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最后一圈,奥运会最后一个比赛项目马拉松
1.马拉松最后颁奖为什么?
2.马拉松!如果马拉松跑完了最后一名都会有奖金吗!第一名是金牌还是奖金!
3.马拉松多少米开始冲刺
4.半马是多远?如何计时?
5.全程马拉松一共有多少公里
6.推利马的人最后是不是死了?
在1500米以上比赛中最后一圈时应以信号通知每名运动员。通常以铃声作为信号。1500米赛跑是田径竞赛项目之一,属于中长跑的一种。分为男子1500米赛跑和女子1500米赛跑,是奥运会田径比赛项目之一。
马拉松最后颁奖为什么?
是的。
1912年7月14日的中午,烈日烘烤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第5届夏季奥运会的马拉松赛在此拉开了序幕。起跑线上,35名选手还未起步就已汗流浃背了。随着一声发令枪响,选手们都忙不迭地簇拥在一起赛了起来。不多一会儿,彼此间距离便拉开了。
由于酷热难当,有一半选手退出了比赛。第一位到达终点的是原籍爱尔兰的南非人麦克阿瑟,成绩为2小时36分54秒8。紧接着,大多数运动员也一个挨一个地赛完了全程。约摸又过了一个小时,第34名运动员、挪威的奥?奥尔森终于赛完了全程。这时,赛场上只剩下最后一名选手了,终点线上的裁判员们耐心地等待着他的到来。可是等啊等,不知等了多久,始终不见人影。这时,大会组织者已查明,这位未到终点的运动员是个名叫金栗志藏的日本人。大会组织者马上与警方取得联系,要求协助找人,同时通知电台播放寻人启事。
正当赛场内外为寻找金栗志藏忙得不亦乐乎时,金栗志藏本人却早已安然无恙地在一位好客的瑞典人家里大喝饮料、美酒。原来金栗志藏在这次马拉松赛跑中开始跑得很不错,可是由于天气太热,他渐渐体力不支,很快落在了最后10名左右的人群里。他一面坚持跑着,一面在四处张望,心想:要是有个善人送来什么饮料喝喝该有多好啊!忽然,他看到有家瑞典人在花园里野餐,他不假思索地跑了过去,向那人比划着,表示想喝水。当他接过瓶子,把余下的覆盆子果汁一饮而尽时,原先落在他后面的运动员都先后超了上去。
这时,他望着一个个远远而去的对手,心里一急,喉头的干火又蹿了上来。他还是感到渴。那家瑞典人已觉察到这位运动员还没喝够,便打着手势请他去家里喝个够。金栗志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欣然前往。不仅喝了个痛快,还美酒佳肴地饱餐了一顿,然后乐不思蜀地倒头便睡。他醒来时,天已经太晚了,不能再返回到比赛中了。这家人给他一身衣服,并且送他登上了去斯德哥尔摩的火车。金栗志藏感到很尴尬,便悄悄地乘船返回了日本。
金栗志藏到底去了哪儿呢?有人说他一直在跑着,试图找到返回体育场的路;另一位目击者说,人们最后见到他的时候,见他一手抱着一个漂亮的瑞典姑娘……
1962年瑞典马拉松赛是金栗志藏失踪50周年纪念日,一名斯德哥尔摩的记者被派遣到日本,去寻找这位令人困惑的选手,这名记者经过多方打听调查,发现金栗志藏在日本玉名镇一所学校教地理。金栗志藏原先不知道他在瑞典已达到了被崇拜的地位。听了记者的叙述后,十分感动。几年后,76岁的金栗志藏返回斯德哥尔摩开了一家百货店。后来,他被带到奥林匹克运动场,瑞典人高兴地看到他慢跑撞线,完成了他54年前开始的马拉松比赛。
马拉松!如果马拉松跑完了最后一名都会有奖金吗!第一名是金牌还是奖金!
奥运会总是要把马拉松比赛留到最后一天进行,并一定要在隆重的闭幕式上为马拉松比赛的优胜者颁奖。之所以如此尊重这项运动,因为它是奥运会的一种象征。
是马拉松的传奇,最初启发并奠定了奥林匹克的信仰,铸造了她的灵魂。世界上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体育单项世界杯、锦标赛,为什么人们独尊奥运?就因为她通过体育表达一种理想,一种超越经济、政治和地理概念上的精神追求。
马拉松运动告诉人们,对于一个真正的奥运冠军,最重要的不是赢得了金牌,而是锻炼出一种像金子一样沉重而明亮的人格。忠诚、互助、友爱、团结、坚持,以难以置信的性格和力量,克服成功道路上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
在奥运会临近结束时,大家依旧集结在五环旗下,真正的奥运精神正在我们手中传递
马拉松多少米开始冲刺
都有奖状,单只有前三名有奖牌和奖金,第一名奖金最多还有金牌
马拉松(Marathon)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当宣布雅典承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顾拜旦的朋友、法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雷亚(MichelBreal)建议,为了纪念斐里庇得斯,应该设立从马拉松跑到雅典的比赛。很自然地,希腊人热烈响应这一纪念他们英雄的赛跑。布雷亚(Breal)要为马拉松赛获胜者颁发一个奖杯,另外,一名希腊富有的收藏家卢尼斯·兰姆布斯(LonnisLambros)将为冠军额外献上一个古花瓶。 不安的医学专家怀疑在炎热的天气下,在尘土飞扬中进行25英里赛跑会危及赛跑者的健康,据说已有3名马拉松选手死于训练中。但这一切没有阻挡希腊人赢得第一名的决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1896年3月10日,他们安排了一次全距离的预赛。查理劳斯·瓦斯劳克斯(CharilaosVasilakos)以3小时18分的成绩打败了另外11名当地选手。为了组建最好的团队,官员们两周后又进行了第二次预赛。这次查理劳斯·瓦斯劳克斯以3小时11分27秒的成绩获胜。虽然奥运会报名已经结束,另外几名选手还是被列入希腊队的名单,其中包括斯皮里东·路易斯(SpiridonLouis),他在第二次预赛中获得第5名,成绩是3小时18分27秒。 路易斯是送水工,他每天要走几英里送水。这位24岁的年轻人早就梦想能成为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在比赛前夜,他斋戒祈祷;在正式比赛那天,他吃了一整只鸡补充斋戒时消耗掉的体能。 在17名马拉松选手中,13名是希腊人,外国选手中有竞争力的是埃德温·弗莱克(EdwinFlack)。他是住在伦敦的澳大利亚会计,他已赢得800米冠军,马拉松赛前一天又赢得了1500米冠军,但是他从未跑过10英里以上的距离。美国的亚瑟·布莱克(ArthurBlake)在1500米比赛中获得亚军,法国的阿尔宾·勒姆斯奥斯(AlbinLermusiaux)获得季军。此外,构成威胁的还有匈牙利的盖乌拉·克纳(GyulaKellner),他是唯一跑过这么长距离的非希腊人。 从雅典奥运会开始到马拉松赛为止,希腊队尽管人数占优势,但还没有取得任何一场比赛的胜利。为了确保希腊人在马拉松赛中获胜,新一轮的激励开始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官方颁发的奖杯和古花瓶,还临时决定提供给获胜者(当然只是对希腊运动员而言)一桶甜酒和终身免费的衣服和理发。巧克力厂主许诺为获胜者提供2000磅巧克力,而奥运会捐助者乔治奥斯·阿维奥夫(GeorgiosAveroff)甚至许诺把女儿嫁给赢得马拉松赛的希腊选手,嫁妆为100万德拉克马。奥运会的业余性质结束了。 比赛前夜,参赛者被马车送到马拉松桥,住在一家旅店。当10多万人拥挤在奥林匹克体育场,期待着希腊人胜利时,25英里以外的一小群村民在观看起跑。帕帕蒂阿姆安鲍斯勒斯(Papadiamantopoulos:∏απαδιαμαντ?πουλο?)市长作了简短的讲话,实际上就介绍了他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向空中开枪,下午2点,选手们上路了。 法国人勒姆斯奥斯从出发起就健步如飞,紧跟其后的是自行车队以及运送裁判和医生的马车队。到达皮克米村时,他跑了一多半的路程仅用了惊人的55分钟,领先他的劲敌弗莱克几乎2英里。布莱克排在第三位,克纳排在第四位。希腊人好像在静静地等待时机,他们相信领先的四人组在到达雅典之前很快会衰落下去。路易斯穿着家乡村民捐赠的鞋子第六个到达皮克米村时,喝了一杯酒,对观众说:“一切会按计划进行的,会轮到我的。” 出了皮克米村是上山的路,领先者们开始后悔当初不该速度太快。布莱克在出村子不到1英里的地方退出了比赛。克纳被瓦斯劳克斯和勒姆斯奥斯超过,身体也开始难受起来,但是他到达帕里尼村时还是领先的。激动的村民为他戴上胜利的花环,结果证明他们高兴得太早了。不久,勒姆斯奥斯的体力惊人地衰退,而且意外地被一名法国自行车手撞倒,因此,弗莱克超了过去。酒精按摩没能使勒姆斯奥斯恢复过来,虽然他继续比赛,在21英里标志牌前,他摔倒并被送上了救护车。 同时,弗莱克很自信自己能够获得冠军,就派一名自行车手去体育场宣布他即将胜利的消息。等在体育场的希腊人闷闷不乐地接受了这条消息。他们没想到,路易斯计算得很好,在出阿木比劳克比(Ambelokipi)村后就加速了,他正在迅速接近这位澳大利亚人。离终点还有5英里时,路易斯快速地超过了精疲力竭的弗莱克。体力不支的弗莱克又坚持跑了2英里,当他步履蹒跚时,他的助手请一名希腊观众防止他摔倒,而他本人则跑去找毯子。在昏迷中,弗莱克(Flack)认为自己被打了,他在他恩人的脸上回敬了一拳。他很快退出了比赛,人们不得不用鸡蛋和白兰地去救醒他。 风尘仆仆的帕帕蒂阿姆安鲍斯勒斯市长奔向体育场内的皇家包厢,向国王报告这一消息。消息很快传开了:一名希腊选手要赢得奥运会马拉松赛的冠军。欢呼声响彻云霄,炮声宣布领先者接近体育场。挤过疯狂欢呼的人群,路易斯的身影出现在体育场大理石入口处。后来顾拜旦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好像整个古希腊与他一同进入体育场。前所未有的欢呼声响了起来。"希腊王储康斯坦丁冲向跑道,陪他跑到终点。贵宾看台上的妇女们摘下珠宝雨点般地扔向获胜者。到达终点时路易斯已经精疲力竭,但是他还是鼓足力气向国王鞠躬,快乐的国王挥动着海军帽向他还礼。 路易斯以2小时58分50秒的成绩第一次用不到3小时的时间跑完了正式的马拉松赛。瓦斯劳克斯赢得了亚军,比路易斯多用了7分钟;斯比瑞顿·柏勒克斯(SpiridonBelokas)获得了季军。东道国在马拉松赛中获得了大满贯。但是克纳控告柏勒克斯在快结束时乘车。王储调查了此事,柏勒克斯承认作弊,并被取消了季军资格,匈牙利人上升为第三名。 民族英雄路易斯到处受到盛情款待。在颁奖仪式上,他正式接受了冠军奖杯和一个画着一个古代奥运会赛跑者的古花瓶。他慷慨地把这个花瓶捐献给了一家博物馆。激动的国人继续给他各种礼物。因为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不能和阿维奥芙(Averoff)**结婚了。国王坚持要奖赏他,他要了一匹马和一辆马车,用这辆马车能把淡水从他的村子马洛斯(Maroussi)运到雅典。 谦逊的路易斯创造了一个新的希腊神话。他的故事使"像路易斯那样出发"成为希腊的一句成语。路易斯在史诗般的胜利之后,静静地回到了马洛斯,他拒绝了所有的免费衣服、饭菜和理发,从此再也没参赛过。1936年他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了柏林奥运会,4年后,他去世了,但是他的传奇仍在流传。
半马是多远?如何计时?
他们频率是最快的。
真正冲刺都是在最后400米,更不是冲刺了。30000米时候。。其实真正的冲刺都是最后进入场地的400米,1000米的时候不是冲刺。,顶多是运动员,不再控制自己的体能的消耗多与少。,拉开步子、
记得及时采纳哦,你就知道了最后400米,放开跑了,你可以去看下马拉松最后阶段,只是运动员加快自身的频率
他们频率是最快的。
真正冲刺都是在最后400米,更不是冲刺了。30000米时候。。其实真正的冲刺都是最后进入场地的400米,1000米的时候不是冲刺。,顶多是运动员,不再控制自己的体能的消耗多与少。,拉开步子、
记得及时采纳哦,你就知道了最后400米,放开跑了,你可以去看下马拉松最后阶段,只是运动员加快自身的频率
其实真正的冲刺都是最后进入场地的400米,1000米的时候不是冲刺,只是运动员加快自身的频率。30000米时候,更不是冲刺了,顶多是运动员,拉开步子,放开跑了,不再控制自己的体能的消耗多与少。
真正冲刺都是在最后400米,你可以去看下马拉松最后阶段,你就知道了最后400米,他们频率是最快的, 记得及时采纳哦。
没有固定的,42.195千米,根据个质,有个冠军曾经一个速度下来的,他把每隔几百米的树当终点,一直在冲刺
这么长的距离,匀速跑最好。如果有对手很接近,那就要咬紧,并且当你可以不减速冲到终点时开始进行短程冲刺来摆脱对手。
2000米的时候就可以冲刺了!
全程马拉松一共有多少公里
半马是21.0975公里,或者13.1英里。
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半马相当于全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适合大部人参与,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马的,半马的参与度会更高一点。半马是目前国际上从众增长最快的赛跑项目。半程马拉松的程长很有挑战性,对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马拉松那么严苛。
跑半马前的准备:
1、了解你的能力。在考虑进行半程马拉松训练前,跑步教练建议你必须能连续一星期跑16到24公里。如果你刚起步,还没有建立此里程数的跑步能力,就必须等到拥有足够耐力,才能真正报名参加比赛。
2、尽早开始。半程马拉松训练需要耗费数个月,所以选择参加非近期举行的比赛,以便有时间做充分准备。如果你是个初级跑者,比赛之前计划训练20周。如果你是个中级跑者,给自己16周。如果你是个高级跑者,可训练12周。
半马多久跑完:
半马最长时间是3个小时左右跑完就行。如果是业余跑者第一次尝试马拉松,完全可以不用考虑时间的问题,不用给自己设定多高的目标。只是想着去尝试马拉松的感觉,完成一次对自己的挑战就可以了,如果你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参加比赛,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马拉松(marathon)是一项考验耐力的长跑运动。现在规定的长度是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码。全世界每年举行的马拉松比赛超过800个,大型的赛事通常有数以万计的参与者,多数人以健身休闲为目的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直到1920年,42.195公里才成为正式马拉松跑的距离。
马拉松运动和传奇是分不开的,同时马拉松的历史也是有争论的。马拉松比赛的标准长度由国际田联在1921年正式确立,为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码由于马拉松比赛在公路上进行,赛道情况不同,因而有很长的一段时期没有设立“世界记录”,而只有“世界最佳成绩”(或“最佳时间”)作为跑手的成绩纪录。直到2004年,国际田联正式采用马拉松世界纪录,告别只有世界最好成绩的时代。
规则:
选手的身体情况需得到比赛医疗机构的认可,方能参加比赛。
马拉松比赛的起点和终点设在田径场内,绝大部分跑程则在公路上进行,一般采用一个转折点的路线或环行路线,既可以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也可采用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
沿途设有里程碑、饮料站和路标。比赛路线应选择平坦的大道,避免横穿铁路、闹市。每隔5公里设一饮料站并报告时间,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供水点。
运动魅力:
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赛场地的开放。其他体育项目,只要是可以用来比赛的,要么是似曾相识的一块地,要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圈,而马拉松赛的场地多从城市道路选取,对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
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对参赛者的包容。其他体育项目,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业余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pk,而马拉松赛不同,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挤在一起比赛。
马拉松的魅力显然不止两个,但不可否认,正是开放与包容这两个原因,让马拉松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欢乐。
选手要求:
身体条件:
(一)身材不高、体重较小并非是不利条件。
马拉松选手的身材,一般比其他竞赛项目的选手身材低矮一些。
(二)胸围指数要大。
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
胸围指数大就是意味着位于胸腔中的心脏和肺脏非常发达,因此可以认为,天生胸围指数大,从身材上来说是适合做马拉松选手的天赋条件之一。
(三)超群的呼吸循环系统。
身高、体重、胸围指数是外观特征,但马拉松选手在适应性上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呼吸循环系统,即肺、心脏的机能。
(四)肺活量与体重比要大。
肺活量与体重比指数=(肺活量/体重)*100%,肺活量与体重比指数天生较高的人适合从事长距离跑项目。这种结论对于选手是否适合跑马拉松也是适用的。
关于肺活量,安静时人体出入肺脏的空气量约为400ml(一次呼吸量),在此基础上再努力猛吸,还可再吸入约1700ml(预备吸气量),而在呼出之后还可更进一步呼出1600ml(预备呼气量)。肺活量就是这些项目的总和,
肺活量=一次呼吸量+预备吸气量+预备呼气量。
肺活量虽然不能直接表示呼吸机能,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肺活量大是有利的。普通成年男子的肺活量为3000-4000ml,成年女子为2000-3000ml。田径选手中投掷选手的肺活量特别大,有的超过6000ml。
(五)强健的肠胃和肝脏。
在马拉松训练和比赛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为了补充能量需要有很好的消化食物的机能,强健的肠胃是非常有利的。在人们吸收的营养成分中。糖质(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分解为糖原,并储存于肝脏和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中,在运动中首先消耗肌肉内的能源,其次储存于肝脏中的糖原将通过血液给予补充。
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说,能源的储存能力和补充能力强是极为重要的。肠胃的优劣也许先天的因素居多,但是能源储存和补充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的。
基础能力:
马拉松跑可以说是有志于长距离跑项目运动员的终极目标和向往的彼岸。在那里存在着很多未知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想象作为一个运动员完成自己理想后的喜悦心情。
但是对于年轻的运动员和未经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来说,马拉松跑却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比赛项目,因此长距离跑选手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具备了长跑能力(速度和耐久力),并在调整好身体和精神状态后再去参加比赛,而不应该仅是下了决心或对马拉松跑有所憧憬就去参加比赛。准备不充分就去参加比赛的选手也许对马拉松跑失望或产生错误的认识,这是由于自己把自己的梦想打破了的缘故。
精神力量:
不论是何种体育运动项目,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选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须具备能够经受精神上和肉体上各种痛苦的忍耐力和能够控制自己的自制力,并且经常表现出对竞争的新鲜热情,保持着不断地向自己的最终目标努力的情绪。
但是,生来就具备那样高尚精神的人是很少的,必须通过运动员自身的体验,或者受到教师、教练员、老前辈以及**和书籍的影响,使得运动员在精神方面逐步成长,并且形成作为一个运动员应具有的性格。
另外,通过每天按部就班的训练,有规律的日常生活以及比赛时的体验进一步在精神上受到折磨,从而养成自信而谦逊的精神状态。
有人说“马拉松跑是孤独的竞赛,自己与自己斗争”。马拉松比赛不需要什么竞技用具,只需要运动员自己的身体,在比赛条件上是平等的,裁判是完全公平的,强者总是能够取胜。
精神力量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东西,而是通过训练,作为后天的一种社会性而逐渐培养出来的,
在马拉松比赛中精神力量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的,是成为优秀选手的基本条件之一。
观赛礼仪:
在马拉松比赛中,观众可以在赛道两侧为运动员加油鼓劲儿,但是还必须要注意一些观赛礼仪。
不能随便给运动员递水。
在观看比赛时,一些观众出于好心会将自己手中的水递给运动员,这是严格禁止的,因为运动员不能随便饮用非组委会提供的水或饮料。观众递水的举动不仅不能帮运动员,反而会导致他们被判犯规甚至出局。
不能随便越过线。
和在体育场看比赛一样,观众不可以随便越过线,不可以冲到赛道上或者穿越赛道。
文明加油不起哄。
运动员跑过身边时,观众应鼓掌、加油、叫好,不鼓倒掌、不起哄。观看过程中不大声喧哗、喊叫,叫好时要语言文明,热情大度。
不放气球和风筝。
因为比赛期间电视媒体会全程现场直播,有时候甚至需要直升机进行航拍,因此比赛期间在起点及赛道沿线周边区域严禁悬挂或放飞升空气球,严禁放飞风筝。赛道沿线住户不要在室外晾晒衣物。
注意不要拥挤踩踏。
马拉松赛时会进行相应的交通管理,其间除持有马拉松赛车辆通行证的机动车外,严禁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横穿比赛路线。严禁观众拥挤、踩踏;严禁在比赛路线占道经营、摆摊设点、占道停车;严禁往比赛路线投掷物品,要保持道路整洁。
历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
在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设立马拉松比赛的想法,来自于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布莱尔(法语:Michel Bréal)。这个想法得到了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的大力支持。希腊人斯皮里东?路易斯(Σπυρ?δων "Σπ?ρο?" Λο?η?)以2小时58分50秒赢得了第一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 女子马拉松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是在洛杉矶的1984年夏季奥运会。美国的琼?本诺伊特(Joan Benoit)赢得了比赛,成为现代奥运会中第一个女子马拉松冠军。她的时间是2小时24分52秒。 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把男子马拉松比赛放在最后进行就成为了一项传统,而且终点都设在主体育场内。 2004年夏季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重新还原了第一届奥运会的路线,从马拉松镇到雅典,终点在帕纳辛奈科体育场(Παναθηνα?κ? στ?διο),并把颁奖仪式安排在闭幕式上举行。 男子马拉松纪录是2小时03分23秒。由肯尼亚选手威尔森?克伊普(Wilson Kipsang Kiprotich)在2013年柏林马拉松上创造。 在最初4届奥运会的马拉松赛比赛当中,其距离都是由组织者随意制定的。1896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距离不足40公里;1900年巴黎奥运会,距离大约是40公里;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距离大约是41公里。直到1908年伦敦奥运会,这届马拉松的起点设在温莎城堡,终点设在白城(White City)运动场内。赛道全长42.195公里,此后的奥运马拉松赛事均以此长度为标准。中国马拉松赛事历史: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还以马拉松文化传播为己任,将与各成员赛事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为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专业选手和大众跑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赛事服务,为赛事运营方,媒体和赞助商搭建更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的创立,将有助于各联盟赛事单位推广马拉松运动文化,打造全新城市营销载体,扩大城市影响力,整合商务及媒介资源,联合采购,优化运营结构,减少办赛成本。
大满贯将设立全新的会员体系,为跑者提供丰厚的奖金回馈和物质激励,激励中国籍参赛跑者积极训练,在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中创造更好的竞技成绩。同时将建立并完善跑友交流平台,为大众跑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以及更多成员赛事参赛机会。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作为纵贯全年,横跨全国的全新商务联盟,其品牌及商业价值不可估量。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下,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将搭建更高商务合作平台,为关注及热衷马拉松市场的商业品牌,提供更多更广的宣传曝光机遇和营销推广渠道。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将与包括北马在内的各成员单位共同致力于弘扬发展马拉松文化,创建精品赛事标准,成为引领中国马拉松赛事向更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和核心驱动力
推利马的人最后是不是死了?
全程马拉松一共有42.195公里。
一、全程马拉松
马拉松(Marathon)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击败波斯人赢得马拉松战役胜利,希腊士兵菲迪波德斯从马拉松跑回雅典,宣布完胜利消息后倒地死去。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为了纪念菲迪波德斯,专门设置了从马拉松跑到雅典的长跑比赛。
1910年11月17日,南京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马拉松比赛。1957年11月24日,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比赛在南京市举行。2004年1月1日,国际田联宣布,马拉松开始拥有世界纪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运动魅力
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赛场地的开放。其他体育项目,只要是可以用来比赛的,要么是似曾相识的一块地,要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圈,而马拉松赛的场地多从城市道路选取,对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
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对参赛者的包容。其他体育项目,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业余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pk,而马拉松赛不同,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挤在一起比赛。
三、世界纪录
由于马拉松比赛一般在室外进行,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绩,没有世界记录。2004年1月1日,国际田联宣布了一项新决定:包括马拉松在内的公路赛跑和竞走项目将告别只有世界最好成绩的时代,开始拥有世界纪录。
国际田联宣布这个决定后,英国长跑女将拉德克利夫被正式认定为女子10公里、20公里和马拉松三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而波兰人科热日尼奥夫斯基则是男子50公里竞走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拥有者。
推利马的人最后没有死。具体如下:
1、事件简介
2004年雅典奥运,被路人推倒错失马拉松冠军的利马。
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在利马的比赛剩下最后7公里的时候,利马领先达到了47秒,此刻冠军已经在向他招手了。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爱尔兰人科.霍兰出现了打碎了利马的梦想。
霍兰从人群中冲出来,把利马推到了路边,失去重心的利马差点摔倒,所幸的是观众把利马扶起来,利马此时脸上快哭出来的表情让人心疼不已,虽然他最终回到了比赛,但是因为意外浪费的时间和被打乱的节奏,他最终输给了意大利和美国的选手,仅仅拿到了铜牌。
2、事件处理
事发后,爱尔兰代替霍兰进行了道歉,可惜的是相比利马的损失,霍兰仅仅是被罚款和禁入观赛的处罚很难让人接受,毕竟他毁了一个运动员的梦想,不过对于这样的处罚结果,利马也是无可奈何。
马拉松的运动技巧
马拉松跑的技术,大致和长跑技术相似。由于它的距离长,并且是在地形不一的公路上进行,因此,在技术上还有些特点。
在跑时,上体微向前倾或正直。后蹬的力量较小,大腿向前上方的摆动比较低。从外形上看,蹬地后小腿向上摆的动作比长跑小些。
脚的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并且用全脚掌或脚的外侧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时应柔和而有弹性,腿应很好的弯屈、缓冲。两臂的摆动要自然,幅度不要过大。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