现
3.刘诗雯输给伊藤美诚组合的原因是不是许昕发挥不好?
4.东京奥运乒乓混双失利,是让球让的吗?
5.同样是之前打了双打,许昕能获胜,为啥刘诗雯不行?
6.刘诗雯和许昕痛失乒乓球混双金牌,回国之后两人会不会宣布退役?
我认为混双失利不是许昕和刘诗雯的错!这和女排失利是同一个问题,是领导的责任!为什么对队员的伤势估计不足?为什么不让年轻的队员顶上去?这种太重旧情太看重过去成绩的思想阻挡了冠军的取得!阻挡了新生力量的发展!应引以为戒!
不停限制你,你还总是拿所有金牌,又不是非常有影响力的项目,非要别人不跟你玩了,把项目砍了才开心?
丢掉一两块金牌,让别人看到希望,才是明智的
既然许昕/刘诗雯是一对组合,那么混双失利,就不能说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这对组合输了。
混双,本就挑战性最大!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增设了混双。虽然当时很多中国球迷很高兴,国乒可以多拿一枚金牌。无疑是当时有点太高兴。
因为这个混双设置了一条又一条的限制条件,特别是每个协会只有一对组合参赛,国乒的双保险没有了。因为混双比赛,不像团体赛,团体赛甚至你可以输两盘,混双一上来,就不能有任何可以输的余地,压力太大。
2019年4月份,接受央视《风云会》采访,主持人问哪个金牌不稳,刘国梁说“哪个都不稳”,然后列了一下五个项目,混双排在了第一,也就是说,在刘国梁心中——混双最不稳。
站上巅峰,成为目标2018年奥地利公开赛,许昕/刘诗雯开始搭档,随后开始了强势表现,到2019年世乒赛夺得混双冠军,保持着参赛就夺冠的战绩。
许昕/刘诗雯站上巅峰,也就成为了其他协会的“目标”,别人都憋着劲想去战胜“昕雯联播”组合。无论是2019年亚锦赛的李尚洙/田志希,还是2019年总决赛的水谷隼/伊藤美诚,都曾经把许昕/刘诗雯逼到了绝境。在一次次敲醒警钟。
许昕、刘诗雯、马琳在比赛之后,被刘国梁揪着进行赛后总结也好,赛后训话也罢,这样的画面,球迷都印象深刻。
太顺了,未必是好事到了2021,国乒的直通赛、奥运热身赛,许昕/刘诗雯都遭受到了考验,甚至有一次输给周雨/陈幸同无缘四强。国乒想方设法给许昕/刘诗雯制造困难,让他们做好充足的困难准备。
然而,这一切努力,随着许昕/刘诗雯杀入决赛,甚至到第二局8-1,都化为乌有。因为太顺了,没有什么阻力。特别是决赛对阵水谷隼/伊藤美诚,第一局砍瓜切菜,第二局8-1,有没有球迷和我一样,觉得可以给许昕/刘诗雯直接发金牌了。
这时候,水谷隼/伊藤美诚开始反击了。
以前有过吗?说过许昕/刘诗雯以前被逼到绝境,然后上演惊险大逆转的。但是,许昕/刘诗雯以前在国际赛场,有没有过2-0领先,被别人追平甚至反超的?好像是没有。
于是到了东京奥运会决赛上,当水谷隼/伊藤美诚在0-2落后,以3-2反超的时候,许昕/刘诗雯的心态必然会发生变化。许昕/刘诗雯拿下了第六局,却在决胜局遭遇了溃败。
说到底,这就不能从技术去解释了。
孙颖莎在对伊藤美诚时第三局叫工作人员擦球桌来打乱伊藤美诚进攻节奏,而这一幕也出现在混双第七局2比0时,日本选手也是叫工作人员擦球桌来打乱我们进攻节奏,这一切难道还不能说明混双上我们的刘诗雯和许昕是去趟雷么,在找出日本人除场地外还有多少损招么,如果找不出问题,后面的选手能安心么,能全力以赴么,所以说许昕和刘诗雯得银牌得份量比今牌要重的多!!!
日本人因素被忽略,他们限制我们一对选手,对刘诗雯进行精准研究,她发挥差有原因,不要欺负美女
跟日本人的狡猾和阴险比起来,我们球迷的天真就很容易被忽悠,这混双之所以被从奥运会去掉,就因为此前一直的中国的,但日本恢复后通过几招成功偷袭中国拿下了这枚金牌,一是限定我们只能一对打球,早早知道的刘诗雯后,他们就对伊藤美诚和水鸟进行强化训练,可怜的刘诗雯被打得彻底崩溃,这真要说责任的话,乒乓球队和刘国梁有责任,还是没有意识到一对的隐患,有人说陈梦和马龙就不错。 刘诗雯也31岁了,她的形象真不错,但混双的实力影响太大,本来就是收拍的比赛,居然被伊藤美诚和水谷隼所趁,甚至日本媒体说刘诗雯崩溃都含义怪怪的,显然输了混双就值得深刻反思,不是不能输球,而是刘诗雯太可怜,甚至日本人的嚣张太磕碜了,真的辣眼难看。
福原爱去机场接刘诗雯的时候,他就说日本人要和中国分享乒乓球金牌,最终早早就拿下了混双,当这成为事实后,刘国梁中途就退席走人了,他虽然后来安慰马琳,但不高兴还是很明显,这事实上就是发挥不佳的刘诗雯情绪很低落的根源,她一再道歉,即便没有人说什么,但她绝对能感觉到。 事实上日本人的狡猾在于不是很直白,但我们的行为被一步步识破与利用,她们的双打确实准备很充分,陈梦和王曼昱打平野美宇和石川佳纯就不是很轻松,即便我们的乒乓球水平很高,那么还是有些太轻敌了。
刘诗雯和许昕输掉了混双,确实是刘诗雯没有发挥好,身体有伤是事实,但被对方精心准备了好久一定不要忘记,日本人把这枚金牌精准谋划了5年,我们现在发现都不晚,就怕许多人还单纯怪罪无辜的刘诗雯,她都31岁了不容易,后续对日本队还防备些,不要傻乎乎让伊藤美诚来去自由。
唉,把混双失利责任算到刘诗雯身上是不公平的,双打讲的是配合,所以责任不是哪一个人的,更不能说许昕男双没拉胯,混双就没有责任,其实混双也不是说昕雯组合打的有多不好,只是从备战可能就低估了对手反扑的威力,从而导致日本对手疯狂反扑搏杀时,没有及时调整,想出和有针对性的战术,导致连输三局,乃至输掉整个比赛,其实这也是竞技 体育 的残酷和魅力所在。
不是说因为场地太小影响发挥吗?后期可能完全适应了场地吧……大家都是好的 能进决赛就很了不起。中国人民一定要团结 别人都骑到头上了
球迷别再追责了,事实摆在那里。
许昕在奥运会也曾输过水谷隼,人们都不记得了,他也没有啥心理阴影,更没有躲避他。
许昕就不渴望上奥运单打?就不想大满贯?但是,他不纠结。
许昕不管怎么换教练,他都理性服从,从不感性对待教练,也没有与哪个教练和与不和的传言,更没有得到哪个教练的特殊青睐。
许昕与队友之间的比赛都是心平气和,绝不给队友丢面子的结果。
还不够吗?
补充一条,许昕的人生格局大
我觉得混双的问题,我还是觉得许昕没有打出狠劲,没有主动发动,导致压力全部传导到刘诗雯身上。让刘诗雯去扛水谷隼的搏杀,你觉得能吗?第四局是刘诗雯扛下了,但是第五局体力和状态必然拉胯。
东京奥运会上,男女混合双打中国惜败日本,日本乒乓球选手针对许昕做了哪些战术?
东京奥运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了。因为他们都是属于90后的老将,已经没有再征战奥运会的机会了。比赛的失落也将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即将退役的最后一战,没能拿到冠军这一最高荣誉,将不能让他们的运动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其实人生的道路哪有那么多的完美,只有坎坷和苦难才能长久陪伴我们左右。
刘诗雯是属于那种大气晚成的球员。她在13岁就进入了国家队,14岁都拿到了女双冠军。在当时看来,她就是未来女乒的****。确实年少时候的那几年成绩确实不错。很多人都称她为小邓亚萍,可见她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是随着她成年之后,国乒的道路就变的不怎么顺利。一路坎坷,处处碰壁,就一直与冠军无缘。好在19年的时候获得了世界乒乓球比赛的冠军。让她的命运扭转了回来。真可谓是年少得志,大器晚成。京东奥运会已经到了她最后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刻了。本来信心满满的她,是有望夺得冠军的。但是也是因为大吧,没能把我住这次机会。
而许昕和刘诗雯的情况差不多的。他同样也是道了退役的年龄,这也将是她们最后一场在一起的比赛。搭档好些年的两个人,不久的将来要告别这个舞台,留给我们的只有那无奈的背影。其实对于她们能得到银牌的成绩来说,已经算是很不荣誉了。毕竟刘诗雯前几年受过很重的伤,一直没能把状态恢复到巅峰的状态。再一个就是日本派出了专门针对她们的阵容,就是为了打败国乒不败的神话。
总的来说。她们已经无缘下次的奥运会了。虽然没能让她们的运动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他们依然打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我觉得这不算是一种遗憾。
许昕刘诗雯组合乒乓混双遗憾丢冠,奥运决赛四大玄学隐隐体现
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女混合双打比赛项目上,许昕-刘诗雯不敌日本选手水谷隼-伊藤美诚,遗憾输掉比赛。这并不是偶然,因为日本选手为了赢得比赛不惜学习分析他们打球的技巧,还针对许昕做了心理和技巧类的战术。所以此次日本选手战胜许昕刘诗雯也算是有备而来。
一.日本乒乓球选手用心理战术取胜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这场比赛,看了比赛直播的网友会知道,许昕和刘诗雯不是因为缺少实力输了比赛,而是因为被对方心理干扰,才乱了阵脚。可能日本选手在确定自己迎战的是许昕和刘诗雯之后就布置了详细的战术。对于顶峰的运动员来讲,他们已经经历了太多比赛的锻炼,特别是能代表国家去参赛,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实力是没啥说的,所以能否获胜的关键就是心态。日本选手的实力也很强,根本拉不开太大的差距,成败往往是哪些小细节。体育教练老是说一句话;稳住了心态,就赢得了比赛。
二.用低姿态让许昕放下戒备心理
前两局还是看得比较过瘾的,许昕和刘诗雯配合默契,我们轻松拿下两句比赛。不知道是胜利来得太容易还是日本选手故意隐藏自己的实力,从第三局开始,接连输掉比赛。日本选手顶住开局失利的压力,一直牵制许昕,破坏他们的默契,而许昕和刘诗雯开始频繁出现失误,不管是接球还是发球,越往后打的越差,溃不成军。是他们的技术出现问题了吗?其实不是。日本选手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如许昕的,就是因为许昕在比赛中不能随机应变,转变自己的打球方法,被对方追着短板一直打。比赛就是这样,不能看开局,也不能只看结果,笑到最后才行。
三.没有常胜将军,我们接受事实
许昕和刘诗雯输掉比赛的消息铺天盖地,我对此的心情是气愤和坦然。气愤是因为本该我们的金牌被别人拿走。哪怕是输了比赛,我们也得到了银牌,但这与我们的精神不符,因为要做就做最好,特别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一定要拼尽全力做到最好。坦然是因为,虽然我们的乒乓球综合实力特别强,可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不能把一次的输赢看得太重。只要尽力,即使是银牌,我们也为你们感到骄傲。
刘诗雯输给伊藤美诚组合的原因是不是许昕发挥不好?
关于乒乓球世界大赛的决赛,尤其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奥运会,一直有“四大定律”的说法。
冠军的心态就是比亚军好;冠军的发球就是比亚军好;冠军在决赛前经历过恶战;“收山”传奇难如愿。
许昕刘诗雯组合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上丢冠,似乎再次验证着大赛决赛的隐含定律。大赛决赛向来不是拼技术的比赛,一些玄学上的因果似乎作用更大。
先说第一定律:冠军的心态。
对于邓亚萍、张怡宁、马龙等实力碾压对手的大魔王选手,好心态就是霸气和自信;而对于实力在伯仲之间的对手, 好心态其实是:实力处于均势,名声略在下风,以争胜为乐,却不怕输。
以男单为例,1988年男单冠军刘南奎、1992年屡输盖亭的瓦尔德内尔、1996年总打不过王涛的刘国梁、2000年几乎不赢老瓦的孔令辉、2004年令人大跌眼镜的柳承敏、2008年貌似技术落后于王皓的马琳、2012年的出林乳虎张继科,2016年还在赶超张继科的马龙,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靠心态优势逆转细微的人气差别。
女单方面,1988年的陈静、1992年的邓亚萍,以及2016年的丁宁,也符合这个特点,鉴于女单出现了现象级的大魔王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因此,剩余的冠军是实力超然带来的信心十足,不在“心态逆转”之列。
双打方面,1992年的王涛吕林、2000年的王励勤闫森,也都不是最热门的人选,然而却阴差阳错,保持着“实力处于均势,名声略在下风,以争胜为乐,却不怕输”的心态优势。
此次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战,仅从伊藤鬼魅而轻松的笑容来看,心态优势的天平偏向就十分明显了。
第二定律,冠军发球就是比亚军好。
能杀到奥运决赛的球员,论实力已经是当世顶尖,在竞争最白热化的时候,发球好往往成为积攒微弱优势的关键因素。
发球好的赢了实力强的,这样的“下克上”,不仅在奥运会,其他大赛也有反映。
我国第一个男子单打大满贯刘国梁,就是一个典型的发球天才,在其同时代,王涛、孔令辉更有实力均衡的“中正范儿”,但是发球“鬼才”却接连抓住大赛机遇,率先登顶。
后来,众所周知,乒乓球经历了一次改大球以及发球规则的变更,大大削弱了技巧型直板选手的发球优势,刘国梁也陷入削发难以明志的困境,挣扎一番后退役转型。
本次混双决赛,伊藤毫无疑问是女子发球第一高手,而水谷隼堪称隐藏的发球大师,许昕发球虽有优势,但已经被反复研究,尤其是决赛之前的一路横扫,许昕成为发球坑对方女选手的大师,未曾遇到与之匹敌的前三板高手,而刘诗雯向来不靠发球取胜,两相对比,我们不仅发球处于劣势,而且我明敌暗,劣势比想象得更大。
第三,在大赛中,决赛前经历过恶战的往往比看起来更强大。
如果一路顺风顺水走到决赛,任何人都难免存在状态调整的问题,决赛前的恶战洗礼,反而更能激发强烈的斗志,在气势上更胜一筹。
1988年的陈静率先经历了半决赛的外战,完成确保金牌不会旁落的关键战役;1996年的刘国梁在半决赛中几乎每局都要用中式直拍面对欧洲弧圈罗斯科普夫的炮轰,2004年柳承敏是在半决赛中干掉了中国乒乓球队的最大假想敌老瓦,2008年的马琳在半决赛对决当时几乎毫无弱点的王励勤。在走入决赛赛场之前,这些选手已经经历过真正意义的挑战,并通过这些挑战释放和找到了状态。
许昕刘诗雯本次比赛在决赛前,几乎没有遇到真正意义的抵抗,直到决赛,才开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面对逆风球。两人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但直到走进决赛赛场,已经好久没有闻到真正的血腥气息。
日本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则不然,他们经历了四分之一决赛挽救七个赛点的大逆转,面对实力超群的中国台北组合,更是轻松过关,这种用实战调整出来的战斗状态,绝对是许昕刘诗雯所不具备的。
最后,“收山”传奇难如愿。
对于经历过辉煌的老将,当他们默认某届大赛是他们的收山之作,期待以荣誉结束运动员生涯的时候,心态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导致传奇“收山”难如愿。
2000年的刘国梁、2008年的王励勤、王楠,2016年的张继科李晓霞,都堪称乒乓传奇人物,又带着一种“最后一届奥运”的收山使命。假如收山之作完美落幕,整个生涯都显得更富传奇色彩。
然而,运动员一旦有了这种收山心态,往往不自觉陷入保守、怕输、低迷的状态,领先狂不起来,落后拼不出来,差着一口气,看年轻的后辈笑着跳着超越自己,“收山”常常成为不完美的绝唱。
对比之下,要知道2000年的孔令辉、2008年的张怡宁、2008年的马琳、2016年的丁宁,虽然在事实上,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奥运会夺冠,但在他们夺冠的那一刻,是未曾想着以本次比赛收山的。
而许昕刘诗雯组合,从年龄和打法上看,几乎都无可能参加下一届奥运,这几乎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刘诗雯的情况更加特殊,她是第一个获得了最近一次世乒赛单打冠军却无缘奥运单打阵容的国乒选手,教练组非常希望,以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奥运混双冠军,来弥补她失去争夺大满贯机会的损失。如此,这种职业生涯末期的补偿意味就更为明显。
综上,在本次奥运乒乓球混双决赛之前,一些玄之又玄的因素,已经悄悄偏向了日本组合,心态、技术、状态,其实暗含着日本队的诸多优势。
可能,无数乒乓球迷都希望时光倒流,有人告诉第四局第五局的许昕,不要一味拉下降期的远台弧圈了,对手一旦防住,就是一个借力的攻势。看遍技术分析,似乎这是中国队唯一的能称为技术层面失误的环节。
然而,一切都没有如果。
东京奥运乒乓混双失利,是让球让的吗?
东京奥运和第一个乒乓混双金牌的抓举是在中日之间展开的。赛前,日本誓要夺得混双金牌,郭萍对夺得第一枚奥运会混双金牌充满自信。然而最终郭萍许昕/刘诗雯以3: 4落败,在2: 0的大比分前被伊藤美诚/水谷隼逆转,非常可惜。就实力而言,新文组合略强于日本组合。团体、单打、混双5枚金牌中,日本只要混双,冲击金牌的可能性最大。但结果是日本队如愿以偿。仔细分析,混双失金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
1、昕雯组合背负了方方面面各种压力就实力而言,我们应该占据上风。昕雯组合此前从未输给过水谷伊藤,因此也备受教练组和球迷的期待。特别是我们决心要拿下第一枚奥运会混双金牌,所以温心压力很大。因为想赢又怕输,所以会有侵略性和稳定性,所以放不下。而水谷伊藤不怕输,没有压力,很容易投入战斗,给他一个机会。
从第三局开始,伊藤美诚和水谷隼明显改变了战术,开始战斗,频频得手,士气大增,从“伊藤诡异的笑”、“水谷狰狞的叫”就看出来了。而昕雯的压力急剧增加,失误也开始增多,导致她在决胜局输掉三局,崩溃。
2、刘诗雯身体、竞技状态尚处于低谷假设刘诗雯2019世乒赛,这次击败日本队毫无悬念。两年前,世锦赛是刘诗雯复出后的一大亮点。就连丁宁和陈梦都夺冠了(很多高尔夫球手还记得刘诗雯给了他们俩一个鸭蛋),有王者归来,凤凰涅槃的势头。可惜的是,从2020年初开始,刘诗雯就一直饱受重伤,然后退役休养,直到2021年初。回国参加比赛后,成绩平平,表现出信心不足。两场奥运模仿赛均在单打四分之一决赛,刘诗雯分别被朱雨玲和何卓佳0: 4淘汰,而一度输给周瑜/陈幸同止步四分之一决赛,一度输给王/获得亚军。
刘诗雯三次对阵伊藤,最后两次也都输了。按照惯例,刘诗雯被选为奥运名单中的世锦赛冠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身体和竞技状态来看,刘诗雯并不是最佳人选。至少,王曼昱的状态比刘诗雯好。去年,王曼昱在决赛中以4: 0击败伊藤。今年5月,王曼昱在奥运直通车赛第二站接败陈梦和孙颖莎。可见王曼昱正处于最佳状态,充满自信。假设是余,伊藤的心里肯定害怕三分在先。
3、昕雯组合前三场竞赛都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尚未进入最佳状态在这次奥运会比赛中,温心队幸运地抽到了很多钱。决赛前,他们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选手。三场比赛都非常顺利地获胜,来自日本、台北、德国、韩国和香港的最强球队都没有交手。另一方面,日本水谷伊藤集团一路苦战,拿下了所有对手:奥日集团、德国集团、台北集团,尤其是四分之一决赛对阵德国集团。
在大比分落后1: 3,决胜局落后2: 9的情况下,逆转并最终击败德国小组赛,令人震惊。这样形成的结果是,新文组合虽然进入了总决赛,但还是没有完全进入最佳状态;经过几场硬仗,水谷伊藤集团不仅打出了技战术,还打出了勇气自信。这时总决赛相遇,一方状态不佳,另一方状态神勇,绝对对我不利。
4、场边教练指导不够给力第三局后,新闻组合出现了一些问题:技术单一,战术思路不清晰,尤其是对方开始打起来的时候,我们却无法调整战术,改变打法,在决胜局中一直打下去,这些都是非常被动和艰难的。赛场上的教练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来没有做出明确有效的回应。此外,第二局,日本队从1: 8追到5: 8追了4分,教练此时叫了暂停。
虽然不能说叫错了,但从接下来几场比赛的情况来看,可能叫得太早了。第345局最关键的比分不能叫暂停,决胜局开局一直落后0: 8,只能是焦灼,不能叫暂停。但是许昕可以提出桌子上有汗,要求裁判擦擦,调整比赛节拍(日本队一共提出过三四次),说明我们赛前准备不是很充分,许昕当时脑子有点乱。
5、我们在几个主要战术重点上没有找到打破口从战术上看,整场比赛双方都在绕两个中心战术:一个是中远台许昕圈球。中远台湾的许昕圈是主要得分手腕。前两场比赛,水谷隼和伊藤都抵挡不住。但从第三局开始,日本队调整战术,主动打许昕圈球。一开始,还是有一些错误。后来,他们频频成功。水谷隼打前场,伊藤打高点。
反而让刘诗雯无法抵抗。输了几分后,许昕有了顾忌。第二是伊藤多变的发球。每次接到伊藤刘诗雯的发球,我都是经常往高处跑,然后水谷隼大角度拉许昕反手。这应该是日语组合的一个基本套路。然而,它们之前一定在与德国和台北的比赛中被频繁使用。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找到破解它的方法。此外,前两局许昕以多变的发球和直传对日本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这些威胁在最后几局几乎看不到。
6、我们搞了两次奥运直通赛为日本研讨国乒提供了材料今年5月,郭萍组织了两场东京奥运直接比赛,奥运选手全部参赛,完全模仿东京奥运赛制,并进行直播,为日本讨论郭萍提供了最好的素材。通过反复观看比赛视频,日本可以全面、细致、准确地讨论郭萍每位选手的技术优缺点和基本战术套路,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破解方法。而日本选手却悄悄蹲下,闭门练球,认真学习发球和新的技战术套路,为正式比赛做准备,来得让我们措手不及。
同样是之前打了双打,许昕能获胜,为啥刘诗雯不行?
说让球的是在搞笑!!!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块混双金牌,是具有划时期意义的,中国队是不可能让的!
确实,世界乒乓球的开展不能中国一家独大,奖牌什么的,还是要给其他国度一些希望,不能次次金牌都是我们的!
这样就没有人和我们玩了,这个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也是正常的,但假如说由于这样,就让球给其他国度的运发动,防止显的过于虚假。
许昕,刘诗雯和伊藤美诚,水谷隼这次的东京奥运会混双决赛,我全程直播看完了,一分都没有落下。
我觉得许昕刘诗雯在2比0抢先的时分,我也曾一度以为应该会4比0拿下对手,由于依照之前的战绩来看,许昕刘诗雯不论是上风还是下风,都没有输过伊藤美诚和水谷隼。
但是在2比0之后,伊藤美诚和水谷隼开端追分,追到了2比2平,而且在追的这两局中。在局点上一度抢先我们的许昕,刘诗雯,我不断以为就差1,2分,许昕,刘诗雯应该是能逆转,他们以12比10,以至13比11,14比12等等高的比分点拿下对方,但是完整没有,这两局,没有逆转的意义,都是很正常的就输掉了竞赛!
接着水谷隼和伊藤美诚打到了3比2,在第六局的时分,许昕,刘诗雯状态回来了,假如我没有记错的话,仿佛是以11比4还是11比5拿下了第六局的成功。
看到了第六局的方式,我真心以为许昕刘诗雯一定会在第七局拿下竞赛,由于水谷隼伊藤美诚3比2抢先许昕刘诗雯,但是许昕刘诗雯逆转了一局,可能在自信心上以及场上的优势会比拟大,但我真的没有想到第七局一上来就0比8落后。
就像张怡宁说的,第七局一上来觉得十分的不正常,许昕刘诗雯明明逆转了一局,应该是自信心倍增,由于如今双方是同一同点,反而许昕刘诗雯觉得更放不开了,打的太过激进。
其实看完好场竞赛,我个人的一个觉得就是许昕和刘诗雯,其实打的都挺好,刘诗雯呢,也救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球,许昕呢,全台跑动调动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但至于为什么说输了,很多朋友说是由于刘诗雯的回球质量不高,才给了伊藤美诚还击的时机,然后许昕失误,这个说法其实也很正确。
不过双打竞赛历来都是两个人的事情,不能只怪一个人,我觉得这次混双竞赛固然输了,确实是很可惜,但我觉得没必要去指摘他们。
等待接下来的西平安运会吧,希望许昕刘诗雯能拿到全运会的混双冠军,为本人的混双生活画上一个句点吧!
刘诗雯和许昕痛失乒乓球混双金牌,回国之后两人会不会宣布退役?
因素很多,男女有别,对手不同。许昕是1990年的,今年29岁了,刘诗雯是1991年的,今年也28岁了,两人都是国家乒乓队的老成员了,都是参加过男女混合双打的成员,两人有很多的相似性。因此,难免被爱好体育,关注体育的人拿在台面上做对比,评价他们的实力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两个人都同样很优秀,只是他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处境,所以我们无法非常精确的对比他们的实力,我们只报以鼓励的心态就好了,不要过于苛刻的深究下去。
一、性别差距首先来说,许昕和刘诗雯,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真的不是性别歧视,男性和女性差距是很大的,在构造上有特殊性,在比赛过程中,男女的性别差距会给比赛带来很多的变数,所以这就会成为比赛输赢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且男女有别,身体素质更是没法比,即使两个人都是国家队的运动员,都有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帮他们调理身体,也有专业的教练指导他们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但是两人也还是有很大的身体素质上的差距。许昕的身体素质不说比刘诗雯太强到哪去,但是作为一个男性,体力和耐力上一定比刘诗雯强很多,这就是导致他们俩差距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对手他们两人之间面对的对手是不同的,刘诗雯输给了陈梦,这确实让我们这些观众想象不到,但是从之前的交手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刘诗雯的胜率偏低,本就在陈梦面前处于劣势。所以说许昕和刘诗雯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再者说,刘诗雯因为年龄逐渐的增大和她打法的落后这都导致她的成绩并不是很好,这可能是教练的问题,也可能是她自己的天赋未到,也许只能说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总而言之,不要因为刘诗雯输球就开始抨击她,毕竟上文说到刘诗雯确实年龄偏大了,打法又比较落后。因此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又或者说,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人。
宣不宣布退役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认为这次输得憋屈,不服气,还要苦练一番以雪前耻,他们可以选择不退。我想,乒协也不会多了他们,毕竟他们从小练球,多年征战,胜多负少,为国为己争得了不少荣誉。如果继续服役,他们参加下届奥运会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不过有机会做个教练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他们考虑退役,也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竞技 体育 本身就是一碗年轻饭,他们都已年届三十,也可以退役了,毕竟体坛少有常青树。退役后可以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同时,他们也可以在新的领域另谋高就。
纵观昕雯组合与日本组合的决赛过程,一不是输在技术上,二不是输在气势,而是输在气力上。可曾见,前两局昕雯组合气势如虹,势如破竹。被日本组合连扳三局后,被迫破釜沉舟拿下一城,可是到了第局被打了个8比0,不是力不从心又是什么?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国内直通赛和热身赛上就有过两次,而战胜昕雯组合的选手,都比他们要年轻得多。而乒协在强调运动员经验技术的同时,却忽视了年龄结构,也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但愿昕雯组合不要受此次失利影响,重振雄风,抱得团体冠军金牌而归。
背
小枣会退役吧 ,小枣为国家争得过很多荣誉,偶尔失利也很正常,不要难过,祝福小枣!
东京奥运首枚混双金牌丢落,许昕、刘诗雯已经竭尽全力。
没有人比许昕、刘诗雯更想拿到这枚混双金牌,但两位30+的老将确实尽力了。从2:0领先到最终4:3被逆转,并不是许昕、刘诗雯体力上出现了问题, 而是技术实力上日本已经具备搏杀掉中国的能力。
1.许昕高吊弧圈被日本队适应,刘诗雯近台快攻已发挥到极致。 之前,“昕雯组合”能够保持对伊藤、水谷隼的全胜, 就是因为伊藤的生胶来弹击许昕侧拐高吊弧圈时,难度太大,失误率太高; 而早已不在巅峰期的水谷隼中远台的反拉能力有明显下滑。为了避免之前在中远台相持阶段再度陷入被动,伊藤、水谷隼在混双决赛中加大了近台搏杀的力度,不让许昕的中远台强力反拉发挥出来。 而在制约“昕雯组合”上,日本队在先失2局之后,也做出了战术上的调整。
首先,面对许昕的高吊弧圈, 伊藤不是冒着巨大风险去直接弹击,而是采取磕挡的办法来减少失误丢分, 以避免像前2局那样溃败;另一个策略就是水谷隼在接发球时, 直接快撕到许昕的反手位, 许昕正手中远台的反拉能力天下第一, 然而他反手直板横打却是“半路出家”,远远达不到王皓的水平。 况且,王皓的直板横打能够与欧洲的力量型选手反手对轰、对拉, 也是基于在近台。 许昕退台2到3米后,他直板横打的威胁、稳定性都是远远下降的。 因此,伊藤、水谷隼就是把线路攻击到直板选手许昕的反手位, 一来让许昕增加失误率,二来也降低了他正手拉球的机会和杀伤力。
日本能拿下中国混双, 并不是靠一味瞎搏, 而是有策略、有针对性,并能具体执行到位的。实际上,40+大球之后, 国乒在近台前三板速度上没有日本快, 经常是被压着打、拍着打,直到四、五板之后才有还手之力;而面对欧洲选手,大球速度比之前小球下降了30%, 欧洲人也能跟上国乒的节奏,力量却比我们大。 在欧洲和日本的双重夹击之下,国乒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拿下混双金牌。 我个人觉得,刘诗雯、许昕能拼下这枚银牌实际上也挺宝贵的。
许昕、刘诗雯大概率会参加东京后的全运会,世锦赛是否参加未定。
东京奥运会后,9月份还有全运会乒乓球的赛事,而国家队球员都是各省队的一号选手,退役之前也基本上是替队打完全运会。至于11月份的美国休斯敦世锦赛, 许昕、刘诗雯参加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
1.许昕单打已无优势,刘诗雯打世锦赛也未必取得佳绩。 许昕在2019年世锦赛时,避开马龙、小胖分在了上半区,而这么好的签运他竟意外负于了欧洲选手西蒙高茨。现在由于台内暴拧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从接发球第一板,横板选手就能直接拧起来。所有人打许昕的办法就是, 直接拧到其反手位,要么逼入放高球,要就第二板撕向正手大角,让许昕只能望球兴叹。
许昕在技术打法已被人破解的情况下, 他参加东京奥运会后的世锦赛的可能性并不大。 刘诗雯目前状态有所恢复,但她要像2019年能送丁宁、陈梦11:0夺冠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面对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等年轻选手, 刘诗雯在力量、质量上已明显处于下风,与伊藤美诚在单打上又有3年多时间未交手。 即使刘诗雯有心参加世锦赛,她的单打成绩也不会太好。
一次的失败不能代表以前的成绩,更何况还是银牌。说实在话,这次奥运会结束后小枣和许昕都应该到了退役的年龄,若是不想退也应该考虑退了,因为在你们的后面还有很多球技好品德好的球员而没有机会表现呢。给他们让让路也是责无旁贷的。
奥运银牌也不是枉获的,大家应该尊重运动员为此付出的辛苦和劳累。
退役不一定,但是国家队应该没有机会了,刘诗雯大赛实在不行,虽然昨天许昕发挥也不好,但是丢掉混双金牌确实挺心痛,没办法,养狼计划确实威胁到了国家队,不过这也许对乒乓球是个好事,不然的话奥运会早晚取消
两人都过了三十岁,回国应该会退役了。
两个人已经非常优秀,拿过很多冠军,虽然本次奥运混双只是银牌,那也是为国争光,不应再苛责甚至网暴。
刘诗雯退役吧!进修学习一个时期,找个对象把个人问题解决了,年龄不小了。把家庭建起来,完成好人生的重要阶段的转变!祝福她!
许昕则需要根据乒乓球队的所需来决定下一步计划。
这是肯定的。这次失利以后,他们的心气也没有了,没有了那口气,还谈什么是内因。该退则退,看看人家王涛是怎么舍得的。再说了,激流勇退,给新生力量让道,也是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贡献。
许昕不一定退役,刘诗雯应该能宣布退役。
小枣,这么多年一直拼搏在比赛场上,拿到了20个冠军,已经名列前茅了,也该休息休息,考虑考虑个人问题,成个家,再培养个接班人,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