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员营养膳食,篮球运动员营养食谱
1.运动员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2.运动员的合理膳食
3.打篮球应该吃什么营养品
4.运动员吃什么营养品
5.篮球运动员平时如何补充营养
1. 粮食,薯类,干豆 不含大豆及脂肪少的坚果类。主要供给淀粉,其次供给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同时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摄取量以适应训练者身体消耗的需要为宜。?
2. 肉,鱼,禽,蛋及大豆类包括含脂肪较高的坚果类。主要供给优质蛋白质和脂肪,也供给一部分无机盐和维生素。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所含脂肪的质和量不同。一般来说,植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高 鱼的含脂量较少。这类食物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并以脂肪形式补充必要的能量,故训练者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其用量以100--200克为宜,其中动物性食品与大豆类或豆制品最好各占50%。?
3. 蔬菜,水果类。主要可供给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它们能增加膳食的体积,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泄。能降低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与排泄 对减轻高胆固醇血症,预防动脉硬化非常有益。
运动员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强烈的体力活动,还要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良好的耐力。因此,运动员在锻炼期间或进行竞赛过程中,对营养与膳食有其特殊的要求。
1.饮食中应供给足够的热能。多数运动项目需热能与重体力劳动相近,每日需热能3644~4244焦。
2.饮食中应含有运动员所需要的质优量足的各种营养素。
3.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硫胺素、抗坏血酸、维生素A等,还可增加磷的摄入。
4.供给的饮食要热量高体积小,以免胃肠负担过重。饮食要易于消化吸收。
5.饮食的合理调配和烹调加工,做到饭菜多样化,感官性状良好,色、香、味、形俱全。
6.加强计划用膳,制订营养食谱,合理分配每日营养供给。
运动员的合理膳食
(1)平衡膳食:运动员的膳食应能提供运动员训练、比赛和生活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而且应该遵循合理搭配和食物多样化的原则。膳食组成中应包括①粮食油脂(以植物油为主)、食糖及薯类;②乳及乳制品(必须保证有发酵乳供给)③动物性食品(鱼、肉、家禽、蛋类) ;④豆类及豆制品(包括鲜豆浆);⑤新鲜蔬菜和水果;⑥菌藻类;⑦坚果类。(2)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从事长时间耐力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应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采取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和注意休息,以增加糖原贮备和加速运动后糖原贮备的恢复。运动前后碳水化合物的补充应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运动中可选用含葡萄糖、果糖、低聚糖的复合糖液(3)高能量密度和高营养素密度膳食:为避免食物体积过大,增加胃容量,影响运动,运动员应该选择能量密度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4)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状和 硬度:根据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提供营养丰富又为运动员喜爱的食物。食品加工中应注意保持主副食品的色、香、味、形和一定的硬度并能促进食欲和容易消化吸收,同时还要注意食物多样化以增进食欲。(5)采用少量多餐制:由于运动员膳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而碳水化合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较快,会使运动员常常产生饥饿感,因此应该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餐方式,如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
打篮球应该吃什么营养品
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主要是通过合理膳食取得的。任何其他“营养补品”都不能取而代之。膳食的构成与调配必须建立在运动员对营养需要的基础上,使运动员在生理极限奋力运动时,有相应的物质代谢保障。
运动员的膳食基本要求
运动员的膳食除充分注意色、香、味形外还必须满足运动员对营养素的需要,必须考虑营养素的质、量,全面性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还应结合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以及气温等情况予以恰当的调整。
目前提出的运动员平衡膳,其三大营养素按热能分配比为:蛋白质12?15%,脂肪22?33%,碳水化合物50?60%;按重量比依次为:1:0.7?1.3:3.7?4。
进行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营养需要不同,膳食应各有特殊性。力量型运动员要注意供给足量优质高蛋白质食品;速度型运动员应注意营养素的全面与平衡;耐力型运动员应注意有充裕合理的能量营养素摄入和水与无盐元素的平衡。
运动员膳食除按运动项目安排膳食外,同类型运动项目也应因训练或竞赛的各个阶段安排相应的膳食。
虽然高碳水化物膳可增加运动员肌糖元的量,但长时期采用高碳水化物膳对运动员是不合适的。一般在日常训练阶段以混合膳为主。如果运动量主要集中在上午,则早餐的膳食分配比应相应地提高。
赛前准备阶段,除全面加强营养素的供给外,临赛前2?3天可安排高碳水化物膳,以增加运动员的糖元贮备。期间适当的高碳水化物膳合适,因碳水化物还有易消化吸收、代谢产能快、特殊动力作用小、代谢产物简单等多方面有利因素。赛后恢复期要尽快纠正与电解质平衡,补足热能,注意种种营养的补充,促进体力恢复,逐步过渡到混合膳。
瓜果、蔬菜类食物的代谢物偏碱性,可中和一部分因剧烈运动而产生的大量酸性产物,有利于体内环境稳定,以维护运动能力,应供给运动员适量的瓜果与蔬菜。
运动员吃什么营养品
1、补充流食
如果汁、粥、汤及水分较多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葡萄、橙子、西瓜、生菜和黄瓜)。这些流食带有大量的水分和维生素,迅速帮助身体得到补充。
2、含高蛋白的食物
人体热量消耗太大也会感到疲劳,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豆腐、瘦肉、鱼、蛋等;当然,补充蛋白不能盲目,不要只是一味的只吃肉,不吃其他的食物,这样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3、多食碱性食物
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乳类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达到弱碱性,从而消除疲劳。
扩展资料;
打篮球的注意事项
1、如果要长时间打球,做剧烈运动,最好戴上护具,以减少受伤的几率,因为如果没有护具,在激烈的对方中,关节韧带很容易拉伤。通常,常见的护具有护踝、护膝,及护齿用具。
2、合理的运动量既对身体有益,又不会让自己过于疲劳,所以,在打球时,根据身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建议把每次运动量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
3、打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训练时切勿操之过急,因为很多技巧都是要长期训练才能灵活运用。
4、打完篮球后不要马上喝碳酸饮料,因为在人体水分流失过多的情况下,喝碳酸饮料会导致钙流失,所以,应避免。
5、打完篮球以后应该迅速擦汗换好衣服,慢慢的走动,等到身体恢复平静状态的时候再离开。
人民网-运动过后吃什么好?4种食物帮你恢复体力
篮球运动员平时如何补充营养
运动员吃什么营养品
1、肌酸(Creatine)
研究表明,在运动训练中长期补充肌酸能够明显提高瘦体重、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中国是世界上肌酸主要生产地,目前国内常见的肌酸产品有粉剂、咀嚼片、微晶粒、口服液等等。粉剂便于保存;咀嚼片携带方便;液体、胶体产品被许多专家否定,因为它们性质不稳定,杂质含量高达40%左右。一水肌酸粉是肌酸中的经典产品,高纯度的一水肌酸杂质少,溶解度好,利于吸收,目前仍是大众最经济、最安全的选择。此外,近年来出现的增强型产品,如复合型肌酸。其主旨是增强肌酸的吸收,已经逐渐为广大健美爱好者所接受。
2、乳清蛋白(Whey)
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是牛奶中的精华成分,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速度快,是健美爱好者的优质增肌蛋白质来源。比如康比特乳清蛋白从低到高分为:纯乳清蛋白、超级乳清蛋白和刚刚推出的蛋白矩阵。此外,从乳清蛋白产品形式上来分,有粉剂和固体蛋白棒两种。蛋白棒是运动营养学家特别为健身人群设计的健康食品,能提供均衡的营养,为人体快捷、全面地补充所需的优质蛋白。国内优秀健美运动员林沛渠、邹俊东等人都对蛋白棒情有独钟。
3、增重粉和增肌粉(Weight gainer)
增重粉和增肌粉俗称增肌的“傻瓜粉”,是一类高热量的营养补充品。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的还加入肌酸、谷氨酰胺、支链氨基酸、肉碱、甲基铬等,可最大限度地补充健美训练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现在国内普遍认为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的属于增肌粉,25%以下的是增重粉。
4、谷氨酰胺(Glutamine)
健美训练时及时适量地补充谷氨酰胺能有效防止肌肉蛋白分解,增加肌肉体积,促进肌肉增长。同时谷氨酰胺还可刺激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睾酮的分泌,使肌体处于合成状态。因此运动前或运动后补充谷氨酰胺(6~10克)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获得更大的肌肉体积和力量。
运动员营养食谱
1、足球运动员
属速度型动力,应多吃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C,还应补足蛋白质和磷。要多吃水果和碱性食物。
食谱:青菜多吃黄瓜、藕;主食多吃包子、花卷、杂粮粥、米饭;鱼、肉类包括炖牛肉、鱼丸、鱼头豆腐、肉松;水果多为香蕉、枣和鸭梨。
2、体操运动员
热能消耗不大,但要求协调较高,神经较紧张,对体重要求控制,需较多的维生素B1、C和磷。热量不宜过多。
食谱:青菜多吃黄瓜、藕;肉类多吃海鲜;主食为米饭杂粮;水果多吃香蕉哈密瓜;此外还有牛奶、豆浆和运动饮料。
3、举重运动员
要求肌肉有较大的力量和爆发力,同时,热量消耗较大。为发展肌肉,对蛋白质与维生素B2需要较多,另外,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需要量也较大。
食谱:青菜多吃菜花、黄瓜、土豆;肉类多吃大虾炒腰花、酱牛肉;多喝牛奶、豆浆和多吃香蕉。
4、篮球运动员
对热量和各种营养消耗量大,由于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应多补充含铁食物,此外,由于出汗多,易脱水,还应补充足够的水和电解质。
食谱:青菜多吃豆芽、酸黄瓜、菜花、油麦菜和胡萝卜;主食多吃米面和玉米饼;肉类为鱿鱼、火腿;牛奶和香蕉、哈密瓜。
运动员饮食原则
1、合理安排营养素
在运动员耗供平衡的前提下,应合理安排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食物中的比例。以热量的摄取为例,一般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脂肪占总热量的'3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左右较为适宜。蛋白质的摄取也应根据不同运动条件,合理安排动、植物蛋白的摄入。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其他营养素的摄取也应如此。
2、注意热量的平衡
由于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消耗能量较多,只有给予及时补充,才能满足他们的正常需要和保护充沛的运动能力及必要的能量贮备。然而过多的热量可导致体脂肪增多、身体发胖、运动能力降低。所以,运动员的饮食安排一定要合理,要因人并因项目而异。
3、合理的饮食制度
饮食制度包括饮食质量、饮食分配和进食时间。进食时间要与训练和比赛相适应。最好在进餐2、5小时以后再进行训练或比赛,否则剧烈运动会使参与消化血液流向肌肉和骨骼,影响胃肠部的消化和吸收。饭后立即剧烈运动还会因胃肠震动及牵扯肠系膜而引起腹痛和不适感。训练或比赛后也应休息40分钟后再进餐,否则也会因进入胃肠的血液减少,胃液分泌不足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长此下去还会引起慢性胃肠疾病。
4、注意热源质的合理比例
运动员的热源质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要少。对大多数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来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应为1:1:4;耐力项目的比例则应为1:1:7,一定要做到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
1. 运动员的食物在数量上应满足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消耗,在质量上应保证全面的营养需要和适宜的配比。能源物质中蛋白质、脂肪、和参水化合物的比例应适应于不同项目运动训练的需要。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14%、脂肪30%左右(以不大于总热能的35%为宜)、碳水化合物55-70%。
2. 食物应是营养平衡,品种多样。
3. 运动员的食物要求浓缩、体积质量小、一日食物总量一般不超过2.5千克。
4. 一日三餐食物热量分配应根据训练或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上午训练时,早餐食物应有较高的发热量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晚餐食物的热量不宜过高,以免影响睡眠。一般情况下,早、午、晚餐的热能分别为30%、40%和30%左右。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由于热能的消耗量增加,可以考虑采取加餐措施;因训练时间长,饮食受时间限制,可采用增加点心或快餐的办法,但应注意增添食物的全面营养和营养密度问题。
5. 运动员的进食时间应考虑消化机能和运动员的习惯。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前的一餐至少应提前2.5h前完成。提前进餐的目的在于保证剧烈运动时上消化道的食物基本排空。剧烈运动前不宜吃得过饱,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尤其应注意。运动后人体的血液相对集中于肌肉及皮肤器官,为使心肺机能恢复至相对平静及消化道有一定的准备,运动后的进食应安排在运动结束的30min后,剧烈运动后切忌暴饮暴食。
6. 运动员的食物在烹调和保存时应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并做到色、香、味、形具佳,以增进运动员的食欲。
7. 运动员在获得质量良好的平衡膳食情况下,无必要在额外的补充营养品。在预防营养不足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同时,也应注意营养过度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