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输给柳承敏比分_王皓对柳承敏2011世锦赛
1.2011年乒球选手世界排名名单
2.王皓柳承敏历史战绩
3.王皓为什么被称为“千年老二”
4.奥运冠军的故事
归 零 心 态 在刚闭幕的第28届奥运会上,我们观赏到了许多精彩的赛事。其中反败为胜的比赛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最让人难忘的当属女排决赛,中国女排挽狂澜于既倒,为国人打出了一场扣人心弦、激动人心的比赛。中国队在先失两局,并在第四局中距离失利只有两分的不利情况下,沉着应战,顶住了俄罗斯队的猛烈进攻,最终以3-2战胜了对手,站在了奥运会最高的领奖台上。 同样的情景发生在乒乓球女单半决赛中。朝鲜选手金相美在与新加坡选手李佳薇对局中,先以3-1落后,其中一局更是以 11-0输给了对手!就当全场观众都以为李佳薇会轻松进入决赛时,奇迹发生了,遭遇奇耻大辱的金相美在后三局疯一样放手进攻,居然连扳三局,以4-3将对手淘汰出局,又一次为大家上演了一幕绝地大翻盘。 奇迹却没有发生在中国乒乓小将王皓身上,本来有机会赢的他最终以2-4输给了对手。 我们为胜利者欢呼,为失利者惋惜。同时,也深受启发。 听听胜利者和失利者是怎么说的吧: ——在前两局失利后,主教练陈忠和叫停后都跟中国姑娘说了些什么呢?“我告诉队员们,要彻底忘记输赢,放开手脚打,我们有实力赢。” ——赛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佳薇说自己没有摆正心态,发挥出水平。在上一届奥运会上,被中国选手王楠反败为胜后,李佳薇太想赢了! ——韩国选手柳承敏在夺得男单冠军后表示:“王皓的失利是因为压力太大。就算我今天赢了他,我也必须承认,他的实力在我之上。”此前,王皓对柳承敏的战绩是6胜1负。 不难看出,比赛比到最后,就是比心态,技术反而不重要了。而有一颗平常心,有一种“归零心态”往往能取得辉煌战绩。只有把过去“归零”,从头再来,你才会荣辱两忘,放手一搏,发挥高水平。 这对纵横职场的精英来说,同样如此——比技术比能力外,更是在比心态。当猎头找上你的时候,是因为你的经验、能力、业绩以及业界的口碑;当新东家对你寄予厚望时,还是你因为过去的经验、能力、业绩以及业界的口碑。但是,如果过于看中“过去”,“过去”也就成了包袱:因为过去成功的经验,你首先会想到在新环境“复制”;因为过去失败的经验,你又不敢再大胆尝试;还因为过去的业绩和口碑,你可能会不择手段地去建立业绩或者寻找借口维护口碑。也许正是这样,我们看到了太多不适应新环境,临场发挥失常的职业经理人,最后他们抱憾离去。 而“过去”的“归零”状态,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景象。 1993年,郭士纳接手了连比尔·盖茨都预测将在几年内倒闭的IBM。显然,外界对他并没有寄予厚望:他来自食品与烟草的职业背景和不懂 IT技术的短板,让许多批评家和分析家认为他在IBM的CEO职位太荒谬。结果让那些 “大家”大跌眼镜。因为不受固有的环境和思维的束缚,这位 “外来和尚”比懂行的精英们更能、更会大胆变革,从而让 IBM这只大象跳起舞来。 把过去“归零”,我们就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把过去“归零”,我们才能像骨骼中空的鸟类那样轻盈地飞翔。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当我们以“归零心态”去面对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时,我们就会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创造新成果。
2011年乒球选手世界排名名单
长春城东,小心迈过积水的土路,走入一幢破旧的红砖楼,很难想象,这里就是世界冠军王皓的家。翻开斑驳的旧相册,王皓的母亲刘志英指着一张黑白照片,笑说:“这就是我们家乐乐。”王皓的小名叫乐乐。照片中的他,头上竖着两个小辫子,额头正中还点着一颗红点,“那时候我们给他扎小辫,穿裙子。主要是他小时候太顽皮,经常惹祸,所以我们把他打扮成小女孩。”王皓妈妈讲儿子的童年来,脸上仍旧是盈盈笑意。虽然是小女孩儿的打扮,但小王皓眼中流露出的仍是一派顽皮。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外表如小女孩一般的乐乐,十几年后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选手;但雅典奥运会上,也正是他败给韩国人柳承敏,丢掉了分量最重的男单金牌。
雅典男单决赛: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喊,但我什么也听不见
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的乒乓球男单决赛,王皓对阵韩国选手柳承敏。在此之前,王皓对柳承敏八战仅负一场。“在我记忆中,他只在一个亚洲少年比赛里输给过柳承敏。”那一晚王皓父亲身在北京央视直播间,他的母亲则留在长春,家中坐满了来自八方的媒体。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念头,等待年轻的王皓夺得男单金牌。
战局并未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发展。王皓表现失常,很快就以3比11输掉首局。时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蔡振华几次在看台上高喊,让弟子喊起来,叫起来。而此时,王皓的声音却越来越小,重压之下的王皓已经乱了阵脚,并最终以2比4落败,丢掉了这枚分量最重的乒乓球奥运金牌。事后回忆起来,王皓说,“其实,在来雅典之前我就经常会失眠,心里想的全是拿不到金牌的种种后果。到了赛场上,我心里挺紧张的,我能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冲着我喊,但是我却感觉自己什么都听不见。”
比赛结束后那晚,给家里打了6个电话,前5次都泣不成声
当兴奋的金泽珠与柳承敏抱作一团时,中国男乒主教练刘国梁陪在王皓身边,二人悄然退场。此时,刘国梁的左手在王皓肩头轻抚了一下,王皓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承认自己哭了,难受自然会哭的。”王皓并不回避,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双打输给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时,我就已经很难过了。不过那时候,孔令辉下场后并没有走出赛场,而是在场边与我探讨得失。我明白,这场失利对他意味着一种告别,他肯定比我更不好受。可是,他却反过来安慰我,鼓励我别受影响,一定要打好单打。”
比赛结束后的那天晚上,王皓给家里打了6个电话,前5次他都泣不成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不停地哭,而他的母亲也只能在电话里陪着他哭。
此后的一周多时间,王皓也几乎天天是以泪洗面。四年后,王皓妈妈回忆起那晚的景象,仍然神情凝重。“我现在都特别清楚的记着,那天乐乐打了六次电话。”刘志英回忆说,“每次都刚喊一句乐乐,电话没挂,那头却没有声音,我知道当时他肯定特难受。”当电话铃声第六次响起,妈妈关切的问:“乐乐,怎么了?”王皓只说了一句:“妈妈我没打好。”声音便哽咽了。第二天,王皓的母亲火速赶往北京,只为安抚儿子受伤的心。回家的王皓对父母说:“要是输给中国人也无所谓了,但我毕竟输给柳承敏,我心里特别难受。”王皓仍是一脸的懊悔。
一分算两分,王皓终于练就直拍横打技术
此时,长春城中,有另外一个人与王皓同样痛苦,那就是他的启蒙教练薛瑞坤,是他给王皓引入“直拍横打”技术,为王皓将来称霸乒坛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这孩子性格挺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就是闷头苦练,从不偷懒。”聊起这个学生,薛瑞坤流露出得意的神情。1985年,薛瑞坤从大学毕业,分配在长春市少年宫担任教练工作。第一次看见王皓的情景,薛瑞坤仍然清楚地记得,王皓的父亲领着他来到少年宫时,虎头虎脑的王皓显得十分机灵,“他看着挺腼腆,比别的小孩长得壮实挺多,为了捡球,他嗖一下就跨过挡板,别的小孩还要慢慢迈过去。”在少年宫,王皓训练时从不“挑肥拣瘦”,不管教练给安排的练习对手水平是高是低,王皓都认真对待。用薛瑞坤的话说,王皓对高手是尊敬,对水平低的对手则是尊重。
“其实直拍横打技术并非为王皓一个人单独设计,那时候有一批小孩都在练,但是最后只有王皓一个人练成了,这和他的天赋分不开。”薛瑞坤说。刚刚接触乒乓球的王皓便显露出过人的天赋,“我给王皓他们一批孩子第一次做考核,让他们原地颠球,第一次拿球拍的王皓就颠了六个,其他孩子连拍子都拿不稳呢。”
放弃推挡技术,直接练起直拍横打的王皓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磨砺。为了调动他使用直拍横打的积极性,薛瑞坤想出了“以一抵二”的好办法,也就是说在比赛的过程中,王皓用直拍横打每得一分就算两分,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往后在与教练和其他小队员的对练中,王皓直拍横打的使用频率慢慢地提高了,直到直拍横打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收发自如,得心应手。
1996年13岁的王皓入选八一队,成为了一名军人,小王皓和王涛、刘国梁等成为队友。两年后15岁的他入选了国家队。如今昔日师兄王涛和刘国梁分别成为他在八一队和国家队的主教练。刚出道,王皓就以“正宗直拍横打”的先进技术引人瞩目,刘国梁的“直拍横打”仅仅是半路出家,就拿到了世界乒坛“大满贯”,因此人们自然也对从小就苦练直拍横打的王皓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朋友调侃“男单亚军大满贯” 挺伤自尊的
四年前,王皓在雅典奥运会上与柳承敏决赛中茫然无助的眼神让人印象深刻,他在与柳承敏球路占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在对手超水平发挥的搏杀面前气势被彻底压住了,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而失利。回国以后,他甚至为“千夫所指”,压力可想而知,那次失利的巨大阴影笼罩了他很长时间,他一度成为全运会、世界杯、总决赛的“亚军大满贯”,在冲击冠军的路上总是差最后一口气无法突破。在多次大赛的决赛中,他都输在了心理和自信心上。王皓回忆说:“雅典奥运会输球后,我的确是很长时间没缓过劲来。
随后一年又拿了一堆银牌。我记不清是哪次大赛得了第二之后,一个朋友给我发来调侃的短信,大概是这样写的,‘没关系,如果你再拿一个世锦赛男单第二,就成了男单亚军大满贯得主了。’我知道朋友这么说我是没有恶意的,但当时看来挺伤自尊的。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听到刘国梁指导在接受采访时说,王皓能被叫‘千年老二’说明他有争冠的实力,每次都能打进决赛也很不容易了。其实他差的就是那一层纸,捅破了也就豁然开朗了。我心里也就没有那么介意了,谁叫自己总是冲不上去呢!”
萨马兰奇:明年奥运会,你要是拿金牌了,我还给你颁奖
在总局训练馆里的王皓依旧是少言寡语的,但是他会更加主动地去与教练吴敬平和主教练刘国梁沟通。在教练眼中,他不再是那个仅仅只有灵气的孩子,他更加上进,更加富有活力,而且随时做好了“上场”的准备。
2006年多哈亚运会,王皓放弃了稳中求胜的策略,开始敢于博杀、霸气十足。决赛中,王皓战胜马琳拿到冠军,打了翻身仗,但真正重要的一战还在后面。2007年10月15日,还没有在乒乓球最主要的三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中拿过冠军的王皓,在世界杯男单决赛中迎来了柳承敏。在这充满着复仇意味的一战中,王皓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打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奈地苦笑。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是,在王皓将要上场时,刘国梁轻轻地用手拍了拍他的脸颊。颁奖仪式上,很少给运动员颁奖的萨马兰奇亲自出面给王皓颁奖,他告诉王皓:“明年奥运会,你要是拿金牌了,我还给你颁奖!”
2007年,王皓在国内、国际各项比赛一共拿到8个单打冠军。不仅在巴塞罗那世界杯力克宿敌柳承敏,第一次夺取三大赛的男单冠军,并且第一次荣登世界排名榜首。
除夕夜中大奖,王皓承诺要拿回奥运金牌
2008年农历除夕,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亲临国乒深圳龙岗的冬训基地,在点评几名主力时,他对王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皓现在是自己感觉什么球都能够发力,都能够得分,但不能说球都是你想象的那样。你这样下去,就会遇到一种什么情况?你目前的技术,成绩确实到了一定的状态,但是不注意小节,一个很小的球就会让你产生怀疑,哗啦一下就下去了。现在尽管你状态上来了,但是每一个球都得像你去年差的时候,往上赶,往上追的时候那样处理,我的判断是击球部位的问题,是用力的问题。你要从头开始,谨慎,不要觉得什么球都敢接。”
几个小时后,中国乒乓球队春节晚会上的环节,全队上百人中,王皓抽中唯一一个大奖——一块上万元的手表。他的主管教练吴敬平一把搂过他,低声说:“今年一定要争气,把奥运金牌给拿回来。”腼腆的王皓一言未发,使劲的点点头。
很多人真正认识王皓是从2004年8月23日那个夜晚开始,当表情呆滞的王皓踏入奥运决赛场地,面对如疯子一般的柳承敏,脆弱神经崩溃了,很快就以3比11输掉首局。随后的比赛,他挥拳怒吼的声音越来越小,看台上的蔡振华几次站起来冲着赛场大喊,坐在台下的刘国梁同样也是不停地对着王皓大喊,但重压之下的王皓已经乱了阵脚,并最终以2比4落败,丢掉了这枚分量最重的乒乓球金牌。时任中国队总教练的蔡振华事后坦言:“从他走上赛场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有不祥的预感。”
当金泽珠与柳承敏相拥时,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刘国梁左臂轻轻搂住王皓颤抖的臂膀,面对镜头刘国梁只留下一句话,“王皓,是男人就要自己去面对这些问题,这样的挫折只有你自己去扛起来,才能真正好转起来!”
时光荏苒,四年中,王皓一次次战胜柳承敏,巴塞罗那的世界杯单打决赛,柳承敏。依然疯狂,却再也吓不倒王皓,让他完成救赎,但奥运金牌依然是王皓眼中的禁忌,记者们从来不去触及他的痛处,只有王皓的主管教练吴敬平无意间流露出弟子的心声,2008年农历除夕夜,当寒流肆虐大半个中国时,国乒的队员、教练在深圳一同团年,为增加气氛,队伍组织抽奖,特等奖是一块价值万元的名牌手表,当谜底揭晓,07年气势如虹的王皓最后抽中,拿到大奖的王皓与师傅吴敬平已经微醉,“咱们一定争气,拿块男单金牌。”当王皓的下巴伏在师傅肩头,听到这句话身子一震,没有任何语言,只是使劲的点了点头。
王皓柳承敏历史战绩
1.王皓[中] 2.波尔[德] 3.张继科[中] 4.马琳[中] 5.马龙[中] 6.水谷隼[日] 7.许昕[中] 8.萨姆索诺夫[白俄] 9.王励勤[中] 10.朱世赫[韩] 11.吴尚垠[韩] 12.陈玘[中] 13.柳承敏[韩] 14.庄智渊[中台北] 15.奥恰洛夫[德] 16.高宁[新加坡] 17.郝帅[中] 18.唐鹏[中香港] 19.斯特格[德] 20.鲍姆[德] 21.梅兹[丹麦] 22.斯米尔诺夫[俄] 23.马腾特[法] 24.李延佑[韩] 25.施拉格[奥地利]
王皓为什么被称为“千年老二”
王皓与柳承敏迄今打了多少场比赛,恐怕谁也给不出一个准确的数据。按照国际乒联官方网站提供的资料,王 皓是5胜1负。不过,这份资料肯定有遗漏,在笔者的资料中,起码没有将今年世界杯小组赛以及去年亚乒赛团体 赛两场计算在内,另外根据笔者掌握的信息,雅典奥运决战前,王皓曾四次击败柳承敏,而国际乒联统计数据仅是 两场。按照韩国媒体的统计数据,王皓的总战绩是14胜2负,但韩方却无具体资料。
附:王皓与柳承敏主要交战纪录(不完全版)
03年中国公开赛 王皓胜
04年韩国公开赛 王皓胜
04年雅典奥运会 柳承敏胜
05年中国乒超赛 柳承敏胜
05年亚锦赛团体赛 王皓胜
06年日本公开赛 王皓胜
07年斯洛文尼亚公开赛 王皓胜
07年世界杯单打赛小组赛 王皓胜
07年世界杯单打赛决赛 王皓胜
奥运冠军的故事
王皓被称为“千年老二”,主要是因为在王皓的运动员生涯中,三次参加奥运会,三次都打进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但三次都只获得亚军(第二名),所以被称之为“千年老二”。
1、2004年雅典奥运会输给韩国选手柳承敏,获得亚军;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输给队友马林,获得亚军;
3、2008年伦敦奥运会输给队友张继科,获得亚军。
另外,在2013年五月的巴黎世乒赛上,王皓又遗憾的输给张继科,屈居亚军。
其实,王皓获得的冠军(18个世界冠军)比亚军要多,也许是人们仍然记住的是那三个奥运会亚军。
王皓已不在乎“千年老二”的绰号。他说,他更喜欢伦敦奥运会第三次失金之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对他的那句评语:“输了球,却赢了世界。”
王皓简介:王皓,1983年12月1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前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
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1996年进入八一队;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2000年初升入一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不敌柳承敏(韩国),获得男单亚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亚军。2008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09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10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双打冠军。2011年8月27日,入驻国际乒联名人堂。2011年,王皓第四次接近世乒赛男单冠军,惜败队友张继科。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王皓携手张继科、马龙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2014年12月21日,王皓正式宣布退役。王皓职业生涯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和马琳与邓亚萍并列排在国乒历史上的第三位,仅次于张怡宁的19个和王楠的24个。
2015年02月20日,王皓马龙转发春晚口误演员微博,接受其道歉声明。2017年3月,担任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一》,24岁的陕西姑娘郭文珺在女子气手枪决赛中发挥出色,逆转俄罗斯队的帕杰琳娜,以492.3环破会纪录的成绩夺冠,为中国军团夺得北京第三金。
“啪”的一声,郭文珺将这一生最重要的一枪射出了。10.8环!子弹和靶心几乎要完全重合的梦幻一枪!!郭文珺,这个24岁的西安姑娘在自己的首次之旅中就走向了辉煌。
当幸福就这样降临时,郭文珺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块沉甸甸的后面其实隐藏着许多心酸。
父亲消失
那一年她只有14岁
郭文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郭文珺跟爸爸郭京生一起生活。父女俩相依为命的感情,也成了郭文珺生命的支柱。
1997年10月,14岁的郭文珺被选入市军体校跟随黄彦华教练学射击。1999年4月,就在郭文珺跟随黄教练去成都参加比赛的当晚,郭京生找到黄的妻子,郑重地请她转告:“我要出远门,女儿就交给黄教练了。请他像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把文珺培养成才。”说完,郭京生就消失在了夜色中。
回到郭京生住的出租屋,郭文珺只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一件灰色风衣,那是爸爸经常穿的。郭文珺不禁大哭起来。黄彦华千方百计寻找郭京生,但谁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从此,郭文珺只能在军体校免费吃住。1999年,她的姑姑寄来了2000元钱,加上8月获得的省青少比赛中的500元冠军奖金,这2500元钱就成了郭文珺的全部财产。
世事坎坷
两次离队商场打工
失去了爸爸,本就性格内敛的郭文珺更加沉默寡言。1999年寒假,郭文珺听租房子给爸爸的房东说有个像郭京生的人在门外徘徊时,就天天去出租屋守候。因为钥匙丢了,她只能搬梯子从窗户爬进去。这样在屋里等了一个星期,也没见到爸爸。
或许是对爸爸的思念给了动力,郭文珺的成绩直线上升。可2002年元月中旬的一天,郭文珺突然不见了。直到第二天清晨,郭文珺的母亲张琳才给黄教练打来电话,说“孩子不想练了”。黄彦华经过考虑,没有处理郭文珺的私自离队,反而让张琳带女儿去上海散散心。一周后,郭文珺自己回来了,并从此变了一个人似地苦练。
五届城运会,郭文珺没打好。于是又“不想练了”,去西安开元商城做了服装售货员。但艰辛的打工生活让郭文珺觉得:训练虽然枯燥,但也是一种幸福。
“真的放下了枪,才知道有多么爱它。”最终,结束了近一年的打工生涯后,郭文珺再度举起了心爱的手枪。
想见爸爸
就是寻人启事
瞄准了方向,郭文珺的射击之路越走越顺。2005年底进入省队,2006年跻身国家队。
到了国家队,郭文珺的潜力被完全激发出来。仅仅两个月之后,郭文珺首次出国参赛,就夺得了多哈亚运会气手枪个人银牌和团体。以至于王义夫竟然公开发出了“这孩子是一百年才会出一个的射击天才”的感慨。
不过,2007年10月六城会后,郭文珺的思想再起波澜。她告诉黄彦华,自己一看到爸爸的围巾,心里就难受,每天受这样的折磨,有点顶不住了。
黄彦华明白弟子内心的痛苦,但他不愿意这个优秀的射击苗子在走向辉煌的道路上夭折。他再次采用激将法说:“会马上到了,如果你放弃了,你爸爸知道了肯定会失望。要是拿了,这就是最好的寻人启事,你爸爸说不定就来找你了。”
激将法的效果很直接,黄彦华说:“她告诉我,她一定要打出成绩,让爸爸看见。”
于是,进入2008年,郭文珺夺得了亚锦赛气手枪冠军,并在国家队选拔赛中挤掉了会冠军陶璐娜。
在赛场上,拥有“特别动力”的郭文珺没有让人失望。经过一番令人窒息的争夺,郭文珺终于将挂到了自己胸前。
《二》运冠军王丽萍的成长故事
悉尼奥运会王丽萍为中国田径夺得惟一一枚金牌的振奋人心场面,似乎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出,采访全国竞走锦标赛,感受最深的是丹东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冠军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市民们无一不为丹东拥有这位竞走冠军而感到骄傲。昨天下午,丹东市体委姜亦德主任向记者讲述了王丽萍成长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王丽萍1976年生于凤城市农村,母亲是位纯朴农民,全家的生活支出仅靠在凤城市一家煤矿烟叶收购站工作的父亲维持,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从小王丽萍就有着运动天赋,学校每次举行运动会,总是拿个第一。1989年6月,王丽萍被凤城市体校选中,并改学竞走。
第二年,赵世梁向当时中国竞走界著名教练王魁推荐了王丽萍,将其调入辽宁队试训。由于王丽萍训练中特别能吃苦,所以王魁留下了这位瘦弱的小姑娘,还当即奖给她一套运动服,一双运动鞋。从此,王丽萍和陈跃玲、王妍、刘宏宇等人成为同门师姐妹。王丽萍肠胃不好,运动量一大就要呕吐,可是好成绩必须伴随大运动量训练,于是训练场上,王丽萍常常吐得只剩黄胆水可吐了,连王魁教练都不忍再看下去。
1996年,王丽萍险些结束了她的竞走生涯。当时,正值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全国竞走好手聚集在云南进行奥运选拔赛。训练中,王丽萍膝伤复发,愈来愈重,开始还能勉强训练,到后来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医生告诉王丽萍,必须立即放弃竞走,王丽萍只得回到了家乡进行休养。两个月后,王丽萍带着稍稍缓解的伤痛,又重新站到了训练场上,咬着牙重新开始训练。
凭着顽强的毅力,王丽萍终于战胜了伤病,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1999年世界杯前国内进行了一次预选赛,在包括刘宏宇、王妍等众多好手的“夹击”中,王丽萍走出了第2名的成绩。悉尼奥运会,王丽萍并不在正选名单中,她要通过选拔赛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
第一站、第二站选拔赛,王丽萍连续两个第一。最后一站在大连旅顺,比赛前4天,王丽萍膝伤复发,她的教练急忙从哈尔滨请来专家,为她进行理疗。两天后,比赛开始前,王丽萍惊喜地发现膝盖不痛了。20公里下来,王丽萍又是冠军。凭着三次选拔赛冠军头衔,“名不见经传”的王丽萍搭上了去悉尼的末班车。
《三》马拉松选手巴尔蒂尼——从奶牛场跑出的奥运冠军
有人否认,雅典是一个创造神话的圣地。但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在本届奥运会最后一项引人关注的压轴戏男子马拉松比赛中,第一个跑进第一届奥运会开幕式场地、雅典帕纳西奈科体育场并第一个冲过终点夺冠的,不是来自肯尼亚的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特加特和在这个项目强大的非洲选手,而是许多人并不熟悉的意大利的斯特法诺·巴尔蒂尼。
然而,了解田径的人都知道,巴尔蒂尼并非“外星人”,而是一位在近几年非洲选手基本垄断世界长跑及马拉松比赛的潮流下,惟一一位能不停地在世锦赛和世界几大著名马拉松赛上与之抗衡并取得好成绩的白人马拉松选手。因此,赛前意大利人就已经把这枚宝贵的金牌“偷偷地”计在自己的账下。
生于意大利布斯特诺沃一个奶牛场的巴尔蒂尼拥有非常好的马拉松天赋和成绩,在他的带领下,意大利人在男子马拉松项目上,成绩仅次于非洲强国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巴尔蒂尼的马拉松生涯是从1995年10月的意大利威尼斯比赛开始的,当时他以2小时11分01秒的成绩获得了第11名,一年后他便在帕尔马举行的世界半程马拉松赛上赢得了冠军。但他取得重大突破是在1997年的著名英国伦敦马拉松赛上,他不仅以2小时07分57秒的成绩创造了他的第一个意大利全国纪录,而且还排在葡萄牙的平托之后获得亚军,让赛事的组织者惊奇不已。
继1998年获得了欧洲田径锦标赛马拉松冠军后,巴尔蒂尼又先后在2001年加拿大埃德蒙顿和2003年法国巴黎田径世锦赛上两次获得该项的铜牌。对巴尔蒂尼来说,今年的雅典奥运会是他运动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4年前的悉尼奥运会上,他因臂肌受伤而不得不放弃了那次赢得奖牌的机会。那段痛苦的经历至今让巴尔蒂尼难忘,但却使他变得更坚强。
巴尔蒂尼和教练每年冬天都要到纳米比亚的高原训练,而每次从高原下来他的成绩都很好。今年的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是在公元前490年希腊英雄菲利比德斯跑到雅典报告胜利喜讯的原马拉松线路上进行,丘陵和小山很多,加上8月的雅典气温炎热,对运动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巴尔蒂尼为此做了充分的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准备。果然,巴尔蒂尼在比赛进行到第35公里时开始赶超领先的巴西选手利马,最终不负众望,继汉城奥运会博尔丁之后,巴尔蒂尼成为第2位赢得这枚奥运会金牌的意大利人。
当巴尔蒂尼头戴橄榄枝花环站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冠军领奖台上,在全世界数十亿观众的注目下接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授予的金牌时,他成了意大利的骄傲。